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第安人為何尊崇女性能量,來支配靈魂和物質世界,指導未來?

印第安人為何尊崇女性能量,來支配靈魂和物質世界,指導未來?

撰文|馬冉冉、楊柯飛

曾經,在美洲廣袤的大地之上,無論是平原、雨林還是苦寒之地,處處活躍著印第安人的身影。他們的身世就像是一個謎,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人知道他們究竟來自哪裡。

他們彷彿是從天而降的神祗,創造了比同時代其他地區更為燦爛奪目的文明,阿茲特克、瑪雅、印加……他們還留下了納斯卡荒原巨畫、復活節島巨石人像、水晶頭骨、馬丘比丘等未解之謎。

讓我們好好探究這個神秘的種族:關於他們的緣起,他們眼中的自然、萬物,他們的世界……作為自然之子的印第安人,又能給今天的我們傳遞什麼樣的教導?

他們縱橫在美洲富饒的土地之上,狩獵、耕作,安心享受著大自然的饋贈。他們自認為自己與萬物一樣,都是上天的孩子,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處。

正如一位印第安酋長所說:

「大地是我們的母親,

母子連心,互為一體。

綠意芬芳的花朵是我們的姊妹,

鹿、馬、老鷹都是我們的兄弟,

山岩峭壁,草原上的露水,

人身上、馬身上所散發出的體熱,

都是一家子親人。」

他們亦有著與其他古文明一樣興衰起落的跌宕歷史,輝煌過,沒落過,幾乎在外族入侵下滅亡。他們曾捧出善良的心,對待白人移民,教給他們耕飼之道。雙方相敬如賓,還遺留下「感恩節」的美好傳統。

但那些來自歐洲大陸的「文明人」,朝他們舉起了槍,為了土地,為了物產資源,為了文明人對野蠻人的征服……為了守衛家園,他們進行了悲壯的反抗,雙方都死傷無數。

讓我們好好探究這個神秘的種族:關於他們的緣起,他們眼中的自然、萬物,他們的世界……作為自然之子的印第安人,又能給今天的我們傳遞什麼樣的教導?

舞動的大地

Indian

印第安人從遙遠的亞洲蒙古利亞遷徙至美洲大陸,以狩獵為生。他們長在自然之中,視太陽為父親,大地為母親,植物動物都是兄弟姐妹,岩石也可以是提供知識的老師。走近印第安人的生活,看他們在大地之上,飛馳、舞蹈,與自然融為一體……

緣起:亞洲獵人的後裔

印第安人(Indians),亦作Amerindian或Amerind,是對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原住民的總稱,分布於南北美洲各國。

印第安人到底從何而來?他們到底屬於什麼人種?關於這個問題一直有不同的說法,但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是由亞洲跨越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他們與亞洲的蒙古利亞人種有淵源關係。

他們在最後一次冰河期,越過白令海峽袒露成的陸橋,追隨猛獁、大象、麝牛等動物來到美洲,成為美洲遠古文明的開山鼻祖。而後,由於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滾滾波濤重新淹沒了大陸橋,又隔絕了兩個大陸之間的聯繫,使這些外來者成為獨立的美洲大陸的土著居民。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更是具有亞洲蒙古利亞人的特徵:頭髮硬而直,汗毛較細弱,顴骨突出,面龐寬闊,膚色比較深。

他們分批陸續到達美洲,經過長期的不斷遷移與推進,最終散布到美洲全境。美洲大陸遼闊的地域、豐富的資源以及宜人的氣候,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在美洲居住下來。

狩獵儀式:對獵物心懷敬意

祖先既是移民的亞洲獵人,狩獵在印第安人的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印第安人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不得不獵殺動物,但這是懷著對動物敬重和感激的心情而進行的。出獵之前,獵人們必須齋戒數日,以示聖潔。北美印第安人認為,狩獵需要技能,但更需要滿腔熱忱地與獵物進行「精神」交流,請求它們的「理解」和「寬恕」,說明自己不是無故殺生。

有位印第安人首領在回憶他射殺一頭冬眠的母熊時說道:「熊已斃命,我的所有助手都走近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奧吉布韋族老養母……將母熊的頭放在手中,反覆拍打,親吻,對奪去其生命千百次地表示歉意,並請求母熊不要怪罪他們……」

電影《與狼共舞》中有一個段落:

印第安人高興地發現了野牛群的蹤跡。他們跟蹤著野牛群,匍匐在山坡之上,欣賞它們的雄姿。後來,野牛群遭遇白人獵人的屠殺,血淋淋的屍身在陽光下腐爛,只剩一頭小牛凄楚地站在死去的母親身邊。

印第安人痛苦萬分,他們喃喃為這群無辜受難的生靈祈禱,他們也無法明白,僅僅為了獲得野牛的毛皮和舌頭,就要如此殘忍地殺害如此眾多的野牛嗎?後來的故事更為慘烈,他們為野牛復仇,殺掉了白人獵手……

或許,我們無從評判這樣的行為是否是「以暴制暴」,因為對印第安人來說,白人或者人,並不比野獸高等,任何破壞自然平衡、濫殺動物的行為,只是有罪的。

「大地之母」的自然觀

Indian

印第安人把地球視為自己的母親。他們認為,地球同人類自身一樣,由身體、頭腦和靈魂組成。在印第安人的的觀念中,太陽和地球就如所有有機生命體的父母。

作為萬物之父的太陽,催生著自然界。地球就如母親的子宮,孕育著植物和人類。他們將對父母的愛,延伸至象徵意義上的大地之母——地球,以及生靈萬物。

大地之母的自然觀,讓印第安人十分崇敬女性。在他們看來,婦女代表理智,她們依靠陰柔性和智慧,去支配地球的靈魂和物質世界;女人能教育男人,指導未來和預測社會需求。

男人要承認女人身上存在著生命的原始力量和了解生命法則的能力;婦女不會通過她們掌握的「力量」去控制任何事物,相反,她們會通過造物主,按照自然法則和自然直覺來行事。

當男人處於支配地位時,他們往往背離自然而選擇物質財富,因為他們缺乏女人那種對生命價值的深刻理解;男人將能力建立在獸力基礎上,但是女人憑藉其溫柔和寬厚,本能地選擇和平與穩定,她們的力量是建立在長遠的和對人性關懷的基礎之上的。

印第安符號

Indian

現代文明往往讓我們虛妄自大地將自己獨立於世界之外,我們以為自己創造了語言、文字、影像,卻忽略了早就存在於自然界之內的神聖語言。

而在印第安人的眼中,風在對著樹說話,樹在對著狼說話,星辰對著人說話,萬事萬物之中,莫不隱藏著神秘的指引和教導……

這些訊息,就潛藏在尋常之物中,植物、動物、日用品、手工藝品等等,都在向人們傳遞來自更宏大存在的智慧。

玉 米

印第安人培育了100多種植物,創造了輝煌的農耕文明。他們是玉米的最早種植者。在漫長的歲月里,印第安人就依靠種植和採集玉米作為食品,用它的秸稈作為柴薪,用它的苞葉編織衣物,如此世代相傳,繁衍不息。

長期以來,印第安人一直把玉米視作太陽神的化身,是它拯救了萬物生靈,是它給人們帶來了幸福。

鼠 尾 草

北美印第安人一直將鼠尾草當做很重要的草藥,他們會在潔凈禮和居住的棚屋裡點燃鼠尾草,目的都是為了清潔房間。鼠尾草具有解毒的功效,所以印第安人認為它能夠驅逐人頭腦中的邪念,治癒疾病,因為他們相信疾病通常是由精神方面的苦惱造成的。

大 鷹

在美洲印第安人傳說中,大鷹是最神聖的鳥。它飛得最高,擁有銳利的視覺,那是為了接觸太陽祖父、大靈。大鷹之秘將我們提升到靈的領域,從那樣的高度帶給我們光啟、洞察,以及關於我們生命與前方路況的清晰靈視。大鷹羽毛也藏有勢能,給予大鷹羽毛是在榮耀勇敢的行為。它們是神聖的工具,用於祝福、祈禱以及凈化氣場。

在古老的印第安語言中,馬被稱為「超犬」(Super Dog),它象徵了威勢、能量以及移動的品質。我們現在仍在用「馬力」來評估汽車引擎的力量並不是意外。隨著時間推移,馬同意與人類一起工作,但它從來不會像狗那樣倚賴,即使最溫馴的小馬都潛藏著野馬的自由精神,值得尊敬。

鷹 羽 冠

印第安人非常引人注目的頭飾。每根羽毛都是用鳥類中最兇猛的鷹、雕尾部長羽做成的。羽毛非常珍貴,要做成一頂完美的鷹羽冠往往要很多年的時間。戰士們戴鷹羽冠,是因為它代表著某些戰功,沒有戰功的人就沒有資格戴這種鷹羽冠。冠上的每根羽毛,都與自己確定的戰績相一致。

煙 斗

煙斗大多用於祈禱、療愈以及特殊儀式。神聖煙斗是固定好的黏土製煙缽,有些則是木製。然而最為人熟悉的煙缽是煙斗黏土製成,那是只有印第安人能夠開採並運用的紅色石頭,煙斗與煙柄分開包妥。大多數的神聖煙斗都飾以皮毛、羽毛與珠子。

煙草,被視為靈魂的氣息,是一種禮物。當它用於煙斗時,它帶著像是尋求療愈、尋求答案或是感激的祈禱,到造物者那裡。當煙霧上升時,你的祈禱也上升了。

串 珠

印第安人最著名的手工藝品——珠綉。它所採用的圓珠中,有古老的貝殼珠、珊瑚珠、綠松石珠、果核珠、豆粒珠、黏土珠、軟皮珠等。它可以用在服裝、腰帶、頭帶、臂環等之上。印第安人認為,每種生物的靈魂存在於這些串珠的形象之中,是神聖的創造表現。

所有串珠幾乎都是由女性完成的,串珠者召喚動物的靈魂,一直等到她已經有了這動物想要如何被描繪出來的清楚形象,自己幾乎快要成為這種生物時,才著手進行。

捕 夢 網

對印第安人來說,編織夢境是每個人所具備的能力。編夢是在組合出一個可供我們遵行的生命模式。人們藉由當下做出的選擇,創造出自己的未來。印第安人會請朋友為自己祈禱,並一個捕夢網送給自己,將它掛在床的上方,就像阻擋噩夢的保護層,並能保護那些走在靈性道路上的人們,聯結到他們的夢與靈視。傳統的捕夢網一般以紅柳木製成,網面則使用筋腱,下方裝飾以獵禽的羽毛。

凈 汗 室

Sweat Lodge,或稱排汗屋,是一個由柳木交織構成的低矮圓屋,上面時有覆蓋物,而現代是使用防水布。石頭會先放在外面的聖火堆加熱,再帶進屋裡用水澆淋,所產生的蒸汽能凈化身體、心智、情緒與靈性等層面。凈汗室中央會挖一個圓形的坑,石頭會依照儀式在各個階段一顆一顆被帶進來。鼠尾草、雪松等神聖的藥草,會撒在炙熱的石頭上,而水用木勺澆淋。

鼓是人類最早的樂器之一,先進世界各地的原住民仍在使用。據說,我們是從最初的聲響創造出來的,而鼓會將我們與這股脈動連結。它也使我們憶起自己還在子宮時母親的心態。鼓告訴我們要接觸自己的感受,並加入生命的節奏與和諧。

醫藥秘輪

Medicine Wheel,神聖的宇宙創造之圓。不同的印第安部落,擁有各自的醫藥秘輪版本,如「彩虹」醫藥密輪,是在直徑12米的神聖結界內,由24顆石頭全程的,傳統慶典與儀式就在圈內舉行;有的則只有7顆石頭、七種顏色,每個方向各一色,北方是紅、南方是黑、東方是黃、西方是白,一顆石頭代表造物主,一顆代表大地之母,一顆代表天空之父。

圖 騰 柱

Totme Pole,totem在印第安語中意為「我的親戚」,不同的部落以不同的動植物或自然現象作為圖騰。他們砍伐高大的樹木,做成美麗的圖騰柱,上面刻有許多動物,一個上疊著另一個,頂部有大鷹或其他神聖的圖騰。它標誌著部族、血脈,或者講述著部落的故事和傳說。

失落的家園

Indian

自16世紀始,懷揣黃金之夢的歐洲殖民者登上了美洲大陸。

善良淳樸的印第安人一開始將這些白人視為「天上來的人」,以為是神明降臨,並給予他們無私的幫助,教導他們如何種植農作物、狩獵、養殖家畜,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村落。

但隨著白人移民數量越來越多,他們反客為主,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大肆屠殺動物、砍伐森林,開採礦產資源……在他們看來,印第安人不過是會說話的動物,既不懂科學,也不懂民主,也沒有文化,由他們佔領大量肥沃的土地,簡直不可思議。

為了強佔土地,他們對印第安人實施種族滅絕政策,血染美洲大陸,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殺。他們從舊大陸帶來的天花、流感等病毒,讓毫無抗體的印第安人病死無數……

仍處於原始部落階段的印第安民族,在白人的槍炮之下,雖然也進行過英勇悲壯的抵抗,但終究風雨飄零。數千萬印第安人,在白人殖民者的統治下死去。曾經輝煌無限的印第安文明,亦凋零在密林深處。

1855年,一位印第安酋長在被迫簽訂出售土地的協議後,這樣對白人說:

「我們會考慮你的條件,但這買賣不那麼容易,因為,這地是聖潔的。溪中、河裡的晶晶流水不僅是水,是我們世代祖先的血。

若賣地給你,務請牢記,這地是聖潔的,務請教導你的子子孫孫,這地是聖潔的。

湖中清水裡的每一種映象,都代表一種靈意,映出無數的古迹,各式的儀式,以及我們的生活方式。流水的聲音不大,但它說的話,是我們祖先的聲音。」

其中折射出印第安人與白人意識深處的分歧——與自然和諧相處,還是對自然的無度攫取。

今日的印第安人,大多生活在荒涼、偏僻的「居留地」之內,依靠傳統手工業等為生,許多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年輕人為了找到更多工作機會,搬去城鎮生活。傳統的自給自足的生活,已經解體,狩獵、耕種、紡織,漸行漸遠……

要如何尋找回那失落的家園?

兩種文明衝突的焦點在於「自然」

訪 談

史晉

男,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培訓講師,媒體及心理健康專欄撰稿人。

心探索:面對西方文明的進攻,印第安文明為何節節敗退,就如同世界上所有原住民文化一樣分崩離析?現代文明與原住民文明衝突的實質又是什麼?

史晉:印第安人與自然界、萬物生物,都保持著和諧的關係,從不對大自然實施掠奪性開發。他們將大地視作母親,感謝她提供的一切生存所需。他們享受空氣、清風、流水,只在需要時才獵殺動物作為食物或衣物來源,他們將農作物視為神的賜予。

部族之間雖有爭鬥,但只關乎部落的榮耀,他們無意踐踏別人的生死,因為那是只有大地母親才能定義的神聖……他們是在一種陰性能量指引下的生存方式,享受存在賜予的一切,並心存感恩。

而西方現代文明,則是在陽性能量的強烈刺激下,將自己與自然、萬物分隔,不斷創造需求、滿足需求的過程。與動物、植物失去連結,只懂得科技、文化的人,才是文明人,才是正常的,他們擁有支配、佔有這個世界一切資源的權利。

在陽性能量的主導下,西方文明創造了許許多多的成就,在文學,在藝術、在醫學、在物理學、在化學、在航空科技方面……但不能否認的是,科技上的進步,也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之母造成了難以恢復的創傷。

心探索:現代文明與原始文明中,與自然的關係似乎是分界?

史晉:現代文明本來就是在戰勝原始思維而產生的,人自以為戰勝了具有吞噬性的大自然,從而帶有極大的自戀和自我膨脹的色彩。排斥自然,排斥尊崇自然的人群,實質上仍舊是一種對自然的恐懼。

因此,白人對印第安人的獵殺,與中世界歐洲的獵殺女巫,本質上是相同的——對一種超越人力之外力量的深層恐懼。

正如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魔法公主》中所呈現的那個故事:人類看到了自然的力量,但依舊要誅殺自然,這是自我意識展現尊嚴的一種方式,但也讓文明染上了悲觀主義的色彩。

心探索:那你覺得他們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衝突呢?

史晉:文明人的信仰與原始信仰的衝突。文明人的上帝在純潔的天堂之內,而「原始人」的上帝無處不在;文明人信仰的神是至高的自我意識,而「原始人」信仰的則是自然的廣袤與包容。

心探索:未來,兩種文明有無可能走向融合?

史晉:這是必然的。首先妥協的是自然,從神性的自然向人性自然的過渡。而現代文明也要從反思中,從工業化社會向自然的生活和信仰過渡。

參考資料:《白鷹醫藥秘輪卡》及網路

按提示操作即可;投稿及簡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探索 的精彩文章:

TAG:心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