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碑帖相參入化機

碑帖相參入化機

碑帖相參入化機

中國國畫院副院長張曉凌

——劉成傑書法賞讀

劉成傑痴迷於書法之道,數十年來游心於北碑南帖之間 博涉篆隸楷行草諸體,取法廣泛,意態宏闊,而又能碑帖相參,融會貫通,出以己意,故其書既具有北碑博大雄奇的氣象,又深得南帖疏放妍妙的神韻。綜述之,其殊堪稱道者有三。

以其師承無門,卻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而又蹈畏途之艱,此殊堪稱道者一也。

碑帖相參,實為清代中期尊碑抑帖之風興起以來書法演進的又一重大轉捩。「尊碑」之說,清人阮元啟其源,包世臣推其波,康有為助其瀾,致使近世以來書壇,金石碑學之風大熾,名家輩出,成就卓犖。而深究「尊碑」之說及其創作實踐,其雖以矯正帖學積弊為鵠的,但其自身難免粗鄙僵化之習,故習北碑者,也不乏矯枉過正而致身後無聞者,此實屬鄶下無譏。

劉成傑的書法創作以碑帖相參為取徑,一方面基於他對中國書法演進規律的深刻理解與把握,一方面也順應了近現代以來碑帖融合的書法發展大勢。但碑帖相參並非坦途,其難度往往令後學者望而卻步,畏葸不前,成功者更是寥若晨星。劉成傑逆勢而行,可見其心志之堅。故其書發越生命精神,其骨力之洞達清奇,氣勢之沉雄開張,神韻之古澹天真,實為其心志之自然流露。

以其文質並舉之書藝,創為碑帖相參之新格,靈裁別寄,風規自遠,此殊堪稱道者二也。

劉成傑書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其質實骨健,氣清神腴,以及在此基礎上展現出來的的「達其情性,形其哀樂」的精神內涵。劉成傑深諳書法藝術的語言規範與精神實質,他不僅強調形式語言與技藝規範的精進,而且注重內在骨力與精神氣格的強化。其書藝外兼修,文而不華,質而不野,既傳承了北碑南帖的精神傳統,又創造了新穎獨特的個人化藝術風格,其精妙處,勘破碑帖相參之窔奧,足以「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

以其兼收並蓄、化古出新之法,博涉旁通,兼善諸體,此殊堪稱道者三也。

劉成傑的書法,篆、隸書筆意古雅樸拙,渾厚大氣,寓含金石氣韻;所作楷書,則端莊勁健,雄渾靜穆,凜凜然有君子氣象;其行草書,則用工最勤,也是成就最為突出者,其運筆追求萬豪齊發,祈福鈕挫,留不常遲,遺不恆疾,隨手萬變,任心所成,其線條如錦里裹鐵,遒勁奇縱,充滿了力之美感與動之旋律,而其結體布局,則疏密有致,開合有度,放收自如,既顯方圓流峙之形,揖讓周旋之態,又得經緯昭回之度,屈伸飛動之理,稟陰陽而動靜,體萬物以成形,磊落逸勢,妙合天倪,有清風厲水,漪瀾成文之意趣。

劉成傑精研碑帖相參之法,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績,且花甲之年仍臨池不輟,劬勉以求,因而完全有理由相信其書藝必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白樸《駐馬聽·吹》

裂石穿雲,玉管宜橫清更潔。霜天沙漠,鷓鵷風裡欲偏斜。風凰台上暮雲遮,梅花驚作黃昏雪。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馬致遠《雙調折桂令嘆世》

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千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

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蒯劇通言那裡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范仲淹《岳陽樓記》

吾誰與歸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詩經《國風唐風綢繆》

綢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今子今,如此粲者何!

張鶴《青玉案,詠冬》

北國風勁飄丹舞,翠紅去,青山兀。道梓格高凌眾木。千峰白絮,冰堅是處,何懼寒欺骨。

飛鳶翮舉沖霄翥,傲歲含春更霜女。暖盎浮陽融朔土。玄英心醒,高潔不惑,莫道嚴冬苦。

米芾

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

《神采》書道之妙,神採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

張岱《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松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無題》

鉛華洗盡入夢懷,鬧市處子對雲台。

了得東風更桃符,唯吾與君聽天籟。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毛澤東《清平樂·會昌》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戰士只看南粵,更加鬱鬱蔥蔥。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賀新郎·綠樹聽鵜鴂

[宋] 辛棄疾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秦觀《點絳唇》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蘇軾《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睛,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天道酬勤

李清照《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青玉案·元夕

宋 ·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劉禹錫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登旅順炮台感懷》

積貧失海疆,羸弱刀俎上。東倭窮兵甲,北熊卧榻床。

黑煙熏綠草,狼嘯復野曠。拭乾百年淚,警醒向海洋。

不堪空對耳。登高再引吭。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代: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從上小學描紅模子始,習書法,臨柳公權玄秘塔,無人指教,不得甚解。沒有家傳,亦沒有童子功,隨性塗鴉而已,之後時斷時續。成年,服役,在部隊電影組,有寫字的環境,斗膽拿起毛筆。七十年代初,文化荒蕪,找本字帖都難,組裡有寫好字的老同志,跟其學習,畢竟二手,僅其皮毛。又偶得張猛龍貼,甚喜,習字數年,然而先天愚笨,獨自摸索,不得要領,自覺長進甚慢。年近花甲時日,重拾擱置多年毛筆,無知無畏,無約無束,旋臂即寫。出始毫無章法,慢慢摸索,嚼出個中一些味道。再讀帖,再觀摩,再體會,再下手,終有一些感悟。

文字初現以塗鴉始,視覺線條形成不同角度的美感,流傳至今,名曰書法,聚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能夠拾筆蘸墨書於紙上,與古人對話,真是幸事。不管寫得優劣,都是一份機緣。傳承傳統自在客觀,這是無法迴避,且必須面對的。重要的是,書寫大字,須排除功利性,隨性情,重品質,寫出自己的模樣。——劉成傑

責編:嚴京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浪情之友 的精彩文章:

藝術欣賞?《書法》

TAG:白浪情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