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南懷瑾老師講述:一通百通的智慧學問!

南懷瑾老師講述:一通百通的智慧學問!


南 師 國 學 堂

品讀國學經典,從這裡開始

 



 

南師說:

 





孔門所講的學問不是知識,再三強調學問是做人做事;文學、科學、哲學等才是知識。

從孔子這裡的話,也可證明我們這個觀念是對的。


 


他告訴子貢說,你以為我的學問,是從多方面的學習而記聞來的嗎(後世所謂博聞強記只是知識)?子貢說,對呀!我們認為你是這樣來的,難道我們的觀念錯了?

孔子則說,我的學問是得到一個東西,懂了以後,一通百通。孔子這個話是事實,這個東西,這個「一」是很難解釋的,不容易講出來的。

過去我們已經討論了很多,宋儒解釋為靜,要在靜中養其端倪。所以後來打坐,儒家、道家、佛家都是這樣,靜坐中間慢慢涵養,而以明心見性為宗旨標的。什麼是明心見性?像上午剛有人問起,

什麼是佛?我告訴他,佛只是一個代號,實際上就是人性的本源。儒家講善與惡,是人性作用的兩個現象。作用不是善就是惡,不是好的就是壞的。那個能使你善,能使你惡的,不屬於善、惡範圍中的東西,如果我們找到了,就是它,佛家叫做佛,道家叫做道,儒家叫做仁。用什麼方法去找?儒、釋、道三家都是從所謂打坐著手,在靜中慢慢體認,迴轉來找自己本性的那個東西,就叫做「一」。老子也叫它做「一」。

再討論下去就很多了,就屬於純粹的哲學範圍了。


 


這裡孔子就說自己的學問不是靠知識來的,這是一個大問題。要研究什麼是孔子的學問,這個地方就是中心了。

我們講來講去,講死了也沒有辦法說出來的。舉一個例子來說,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什麼是學?普通的知識,一天天累積起來,每天知識累積增加起來就是學。為道呢?是損,要丟掉,到最後連丟掉都要丟掉,到了空靈自在的境界。這還不夠,連空靈自在都要丟掉。最後到了無,真正人性的本源就自然發現了。


 


孔子這裡就是說,不要以為我的學問是「益」,一點點累積起來的知識,而是找到了這個「一」,豁然貫通,什麼都懂了。的的確確有「一」這麼個東西。

從我們的經驗,知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要增加人生的經驗,其實這還是不夠的,必須加一句交萬個友,還要交一萬個朋友,各色人等都接觸了,這樣學問就差不多了。

由學問中再超脫、升華,可以達到本源自性的地步了。



——《論語別裁》





——以上篇幅,皆選自《南懷瑾選集》,篇幅有限,恐難盡意,欲辨玄旨,請閱原書。







@編輯| 南師國學堂


@圖片|來

源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修

|公眾號平台已開通留言功能,


歡迎同修師兄

在文章底部

留言評論,也讓我們做的更好





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 

南師國學堂 

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師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啥叫人品?(說的真好)
南懷瑾老師講述:學佛最難、最重要的一項

TAG:南師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