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萬曆朝鮮戰爭必讀的7個知識點,朝鮮軍隊的作用微乎其微

明朝萬曆朝鮮戰爭必讀的7個知識點,朝鮮軍隊的作用微乎其微

原標題:明朝萬曆朝鮮戰爭必讀的7個知識點,朝鮮軍隊的作用微乎其微


1,萬曆朝的大臣普遍反對萬曆出征朝鮮抗擊日本,因為他們都認為此事和明朝無太大關係,因此態度極其消極,一直到開戰,北京朝中也就萬曆和石星兩人明確表態支持,其他幾乎全是反對態度。加上萬曆朝「爭國本」等一系列事件的爆發,導致萬曆帝和整個外廷形成對立,只要是萬曆支持和主導的,外廷和清流無條件反對,至於利害關係,他們都不關心。


2,整個萬曆朝鮮戰爭中明廷所花費的財力為銀八百八十三萬五千兩,米數十萬斛,年均下來,約一百三十萬兩軍費開支。這個數據是朝鮮那邊的記載,因為朝鮮國窮民窮,所以朝鮮人自戰爭開始,就一直對錢糧問題非常關心,其認真之態度甚至還甚於明朝。


3,在這場戰爭中,朝鮮軍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雖然朝鮮軍統計數量高達十七萬,但朝鮮方面自己的記載中,實際真正投入過戰鬥的,全加起來僅六萬餘人陸軍,水軍數千。而朝鮮軍除水軍外,沒有一場有戰略意義的正面戰役。即便在和明軍的協同作戰中,其數量也就三、五千人,且從不被獨立使用,甚至連朝鮮自己都少有戰鬥記載。客觀地說,在整個戰爭時期,朝鮮軍最大的作用是為明軍負責運輸物資,而不是戰鬥。可即使這樣,物資運輸也始終未能很好地解決,一直是制約明軍行動的一個重大軟肋。



4,壬辰之戰中,明軍以三萬八千人的兵力在與日軍十三萬兵力作戰;丁酉再亂時,明軍以十一萬餘人的兵力與日軍十六萬人兵力作戰。換話說,整個朝鮮倭亂期間,明軍其實一直在以少打多,哪怕是最後決戰階段,雙方總兵力依然相差近三分之一。

5,明將祖承訓在控制平壤城門的時候,看見朝鮮人與日本軍隊互相搭話,以勢不可為最終退兵,朝鮮方面雖然矢口否認,但是朝鮮自己的史料中,卻大量記載了朝鮮人掠奪官倉、投敵帶路的內容。「朝鮮則賦役甚苦,大小全鰒,無限征出,不勝支當」,這是早在戰爭爆發前,投入五島倭寇的朝鮮珍島人沙火同,跟朝鮮官員的答話。



6,萬曆朝鮮戰爭有很多叫法,在中國還有萬曆抗倭援朝、朝鮮之役等稱呼,與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稱為萬曆三大征。因1592年是壬辰年,朝鮮及韓國稱為壬辰倭亂,第二次稱為丁酉再亂,或將兩次合稱為壬辰衛國戰爭;日本天皇在戰爭爆發的那一年改年號為文祿,日本稱為文祿之役,第二次稱為慶長之役,或合稱為文祿-慶長之役、秀吉朝鮮征伐、征韓之役、日明戰爭、太閣西征。


7,當時的朝鮮就是一個縮小版「明朝」,國內承平日久,八道武備廢弛,國王李昖重文輕武,朝廷內鬥激烈,爭端不斷,互相傾軋,軍隊日趨腐敗,以致「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設防。而且也為了所謂的「掙國本」君臣鬧的不可開交,戰爭結束後愈加的厲害。(喜歡的話多多關注,多多點贊,多多收藏,轉發和評論,謝謝!本人其他文章也很精彩,歡迎品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mpero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湖原屬中國,後被此國佔領,劃分國界時,周總理說:給我們留點喝水的地方
盤點那些「重口味」的古人,有些人有異食癖,最後那首詩是亮點

TAG:Empero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