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北宋名將64歲從戎,他發明一戰術擊敗西夏,他的名字卻常被人念錯

此北宋名將64歲從戎,他發明一戰術擊敗西夏,他的名字卻常被人念錯

無論是北宋還是南宋,似乎給人的印象都是重文輕武,甚至不堪一擊的,不管打贏打輸都以談合為主,這事的確不假,但即便如此,也並不是說沒有拿得出手的名將,比如北宋的狄青、潘美、楊家將,南宋更是有岳飛,這可都是牛人,只不過皇帝不重視武將罷了,然而除了這些人之外,其實還有一位名將,他64歲棄筆從戎,發明了一種戰術戰勝了西夏,只不過他這名字的確總是被人念錯,很多人壓根就不會讀!

北宋將領劇照

這三國時期最出名的老將莫過於黃忠了,黃老將軍年輕的時候一直在荊州為劉表效力,根本沒有人發現他的才能,直到後來劉備攻打長沙城,才知他勇武不輸關二爺,黃老將軍投劉備的時候已經是60歲的老將了,然而北宋這位將軍棄筆從戎的時間比他還要晚上4年,他棄筆從戎的時候已經是64歲的老人,此人就是章楶。

章楶,他這名字很多人壓根就不會念,蠢哥之前也一直以為他這名為讀「zi」,其實應該讀「jie」,所以他的全名和著名歌手張傑的姓名同音。此人不僅能吟詩作對,還能夠指揮打仗,可以說是個文武全才,元祐六年,此時的他已經64歲,卻毅然選擇棄筆從戎,擔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面對西夏這等強敵,北宋一直採取被動防守應敵方式,而章楶卻認為應該主動出擊,他的這一想法必然會遭到一眾文臣的反對,不過他並非新官上任三把火,他是有備而來的!

北宋老將劇照

這就不得不提到章楶所發明的一種戰術,那即是築壘加淺攻戰術,這戰術聽起來拗口,但實際上很好理解,這築壘即是先修築堡壘,形成一個據點,淺攻指的是步步逼近的意思,也就是說通過一個一個小的堡壘讓己方的軍隊慢慢的壓入敵方的境地內。這樣作戰的好處在於宋軍能夠隨時發起進攻,也能夠很快的撤退,有堡壘的存在也不用擔心後方供給不足的問題,而西夏人善於野戰,章楶深知這一點,所以用這種打慢仗的方式就能夠讓西夏人的快攻發揮不出優勢。要說這個戰術的缺點的話,那就是確實會把戰線拖得比較長吧,不過效果卻是非常顯著的,後來宋軍就是憑藉他的這一戰術,戰勝了西夏,讓西夏主動提出了求和,章楶功不可沒。

甄宓劇照

章楶這名字並不難讀,只不過是因為這「楶」字的確是有些少見,所以才讓大伙兒覺得陌生,其實歷史上有太多像章楶這樣的人才都沒能被後世所熟知,確實是可惜了,就以三國時的人才為例,這「荀彧(xunyu)」、「甄宓(zhenfu)」也算是生僻字,可由於有大量的影視劇、電子遊戲幫忙普及,他們的名字才得以被人們記住,章楶的故事若是拍成電視劇,想必也是十分精彩的!他這樣的英雄人物沒被大家熟知,連名字都被人念錯,有的人甚至壓根就不會念,這真是太遺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蠢哥哥 的精彩文章:

提起湘軍,你只知曾國藩,其實此人才是創始人,只因死得太早,名氣遠不如曾國藩
他是開國少將,也是美軍最怕之人,曾以少勝多,把美軍軍旗都搶了

TAG:蠢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