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十萬明朝後裔在此地生活,明朝官職保留到1968年

十萬明朝後裔在此地生活,明朝官職保留到1968年

1644年,北京被

李自成

攻破,

自殺殉國,此後南方先後成立了多個

小朝廷,他們面對著清軍咄咄逼人的攻勢,最終只能是一退再退,最終,南明

小朝廷因為不敵清軍,放棄了昆明,退入了現今緬甸國境內。 1662年,

率領清軍十萬之眾滅掉了南明

永曆王朝

,永曆皇帝朱由榔被他用弓弦絞死。雖然皇帝死了,但是在永曆皇帝這一路西逃的過程中,大量的軍民是跟著他一路西逃的,在

朝廷滅亡後,這些軍民有一部分投降了

吳三桂

。但是還有一部分,因為無法接受異族的統治,更不能接受剃髮易服,他們就留在了緬甸的大山之中。

這些留在當地的軍民都是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的,當地的土人根本不是這些人的對手,幾經交鋒後,這些土人只能退入到了野人山之中,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這些明朝後人在緬北高原上建立起了一個明人政權,他們也就是現在果敢地區果敢族(華人)的前身。

為了抵抗清軍部隊,南明甚至僱傭了一批黑人傭兵在雲南作戰因為這些人大多是明朝皇族和軍隊的後代,所以他們保留了明朝的官職和習慣,比如官職名稱還是把總、千總、守備等等。

當地老百姓的穿的也是明朝時候的漢服,信奉的也是孔子和關公,甚至語言都使用明朝官話,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特例,直到1968年,他們才廢除了明朝的官職,將大印交給了緬甸政府。

他們甚至在後來都得到了清朝的冊封,當時清朝的統治能力有限,作為偏遠的邊疆地區,清朝只能依照明朝老辦法,隨著時間的流逝,當地的明人後裔逐漸發展到了十幾萬人的規模。

由於擁有著完整的華人傳統,所以當地華人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度很高,他們始終抵制和排斥融入到當地的文化中。所以緬甸政府也至今沒能給緬甸的華人「身份證」。

導致他們只能在緬北活動而不能在緬甸全國活動,也享受不到公民的待遇。

現在網上不少人覺得說到果敢就是國民黨老兵,這其實是不對的,早在國民黨老兵逃亡緬北之前,果敢地區就生活了十幾萬華人了,國民黨軍隊才多少人?所以構成果敢人的主要還是明人的後裔。

果敢人雖然屬於華夏子孫,但他們卻像是一支棄民,只能靠著自己的努力在異國他鄉努力生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木海說之大明帝國,沒有玄幻的功法秘術,只有對味道歷史的執著
假設歷史上沒有清朝 只有明朝會怎麼樣?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