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一程 水一程

山一程 水一程

1、打卡第7天,本文共1460字,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2、五一期間開車去了一趟桂林,和許久沒有見的大學好兄弟見了一面,心情還不錯,亦在陽朔飽覽了一番景色。

灕江上的漂流值得一去,我去的時候,陽朔還下著挺大的雨,新雨之後,山間的綠色都被洗刷了一遍,透出別樣的翠郁。我選的是楊堤到九馬畫山的來回線路,竹筏返回的路上,天方放晴,於是又見識了晴空下的景緻。

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為什麼會覺得好看?將現場的遊覽與書架上的《中韓古典園林概覽》對照,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桂林的山水之美是中國的園林審美的自然演繹版。

古典園林有五大景觀要素:建築、水、山、植物、動物,空間架構,講究「曠」和「奧」兩個字,即既要「悠遠敞闊」,又要「邃曲環合」。桂林的山不高卻各有形態,而且各峰之間相互獨立交疊,形成空間上的立體感。

中國有特色的山很多,但有這樣一江碧水配套的,卻少之又少。正所謂「山清水秀」,山體之美,不僅因為其自身之綺麗清秀與形態萬千,還在於在秀水之映襯下的美感。其實天下高山不少,但若要能想配,並能組成園林的「曠」與「奧」,就必定需要大川相配,大川衝擊下,山往往形成「峽」,山巍峨而水湍急,心情也會跟著緊張,並非士人們休憩養性之所。桂林的山水搭配,山的高度與曲線,水的寬度流速等均非常完美地契合。水與綠植,都是具有天然親和力的元素,植物是園林重要的組成部分,桂林的氣候環境,又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很好的環境,處處蔥鬱。

此外,在陽朔我們可以發現,這裡的山不高,卻很容易有雲霧繚繞,得以給整個畫面添加了一層自然的蒙版,多了幾分朦朧,更增加了其中的曠遠與內涵之感。

以上之美,多為靜態美,當然,也有因為流水之動、雲霧之動而帶來的動態美。古典園林五大要素中,「人」呈現的要素雖然不多,卻也非常重要,若只是環境很好卻無人煙,就很容易審美疲勞,亦使目光沒有一個參考點,即便這美景從面積、距離、光線等中均滿足了園林空間的設計,身在其中的人卻感知不到。

因此,若景色中間能點綴了動物、人以及不多的人類建築,才能遊人感覺到是是一副一副畫面不斷翻開,而非同一副畫面重複循環播放,也才有了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享受。

湖南的小東江景區,遊客們都要拍一張瀰漫水霧的東江中漁夫撒網捕魚的照片,我想也是因為恰好匹配了上面的這些元素,因此這張照片就成了經典。

還有兩個小建議:首先向大家推薦一下,如果在陽朔縣城遊玩,可以租一輛電動車,靈活而方便,尤其是在遊覽十里畫廊景區的時候,如果騎自行車可能會騎得出大汗,而電動車動力充沛,不僅很有兜風的快感,使你更能投入對景色的體驗中;其次,灕江上的漂流景色好看,但是竹筏配的柴油機的聲音很響,如果想再體驗一下寧靜的桂林山水中之美,可以試試十里畫廊景區遇龍河上的手撐竹筏漂流,一張竹筏僅載兩人,行程約一個半小時。

山一程,水一程,也是有緣,在桂林的時候正好開寫一篇回顧的文字,第二天就收到一個 Big News,默契十足,無論是在東江、西湖、南嶺還是北海哈哈哈。

3、最近還有兩個體會:第一,我們把事情弄得亂或者拖延,經常是因為將「我要做」和「我想做」的事混淆了起來,例如「我要寫完這份報告」和「我想看電影」,愉快的程度和完成的難度是不一樣的,我們往往會找個理由把「我想做的事」變成「我要做的事」,而把客觀上的「我要做」推遲,很多成功者的特質,就在於他們始終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而且做了;第二,有的時候我們需要對抗自己的本能,雖然聽起來有點偏向於理學的觀點,但是確實如此,這一點可以通過在資本市場的參與者行為中看到端倪,在日常生活的細節中也會有所體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笑語微觀 的精彩文章:

TAG:笑語微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