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動廣東向農業強省跨越發展

推動廣東向農業強省跨越發展

4月26日,我省召開了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對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動員部署,要求舉全省之力把鄉村振興戰略謀劃好、實施好。此次會議部署了一系列推動廣東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有力舉措,在做強富民興村產業方面,指出要以做好「特」字文章、一二三產業融合、拓展農業多種功能、「粵菜師傅」等調整優化鄉村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布局,以「萬企幫萬村」、村企對接發揮工商資本優勢,以探索「公司+農戶」的升級版完善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以推動土地使用、農業生產、助農服務等「三個適度集中」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為貫徹落實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精神,同時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二屆二次、三次全會部署的再動員、再學習、再落實,28日,我省及時召開全省農業工作暨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推進會,強調全省農業系統要舉全系統之力,把產業興旺謀劃好、實施好,把農業做特做優做強,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廣東向現代農業強省跨越發展。

會議要求,全省農業系統和省有關部門要狠抓落實,確保產業興旺在廣東大地落地生根,取得實效。要緊緊抓住省市縣鎮村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大好時機,推動更多資源和力量下沉到農村。要結合實際抓落實,按照省里提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注重質量紮實推進。要創新政策抓落實,最大限度用活、用足、用好政策。要注重示範帶動抓落實,以典型示範引領推動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要創新手段抓落實,更好地利用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化手段指導生產、引導市場、改善管理,提供服務。

「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廣東向農業強省跨越發展。」這是當下全省農業工作的主題,筆者在會上獲悉,未來全省農業部門將圍繞這一主題突出抓好八件重點工作,今年全省農業部門將啟動實施「十項行動」,努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

到2020年產業興旺取得重要進展

會議透露,2018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將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以及省委十二屆二次、三次全會,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圍繞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著力推進調結構、轉方式、促融合,著力發展新主體、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廣東向農業強省跨越發展,奮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會議提出,要通過努力,到2020年,產業興旺取得重要進展,促進產業興旺的思路舉措得以確立,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具體而言,就是要紮實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支撐能力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明顯提升;農業資源要素配置更加合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形成,農業生態環境改善,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有新提高;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到2022年,促進產業興旺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成熟,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持續改善,農業科技支撐能力明顯增強,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顯著提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初步構建,農業綠色發展取得重要進展,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堅實基礎。

突出抓好八件重點工作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筆者從會上獲悉,圍繞以上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未來全省農業部門將突出抓好八件重點工作:

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以貫之推進保供給保安全保增收,不斷增進農民福祉,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全面提升我省「一鄉一品」,大力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形成更加鮮明的優勢主導產業產品,打造水果、蔬菜、南葯、畜牧、水產、飼料6個千億產業集群和一批百億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調優農業區域布局,讓鎮村經濟強起來、農民生活富裕起來。

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省委將其列為今年重點改革任務,全省農業部門將把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一項重大戰略來抓,加強政策支持,推進增量提質,推進融合發展,大力實施龍頭企業培優、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面升級、家庭農場示範3個工程。

大力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按照「一年全面啟動、兩年初見成效、三年較成體系」的目標要求,今年全面啟動50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到2020年創建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形成「百園強縣、千億興農」的產業興旺新格局。認真貫徹省政府部署,落實縣級政府主體責任和園長責任制,選准主導產業和創建區域,注重把握好政府與市場、農民與企業、同與異、創建與認定等「四個關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創新投融資方式,集中要素資源投入,高標準、嚴要求建設。

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支撐。突出抓好「一個重點」,強化「三個體系」,力爭在3-5年時間內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位居全國第一,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一個重點」即加強種業創新。「三個體系」即強化科技創新體系、成果轉化應用體系、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建設。

紮實推進質量興農。農業部將今年確定為「農業質量年」,全省農業部門將堅持走質量興農之路,緊抓標準化生產這條保障線,守住農產品質量安全這條底線,擦亮「粵字型大小」農業品牌這張名片,不斷增加綠色優質品牌農產品供給,滿足消費結構升級的需要。

狠抓農業綠色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一控兩減三基本」的要求,不斷強化政策導向,堅決打好農業面源污染攻堅戰,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逐步把過大的資源開發利用強度降下來,把過量使用的投入品、過多的廢棄物減下來。

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新起點上,進一步解放思想,抓好省委深改組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落實到位,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動力。全面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任務,不斷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落實好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

「十項行動」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我省農業部門將啟動實施「十項行動」,努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好局、起好步,這十項行動分別是:

嶺南特色優勢農產品優質化行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資源稟賦優勢,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優的發展路子,著力調強特色產業,調高產品品質。

改革基金培強新型經營主體行動。發揮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的作用,重點解決好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

科技強種富民興村行動。科學編製《新時代廣東現代種業發展規劃》。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重點建設國家(廣東)種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從化)畜牧科技產業園、廣東(深圳)現代生物育種創新中心和廣東南亞熱帶作物種業創新中心等「三中心一園區」。

農業農村「雙新雙創」行動。把農業農村「雙新雙創」作為繼鄉鎮企業之後又一次發展機遇來抓,加快將人才、資金和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引入農業農村。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標準化生產行動。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主力軍和示範帶動作用,加快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抓標準制定,抓標準實施,抓示範區建設,抓重點基地,引領「三園三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縣等重點區域加快推行綠色化標準化生產。

構建省市縣三級質量安全監管網路行動。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國家例檢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的目標,推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抓好「一個創建」,健全「四個體系」。

區域性重大動植物疫病綠色防控行動。全面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措施,把畜禽群體免疫密度保持在95%以上,降低動物發病率1個百分點,確保不發生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

「一控兩減三基本」促進行動。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加快推廣節水品種技術,集成應用節肥節葯新技術新模式,建設一批國家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縣,新建一批化肥減量增效示範區、農藥減量控害示範區,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化肥統配統施、病蟲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

耕地地力保護和質量提升行動。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提高耕地產出率。大力建良田,積極推進《廣東省耕地質量管理規定》立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優先將優質耕地劃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分區域開展農田綜合整治,新建高標準農田269.46萬畝。

改革創新助推農民增收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推進農村土地確權攻堅,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大培訓大宣傳,聯合省委組織部對市縣黨委政府領導進行培訓,支持市縣分層分級組織開展縣鎮村幹部輪訓,大力宣傳改革政策。加強督查指導,建立問題庫和經驗庫。加快金融保險支農創新,加強農業信貸擔保制度建設。

撰文:黃進 粵農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日報 的精彩文章:

惠州在全省率先推出醫保「一站式」結算
華南虎被逼入絕境

TAG:南方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