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慧律法師:我的心諸佛明鑒

慧律法師:我的心諸佛明鑒

我的心諸佛明鑒

有一個出家人,修學佛道十幾年,每天念佛、拜佛、誦經很精進,可是一點開悟的消息也沒有,心裡很納悶。人家就介紹他去參一位大徹大悟的聖人。他去參的時候就說:「禪師,我精進地拜佛、念佛、誦經,就是不開悟,妄想還是多,不知道怎麼辦?祈求禪師指示。」禪師就拿了一個裝滿了水的葫蘆和一杯粗鹽給他,說:「你只要把這些鹽巴,溶入葫蘆的水裡,你就開悟!」於是,他拿著鹽巴,想把它溶進葫蘆,就是沒辦法。

禪師當然知道,思量即不中用。過後他說:「禪師,實在想不出來,請您開示。」禪師講:「拿過來。」他就把葫蘆的水倒掉一半,把鹽巴倒進去,晃兩下,完了。禪師給他開示:「一個人表面看起來很精進,可是你心中充滿了我執、法執,就容不下真理,就不能開悟。」他一下子有所體悟,但還沒有開悟。所以要做一個大法師、大比丘(我講的都包括比丘尼),事實上是非常不容易的。

不要講要精通三藏了,就講守住做大比丘的基本原則,《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祗律》都要聽。要做大比丘,第一要住僧團。

當然,每一個人時間、空間背景不一樣,每一個人都有苦衷。今天弘法,我是站在勉勵的角度,出家眾要住僧團。

我們受三壇大戒,戒師訓誡我們:「剛出家僧團住不下來,就不是一塊料子。」所以,剛出家盡量不要在外面遊盪。佛制的「僧」,就是一個團體,一個人怎麼叫作「僧」?因為後來把「僧伽」變成出家人的專有名詞,「僧團」變成「僧」,「僧」其實是指團體。所以真正的出家人要住團體,這是第一。我沒有針對任何一個法師、和尚,也絕對不是批評哪一個人,為了正法,我才這樣講,我的心諸佛明鑒。

第二,要半月誦戒,如法如律,如佛所說。萬一團體佛事多了,沒辦法誦戒,你有苦衷,也可以私人誦戒,因為還沒有形成風氣。每年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應當結夏安居。

比丘應做比丘事,比丘應當懂得什麼時候止持,什麼時候作持,什麼時候是戒律的開遮、持犯;罪的輕重,什麼時候是懺罪,什麼時候應當出罪;什麼是五篇、七聚,十三犍度。我這樣簡單念一遍,你就知道做個比丘是多麼不容易,這是一件莊嚴的事情,不是隨隨便便的。

比丘應當和合無諍,居士也應當和合無諍。比丘不應該生嫉妒心,不然會壞了你的法身慧命,你看到人家得到供養,要起歡喜心。出家眾修養是非常重要的。

曾經,一個出家眾來告訴我:有一個人拿錢要供養師父建講堂,他說這個人經濟條件很好。我剛好在忙,沒有見到。他就把這三億給老和尚建道場。事後,他為我惋惜說:「啊呀,法師啊,他來沒見到您,就把三個億供養另一個老和尚了。」我第一句話就講:「這是老和尚的福報,我沒有福報。我建講堂要去貸款,我要求懺悔。」這個人說:法師,你真的不生嫉妒,我很敬佩你的胸量。我對他講:「每一個人冥冥當中都有一定的福報,福報不可強求,強求的福報會是災。」

所以,你廟蓋得很大,我讚歎你;你很有德行,我讚歎你;你有很大的供養,我也讚歎你。為什麼?這是佛叫我們這樣做的,要隨喜,要讚歎,要放大胸量,要容得下天地,要與世無爭。該是你的逃不掉,不是你的求不來,隨緣安分過日子。我們比丘不貪求供養,我們是為了求道,不是求名、求利。佛在律學裡制定,我們早上睡醒要常常摸摸頭頂,我們為什麼剃個光頭出家,當然是為道嘛,難道為名利嗎?所以心要常常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出家?
慧律法師:我的心諸佛明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翰林學士白居易
慧律法師:莫到老來方學道,孤魂多是少年人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