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伊朗惹誰了 咋又被「拉黑」?

伊朗惹誰了 咋又被「拉黑」?

撰文丨邢穎

最近,「斷交」兩個字在媒體上出現的頻率略高。

4月的最後一天,多明尼加閃電宣布與台灣「斷交」。當地時間5月1日,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

當然,嚴格說來,這兩起事件的本質還不一樣。因為,台灣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資格和別的國家建交,也就更談不上斷交了。所以,台灣的「斷交」得加上引號。

多米尼加與台灣「斷交」一事,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昨天說過了。今天,就來說說摩洛哥和伊朗之間正兒八經的斷交。

伊朗駐摩洛哥大使館 (圖 | 視覺中國)

摩洛哥的「最高利益」

地處非洲西北角的沿海國家摩洛哥,與位於西亞的伊朗,雙方在地緣上並不接近,按理來說發生摩擦的可能性較小,為什麼關係竟差到要絕交的地步?

原來,在被摩洛哥視為關乎國家「最高利益」的西撒哈拉地區獨立問題上,伊朗被指責踩了紅線。

5月1日,摩洛哥外交部長納賽爾?布里達宣布與伊朗斷交時,指責後者通過其盟友黎巴嫩真主黨,向致力於爭取西撒哈拉地區獨立的「「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組織運送武器。他還特彆強調,斷交的決定與當前的國際或地區事態發展並無關係。

眾所周知,西撒哈拉地區是一個爭議地區。它地處非洲西北海岸,與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和阿爾及利亞接壤,面積約為26.6萬平方千米,相當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小。

1976年以前,該地區曾是西班牙殖民地。西班牙撤離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均聲稱該地區是自己的領土,但都遭到了當地謀求獨立的「西撒人陣」的反對。

1979年,茅利塔尼亞宣布放棄西撒哈拉,並放棄領土要求。而摩洛哥與受阿爾及利亞支持的「西撒人陣」的武裝衝突一直持續至1991年,才在聯合國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

西撒哈拉地區(圖 | 視覺中國)

此後,雙方控制區由一堵沙牆分隔,摩洛哥控制區佔西撒哈拉土地大約三分之二,位於沙牆以西;「西撒人陣」成立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控制其餘地區,位於沙牆以東。聯合國設立的「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團」(簡稱「西撒特派團」)把沙牆兩側劃分區域、對軍事人員和活動作不同程度限制,監督停火。

一直以來,摩洛哥都聲稱西撒哈拉是其領土,只能就自治議題與「西撒人陣」對話,後者要求的獨立公投「想都別想」。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就在一個月前,摩洛哥政府向聯合國報告,「西撒人陣」武裝人員進入由摩方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區,違反受聯合國監督的停火協議,希望聯合國叫停這些挑釁行為。

類似這樣,雙方的關係依然劍拔弩張。這個時候,摩洛哥拉黑支持自己「敵對勢力」的伊朗,也不難理解。

9年前的那次斷交

事實上,這不是摩洛哥和伊朗第一次「不對盤」。早在2009年初,雙方就斷交過一次。

和本次斷交有點像,都是摩洛哥主動宣布斷交的。

2009年3月6日,摩洛哥外交和合作部發表公報宣布即日起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係。不過,那次的導火索倒不是摩洛哥自己的事兒,而是替別國「打抱不平」。

當年2月,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前議長努里在一次演講中說道,巴林在1970年以前是伊朗的第14個省。

此言一出,惹怒了同巴林關係密切且長期交好的摩洛哥。摩洛哥政府隨即發表聲明,認為該伊朗官員的「不適當言論」違背了國際法準則,「損害了巴林的領土完整」。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為此還專門致電巴林國王,表示摩洛哥支持巴林主權完整。

巴林國旗 (圖 | 視覺中國)

對於這場十分突然的斷交風波,伊朗方面的反應是「吃驚和不滿」。摩洛哥宣布斷交次日,伊朗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摩洛哥破壞了伊斯蘭世界的團結。有關國家應注意不要讓敵人分裂伊斯蘭世界。

摩洛哥看似「過激」的反應一度引起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當時有分析人士指出,摩洛哥宣布與伊朗斷交主要還是為了自己,摩方不時指責伊朗干涉其內政,而伊朗總是斷然否認,雙方早就齟齬不斷。

這場斷交持續了將近8年。直到2017年1月,摩洛哥與伊朗恢復外交關係。

說起斷交後重新建交這回事,摩洛哥也不是第一次這樣。特別是涉及到上文提到的西撒哈拉問題時,摩洛哥的立場始終如一。

古巴1980年承認西撒哈拉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因此導致摩洛哥與其斷交。直到2017年4月,隔著浩瀚大西洋的兩國重建了外交關係。

被「拉黑」很多次的伊朗

再看「被斷交」的伊朗方面。目前伊方還未對摩洛哥本次宣布斷交做出回應。

說句不厚道的話,摩洛哥宣布斷交對伊朗而言,應該不屬於特別壞的情況。畢竟,伊朗之前遇到過更糟的情況。

請感受伊朗在2016年遭遇的一連串外交危機:

當年1月3日,沙特宣布與伊朗中斷外交關係。

1月4日,巴林(沒錯,就是上文提到,導致摩洛哥和伊朗斷交的國家)和蘇丹宣布與伊朗中止外交關係,阿聯酋宣布將與伊朗外交關係降至代辦級。

1月5日,科威特宣布召回駐伊朗大使。

1月6日,吉布地外交部發表聲明稱,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係。同日,卡達宣布召回駐伊朗大使,約旦召見伊朗大使表示抗議。

1月7日,索馬利亞外交部發表聲明,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係。

這一系列事情的直接起因是,和伊朗同為海灣大國的沙特在當年1月2日宣布處決了47名犯有恐怖主義罪行的囚犯,包括知名什葉派宗教人士奈米爾,從而引發伊朗示威者衝擊沙特駐伊朗使領館。

長期互為對手的伊朗和沙特因此正式關係破裂。而以上紛紛宣布與伊朗斷交的國家,無疑都是站在沙特一方的。當年5月,馬爾地夫也加入了與伊朗斷交的陣營中,理由是伊朗在中東地區推行的政策「有損於地區和平與安全」。

多說一句,中東地區近日聚集了更多的鎂光燈。4月30日,美國新任國務卿蓬佩奧完成以中東事務為中心的外交首秀,他首訪選擇的沙特、以色列和約旦三國都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從其會談時圍繞的議題來看,矛頭均直指沙特在中東的老對手——伊朗。

資料丨新華社 新華網 環球網 中國新聞網等

校對丨項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青年報-政知道 的精彩文章:

醫生回家了,但鴻茅藥酒違法這事怎麼說?

TAG:北京青年報-政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