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的科舉制度到底有多麼的不公平?

唐朝的科舉制度到底有多麼的不公平?

唐代科舉制度尚在草創階段,制度不太完善,難言公平。

首先,唐代科舉名額偏重長安

長安錄取的名額明顯較多,所以各地舉子紛紛籍籍,猶如今天的高考移民,不能進入長安,則長安周邊的萬年縣也可以,也比其他地區名額多。

其次,每年一考。

不像後代每三年一考,唐代科舉是一年一考,對於非長安考生來說,每年必須經過初考,然後進長安參加終考,如果沒考上,又要回原籍準備來年考試,古代交通不便,這樣大部分時間都耽誤在路上了。

所以,許多落榜考生會留在長安,等待來年科舉。根據唐代法律,如有高官推薦,則考生不用參加初考。

因此,落榜考生會製作行卷,就是將自己的詩文抄寫在長卷上,拜謁高官,希望得到他們的推薦。比如李白說:「生不願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即是干謁。而白居易拜訪顧況,況笑稱「長安居,大不易」,也是干謁。

這就存在一個巨大的、非制度的因素,貴族之間往往會互相請託,免於奔波,而平民子弟如干謁無門,就不得不將大量時間消耗在路上。

其三,考試內容不盡合理。

唐代考試種類比較多,比如博學鴻詞科,在唐代比較常見,清代卻只辦過兩次,再比唐代還有算學科等。

但唐代科舉只是有一個出身,並不必然被封官,還需經過吏部主持考試,即詮選,方可能成為官員。

一般來說,詮選只是走形式,考試內容比較簡單,這是考慮到科舉選拔的不是專業人才,專業能力差,無法直接任官,詮選重在法律文書等。由於普通學子沒有機會接觸此方面內容,因此貴族子弟在詮選佔有比較大優勢,因為貴族弟子有家學,家中有人任官,所以對律令、公文寫作之類更熟悉。

其四,選拔人才比較少

唐代科舉雖然每年進行,但選拔人才比較少,一般情況下每年30人,比歷代都少。

唐代處於貴族世代向平民世代轉移的關節點上,唐代社會前半期還是很重貴族,貴族的影響力甚至超越了皇家,所以科舉選出來的人才太多,也無法得到任用。

自唐太宗起,唐朝皇帝一直在打擊豪門,鼓勵科舉選拔,但終唐之世,平民因科舉成為宰相的例子極少,與宋代宰輔必從科舉出有很大區別。

其五,貴族影響力太大

唐代社會在兩京走廊上聚集著大量貴族後裔,雖有些已經沒落,但由於家學和血緣的緣故,他們在科舉中具備更強的競爭力,而平民很難與他們競爭。

整體上說,唐代科舉遠不如後代公平,但唐代提升了科舉的影響力,即使是後來藩鎮割據時,一些藩鎮自己辦科舉,卻仍以本鎮人才能在中央政府的科舉中取得功名者為榮。唐代中後期,科舉出身者越來越多,由於連年戰亂,人民苦不堪言,對軍人失去好感,轉向支持科舉成功者,這是宋代能實現轉型的一個重要原因。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最會導演的皇帝,放四百名死刑犯回家團圓一個月,後全部回來受刑
民間一直流傳「臟唐亂宋」,那麼唐朝究竟臟在哪裡?我來告訴你!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