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取代傳統化療?

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取代傳統化療?

作者 | 張朴堯

編輯 | 譙琬山

插圖 | 鍾於婕

音頻 | 宋姝穎 楊柳青

腫瘤作為人類健康的一大殺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話題,科學家對其治療方法的研究從未止步,各界也一直都懷有治癒的迫切希望。最近,一篇名為《偉大勝利!澳洲今天宣布戰勝癌症!澳洲醫學果然是人類救星!》的文章稱,澳大利亞的科研人員研發出一種新的藥物靶向治療方法:納米細胞上載有腫瘤藥物,精準定位癌細胞,已治癒了多位癌症患者。真的這麼神奇嗎?醫學已經有了如此大的突破了嗎?

納米技術知多少?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納米載體靶向運輸藥物這項在學術界很火的研究。對於納米技術的探索,其實已經有近100年的歷史,人們對分子之間發生的事情的探索確實由來已久。

在這裡我們要澄清原文中對於納米細胞的稱呼,更加準確地名稱應該為: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傳遞系統。關於納米載體靶向藥物的研究是當今學術界很火的課題,不僅僅是澳大利亞,世界各地都有對其展開的研究課題,我國也不乏對於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傳遞系統研究的學者。

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傳遞系統,顧名思義,就是尋找合適的分子構建一個納米尺度的藥物運載體,使其能夠靶向定位藥物的作用點。靶向共有兩個意思:在時間軸上的優勢是其能夠改變藥物釋放速率,包括對於難溶性藥物的增溶作用及對於藥物的緩釋或控釋作用;從空間軸上來說,其能夠改變藥物的體內分布,使藥物在某些靶器官組織蓄積。

在腫瘤治療的研究中,其目的就是讓抗腫瘤藥物能夠在腫瘤細胞中靶向釋放,從而減少化療藥物對其他健康細胞的傷害,減小傳統化療所帶來的如骨髓抑制等副作用。簡單來說,對於研究納米載體靶向藥物的學者們來說,對於癌症的治療首先要識別好壞細胞,全局給葯,局部發揮作用。

這項技術聽起來前景大好,但事實上並沒有在臨床中得到充分的應用。1902~2016年4月,PubMed資料庫中與「納米載體」相關的發表物共有1703347件。根據臨床試驗管理機構登記的數據,共有1854件納米醫藥製劑(搜索名詞:脂質體/納米粒/膠束)的臨床試驗,這些製劑中1381件是癌症治療領域,僅佔總發表量的0.08%,而主動靶向的納米載體難以進入臨床試驗階段,能夠通過臨床Ⅲ期研究的少之又少,基本沒有成藥性。

可以說,這項技術距離被充分應用於臨床還有很遙遠的路要走。

為什麼說納米載體靶向藥物盛名之下,

其實難副?

想理解這項技術的原理,就得先介紹一個在化學當中的基礎理論:布朗運動。被分子撞擊的懸浮微粒做無規則運動的現象叫做布朗運動。首先液體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是始終存在的,當微粒粒徑較大時,液體分子從各個方向對微粒撞擊可以彼此抵消,擴散作用不明顯;只有微粒小到一定程度,某一瞬間液體分子從各個方向對微粒的撞擊才不會彼此抵消,粒子呈現不規則Brown運動,擴散趨勢才能夠得以體現。

丟2、4、6次硬幣,丟中正面概率不一定是1/2,但丟10000次硬幣,正面的概率一定會接近1/2,由於分子撞擊微粒的方向是隨機的,撞擊大顆粒的分子數量龐大,因此總可以找到相互抵消的方向,就好比地球上時時刻刻都有無數的跳躍、重物掉落、爆炸等從各地給地球施力,但地球巋然不動。納米載體主要強調分子、原子間相互作用距離在納米級別,但尺寸通常在幾十到幾百納米,甚至微米級別,對於液體分子來說是龐然大物,因此納米載體靶向藥物在液體中可以認為其保持靜止不擴散,直到遇到讓其分子結構解體的觸發因素,藥物小分子得以釋放,才有擴散性質體現。

腫瘤細胞不同於正常細胞,因其生長旺盛,在其細胞表面有著不同的分子結構。對於載有藥物的納米分子載體,確實有眾多細胞實驗能夠證實,例如經過挑選的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共同培養,構建一個混合體系,通過對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的分子結構的識別,包含藥物的囊泡可以靶向進入到腫瘤細胞中並解體釋放藥物。

但是這僅僅是細胞層面的實驗,是經過特別設計的,並不具有普適性。在人體環境中,藥物載體靶向會主要會遇到三個方面的挑戰。

其一,載體並不能向小分子一樣擴散,而是隨著血液流動運輸,在人體內的真實情況下,往往分子濃度高的地方並不是靶向分子高表達的地方,而是血流豐富的地方,例如肝臟、腎臟等。

其二,血管中時刻在變化的環境因素,比如pH、血流速度、溫度、離子濃度的變化,都可能使得載體裂解釋放藥物,如此一來便失去了局部給葯的靶向性。

其三,血管到達腫瘤組織,往往需要穿過多層組織細胞,血管壁、細胞間質,都成為了阻擋藥物到達靶向地點的攔路虎,癌細胞表面的位點很難直接接觸載葯體系致使藥物釋放,而載體本身是很難直接穿越這些屏障的。

所以說,這項技術在現如今的研究條件下,並不能夠在人體內達到其完美的預期。目前的研究還停留在體外細胞實驗階段,在生物體內用納米載體傳輸藥物,會遇到種種問題,有的載葯體系沒有送到癌組織即解體,有的乾脆送不到不到癌組織,有的載體很穩定不能釋放藥物。讀到這裡,對於原文中提及的利用納米分子靶向藥物取代傳統化療並且治癒癌症患者例子,我們可以認為其不足為信。

抗癌路漫漫

人類對於癌症的研究從未止步,目前已有的醫療手段已經很大程度的拯救很多腫瘤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活質量。但是,我們距離攻克癌症仍然有著非常漫長的路要走。目前已有的手術、放化療手段仍然是腫瘤治療的主體,縱然有著副作用,我們仍然要依賴並且信賴這些手段。

對於納米載體靶向藥物的研究,仍然有眾多學者對其進行著孜孜不倦的研究,我們相信,未來有一天,藥物靶向釋放會成為現實,會為腫瘤患者帶來福音,減少痛苦,會成為醫療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

互動環節

你之前對納米技術了解得多嗎?

A.十分了解(專業人士)

B.了解一般

C.不太了解

參考文獻

[1]梅興國, 李明媛, 高廣宇, 馬絲雨, 劉承, 胡小琴.淺析納米載體靶向藥物遞送系統:誤區、壁壘與對策[J].中國科學:生命科學,2016,46(11):1249-125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闢謠特工隊 的精彩文章:

只利用了10%?我怕是長了個假腦子……

TAG:闢謠特工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