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國服?

中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國服?

@扣桑

日本有和服、韓國有韓裙、印度有紗麗、越南有奧黛、東南幾國有薩龍;如果再具體到樣式,蘇格蘭的方格裙、荷蘭的木鞋,甚至斐濟都有蘇魯……

中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國服?

你說,商周有上衣下裳、秦漢有袍服、隋唐高腰襦裙、明代鳳冠霞帔、清朝馬褂、民國中山裝……

但這些,並不是有著真正意義的國服。

01

中國早期服裝是「上衣下裳、束髮右衽」——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頭上梳髮髻,前襟向右掩。

「上衣下裳」到了東周才有所變化,而催生第一次服裝變革的是戰爭,始於趙武靈王。

《史記·趙世家》記武靈王的話說:「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又說,寡人「變服騎射,以備燕、三胡、秦、韓之邊」。

生活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發明了褲子和長靴。穿著這種「胡服」作戰騎在馬上,動作靈活方便。趙國「引進」胡服、建立騎兵部隊後,軍威大振,在幾年之內便成為北方強國。老百姓發現這種衣服動作起來也很方便,於是逐漸普及開來。

從此,「上衣下裳」變成穿褲子和深衣。

02

到了魏晉南北朝,北方統治者多為鮮卑人,他們是游牧民族,穿的是「短制褊衣」。

隨著鮮卑人對北方社會的影響逐漸深入,鮮卑服在底層社會流行起來;而另一方面,經過北魏的「全盤漢化」和北周的「胡漢並舉」,鮮卑貴族開始在典禮上改穿寬鬆的漢裝。

民族大團結,隋唐時期的服飾便出現了「雙軌制」現象:普通民眾的穿著屬於胡服系統;而寬袍大袖、褒衣博帶的傳統漢族服飾則在高級貴族出席正式場合時出現。

03

唐朝人一般戴著襆頭,這是一種方形的包頭軟巾,由鮮卑人的頭巾改進而來。用金屬線撐起巾腳,稱為硬腳襆頭。

唐代皇帝所服的襆頭用硬腳,稍上曲;五代晚期以後,硬腳漸趨平直。

宋朝時成為「展腳襆頭」,兩腳伸長、展開,當時有一種說法認為讓官員戴這種帽子能防止朝臣私語。

發展到明朝,襆頭就成了烏紗帽。傳統中國女性不戴帽而梳髮髻,唐朝時部分接受了胡帽,到了宋朝則上層婦女在禮節上必須戴帽。

04

唐朝的女裝和南北朝時期沒有很大變化,追求的是寬鬆——李白所謂「雲想衣裳月想容」,把衣服和雲的飄逸聯繫在一起。

宋代,文化上趨於保守,女裝變化較大,趨向於瘦、窄。宋朝士大夫欣賞一種缺陷美、病態美,例如纏足——纏足的罪魁禍首是蘇東坡,他和他的蘇門學士都寫詩吹捧過小腳。

明清易代之際,清朝統治者要求一律穿滿族服裝,男人必須剃髮。

清朝衣冠制度的最終結果:一是保持了滿族便於騎射的服式特色;二是繼承了封建服飾等級制度,尤其是明朝的服飾等級制度。

雖說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滿漢民族服飾文化的交融,但強迫式的改革,讓人不爽。

05

民國初年,廢除傳統服飾。

男子服出現了從長袍馬褂向中山裝和西裝逐步過渡的趨向,女子服飾變得日益豐富多彩,出現了普及旗袍的趨向。

服飾變化主要還來源於,清末民初,大批青年出國留學,國內也大辦新式學堂,社會上出現了服裝西洋化得趨勢。各個學堂服飾皆效仿西式。

社會上的西服大致有兩類:一類是軍服,包括英美式、俄式、日式軍服;第二類是駐外使館文職官員、買辦商人、留學生所穿的西服。

學生裝,是大量留學青年帶回國的。這種服裝形制簡便,給人一種莊重和充滿活力的感覺,因此,傳入中國後,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風行一時。

中山裝,是中西合璧的產物,即有中國傳統的寬袍大袖,又吸收了西裝的貼身、幹練的風格,中國特色非常鮮明,各個階層皆可以穿。

陳坤《讓子彈飛》

06

幾千年來,傳統服裝一直在變遷,沒有恆定不變的標誌。

先秦的衣服和魏晉不同,魏晉和隋唐不同,隋唐與宋明又不同,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真正統一的國服。

這是因為中國傳統服裝的多樣性。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歷史上,曾經有過不少交鋒、交融,在孔子時代,披髮左衽被看作沒有開化;但到了趙武靈王,又推行胡服騎射;到魏孝文帝,又推動漢化,這種文化的交鋒一直不斷,直到今天。

有人提議回歸「漢服」。

其實傳統中國社會的服裝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好。

傳統中國是個等級社會,在服裝上有著非常森嚴的等級差異。官與民不同,官與官也不同,什麼樣的身份穿什麼樣的衣服,這裡面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一旦越過,就要承受嚴厲的懲罰。

而這些等級的差別非常細緻,包括樣式、顏色、花紋等服裝所有的內容。因此,古代服裝與其說是文明的代表,還不如說是等級制度的體現。

漢服是漢民族服飾,旗袍是中華民國國服(官方明確承認的)。這二者一個代表傳統漢族形象,一個代表近代中國形象,卻均不足以代表目前的中國形象。

所以,中國目前沒有國服。

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而實際上,在今天,不管是孔子說的左衽還是右衽,都不應該成為服裝的某種標誌,這也正是今天「國服」潮流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糾結這個,似乎永遠沒有結果。

服裝是自由的選擇,是個人審美的結果,自由一點,寬泛一點,讓人們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很好了。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你怎麼還不回信給我?
想吃,想愛

TAG:拾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