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來的我們》又是資本市場的一枚棋子?

《後來的我們》又是資本市場的一枚棋子?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但沒有了我們......

----《後來的我們》

一部本該讓我們從城市的快節奏生活逃離,短暫的放空自己,緬懷青春愛情的電影。一切是那麼的美好,一切是那麼的悲傷...

但一切被打回了現實,《後來的我們》被打上了票房「造假」的標籤。

《後來的我們》作為劉若英導演處女作,首映當天將近3億元,順利成為今年內地影市最賣座「五一檔」,完全碾壓同期上線的電影。

然而在票房猛增的同時,便被曝出大規模退票事件,深陷「注水」疑雲中。據消息稱,該片被退票影院總數接近4000家,退票額在1500萬至2000萬之間,影院方蒙受巨大損失。

目前,國家電影局已介入,電影主創團隊和貓眼電影平台也做出了回應。儘管正常改簽說、黃牛囤票說、地推刷票說、競爭對手下套說,各種解釋層出不窮,迷霧重重。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大規模退票的確發生了。

針對《後來的我們》退票事件,淘票票昨日在網上發布聲明。退票及改簽率的異常,確實有無法合理解釋的異常。於此同時,某院線經理表示,《後來的我們》退票率大概是6%,而行業裡面的正常退票率都是千分之三、千分之二左右,《後來的我們》退票率要值得深思了,似乎與票房造假有著不可分開的關係。

票房造假有何意圖?背後的利益確是想像不到!

1

「票房造假」已是業內潛規則!

票房決定影院排片,關係到影片的最終票房,為搶佔黃金時段,有些片方會直接買下院線黃金時段的一半票房並據此與院線達成協議,要求影片排在黃金時間。

「票房造假,國產片大部分都這樣做,80%存在買票房行為。」一位電影業內人士稱。

偷票房、幽靈場、買票房……手段翻新,花樣不斷,甚至在大多數電影圈內人士看來,買票房是電影發行一種常用的營銷策略,在行業內部,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類似於電商刷流量。許多片方相信買票房比打廣告性價比更高!!!

2

金融資本來襲,票房花式造假

此前《葉問3》的資本運作,更直接將中國電影產業曝露在了金融資本的衝擊之下。

上映首日票房高達1.55億元,打破華語動作片首日票房記錄。隨後不久,《葉問3》即曝出票房造假醜聞。據爆料該片出現了「同一個觀影廳10分鐘一場」「零點場滿場」「凌晨一兩點還場場爆滿」「工作日非黃金時段影票售罄」「票價高達203元」等異常情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調查結果顯示,《葉問3》虛假排場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

在2015年,國產票房冠軍《捉妖記》「幽靈場」事件算是行業內第一次曝出大規模、有組織的票房造假,方式是片方砸錢做包場。

《葉問3》的造假方式跟《捉妖記》如出一轍,通過串通影院設計幽靈場、高價場(票房超過100)、虛假排場(如單場放映時間10分鐘)等方式買票房。

這兩起票房造假方式、目的和邏輯都很像。通過與影院串通製造虛假排片,利用全產業鏈優勢和分賬方式漏洞回收成本,推高票房在資本市場獲得超額收益。

例如,製片方可以拿到票房總額的30%,如果投入2000萬能把首日票房拉高至3億,那當天的票房分賬就可以拿到9000萬左右。這樣的投資回報率實在令人羨慕。而嫌疑較大的是片方。

寫在最後

不得不承認,資本和互聯網基因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以資本為代表的捷成世紀、鹿鳴影業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貓眼文化、淘票票、騰訊視頻等近年來一直活躍於電影的制發圈,成為行業的新鮮血液。未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制發公司作用將愈加重要,互聯網的網路發行和營銷將是未來電影營銷的最重要渠道。

但是,事到如今,《後來的我們》的精彩程度似乎已經超過了電影本身,雖然劇情的最終走向尚不明確,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誰是「幕後玩家」都重創了院線影院對互聯網渠道與影迷對電影市場的信任度。

此前因《葉問3》票房造假事件而備受矚目的快鹿集團,隨後又被爆旗下理財平台金鹿財行遭遇兌付危機。受此影響,快鹿投資集團涉及的A股、港股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大跌對此騰博君認為,如果投資公司是利用電影項目做投機的工具,並將募集來的資金進行資本運作套利。這既不利於電影業的良性發展,也不利於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

好的電影不怕巷子深,只有共同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才是推動資本市場和電影市場共同發展的最有利途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美國想搞死中國的通信行業?中興才被全面封殺,就輪到華為了!

TAG:騰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