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學文化 潤物無聲

數學文化 潤物無聲

今天這是圖圖給大家推送的第103篇文章!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任教數學學科近20年的生涯中,個人感覺數學同其它學科一樣,有它特殊的韻味和象牙塔。

數學學術性很強。不會像語文那樣充滿了澎湃激昂與多愁善感,也不會像英語那樣洋味十足。數學那種默默無聞的高尚,使自己站到了高處,是那麼的獨樹一幟,而有時會讓人難以接近!

那麼數學教育是否也可以「大眾化」一些呢,讓數學也如同「心靈雞湯」般那樣可口呢(引用于丹的話)?個人認為數學既要講推理,更要講道理。這些道理中包含著數學文化的底蘊,我們要將這種數學文化,文而化之,進入人的內心世界,要「潤物細無聲」。

比如我們的教科書中經常會出現「xx是中國最早發現、使用的」那種描述,這樣一來許多具有文化價值的內容和視角就失去了發展過程,只存在於結果,並有可能會導致對數學文化的曲解。

我們的教學應該是讓孩子經歷那種數學過程,如:在講《角的度量》時,我們的做法就是教師拿出量角器,讓孩子認識並記住各部分名稱,教師師範度量方法,並概括操作要領後讓學生量角。這樣的結果老師總是很糾結,即使是一個個手把手去教,依然有很多孩子不會,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對測量工具的構造和功能不明就裡,那麼他們所謂的度量就是一種模仿。

因此,我們的教學就要回溯到量角器的原點——量角器的生成,引導學生濃縮地經歷量角器發明過程,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一次智慧的探險,是一次創造能力的歷練,是一種數學量化思想的實踐,是一次數學文化的啟蒙。

數學的教學,可做的事情很多,創新的機會也有很多。我們在教學中,似乎可以再大膽一些,思想更解放一點。

作者:圖圖 編輯:圖圖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圖小站 的精彩文章:

假如生命可以重來

TAG:圖圖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