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在美華裔超508萬,他們為何說華人到了要有「危機感」的時候?

在美華裔超508萬,他們為何說華人到了要有「危機感」的時候?

5月 美國亞太裔傳統月

本周一,總統川普簽署了將5月作為2018年亞太裔傳統月(Asian American and Pacific Islander Heritage Month)的公告,這也宣示著一年一度的亞太裔傳統月正式揭開了帷幕。

始於1992年的亞太裔傳統月旨在慶祝亞太裔美國人的文化傳統,彰顯這個群體做出的貢獻。在今年的公告中,川普特地表彰了兩位亞裔人物:首名上太空的印裔女性Kalpana Chawla,以及首對移民美國的韓裔夫婦的女兒、後來在二戰中表現英勇的Susan Ahn Cuddy。

在美華裔超508萬,他們為何說華人到了要有「危機感」的時候?

Kalpana Chawla (1962-2003)

在美華裔超508萬,他們為何說華人到了要有「危機感」的時候?

Susan Ahn Cuddy (1915-2015)


美國亞裔人口超過2000萬

而昨天,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也特地重新發布了一次有關亞太裔的數據。

,在美亞太裔人口已超過2140萬人,其中華裔人口超過508萬人,

這次2016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亞裔美國人超過2141萬人,其中加州繼續以661多萬的亞裔人口居冠,其次為紐約州(亞裔191萬)和德州(亞裔153萬)。依照族群,華裔依舊以508萬居首,包括逾488萬華裔(大陸人口)和19萬台裔(台灣人口)。

已成為亞裔中的最大族群,印度裔和菲律賓裔則分列二、三位。


  • 華裔 5,081,682

  • 印度裔 4,121,944

  • 菲律賓裔 3,912,921

至於亞裔人口的分布,數據顯示加州的亞裔是最多的,遠遠超過排在二、三位的紐約和德州。


  • 加州 6,611,659

  • 紐約 1,917,389

  • 德州 1,535,712

從收入水平來看,亞裔可以說表現出色,家庭收入中位數達到$78,000左右,比白人群體高了30%,更遠遠低於西裔和非裔的數字。不過,亞裔中每個族裔之間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別,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5年發布的數據,印裔年收入中位數高達10萬美元,其次則是菲律賓裔、日裔和華裔。

此外,亞裔貧困率為11.8%,比去年降低0.2%。其中華裔貧困率達15.5%、台裔11.9%,均稍高於平均水平。

在美華裔超508萬,他們為何說華人到了要有「危機感」的時候?


  • 印裔 $100K

  • 菲律賓裔 $82K

  • 日裔 $70K

  • 華裔 $70K

亞裔家庭重視教育的傳統也在普查數據中得到充分體現——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的亞裔佔52.3%,遠遠超過全美國31.3%的平均水平。

從職業來看,亞裔在美國主要集中在教育、健保和社會援助(Educational services, and health c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行業,以及科學、管理、行政等行業(Professional, scientific, and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and waste management services)。此外,在製造業、藝術娛樂、休閑餐飲、零售業領域,也有不少亞裔的身影。

從數量和各方面水平來看,亞裔、尤其是華裔在美國的力量早已不可小覷。在前天的公告中川普說:「亞太裔對美國的發展和多元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鼓勵所有美國人都來了解亞太裔的傳統。」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伴隨著川普政府加嚴對H-1B、科研人才引進等方面管控的風聲,整體社會環境是否對亞裔不利,是很多人心中的問號。而在如今移民政策緊縮的大趨勢下,亞裔也更難免「心有戚戚焉」。

「華人現在要有危機感。」亞裔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執行主任李忠剛今天在接受我們採訪時這麼說道。


李忠剛:

「我對移民環境的未來是樂觀的,merit-based的政策對以技術移民為主的華裔有好處,但同時美國有很多遺留問題,比如對鏈式移民的濫用,整改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具體步驟上,一刀切的做法是否能達到鼓勵人才的目的,還很值得商榷。在短期內,我認為兩黨會有很多衝突和利益交換,其妥協結果可能對華裔產生負面影響,再加上美中兩國關係的波動、博弈也難免間接或直接影響到華裔,因此在美華人應該有危機感,多參政議政,讓政府、政黨都聽到我們的聲音。」

前不久,前聯邦僱員陳霞芬被誣「間諜」的案子終於有了令人滿意的結果,但華裔在很多方面的維權之路仍然任重道遠。提到此事,馬里蘭州43區民主黨籍眾議員、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會長沈棟深感憂慮:「現在是一個很關鍵的時刻,華人要警惕成為犧牲品。」

在美華裔超508萬,他們為何說華人到了要有「危機感」的時候?


沈棟:

「陳霞芬的勝利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發。這種事以後很可能還會發生,但我們能做什麼呢?一,最大化利用美國的司法制度維權。二,集結華人的力量,陳霞芬的案子是經過她本人和許許多多華人組織、支持者近四年的不懈努力和奔走才成功的,這就是一個證明,今後我們是不是還應該成立一個專門的組織或基金會,這也可以考慮。第三,參與政治,從立法層面讓華人的權益不被邊緣化。第四,華裔也應該提高警惕和自律,不在任何法律或政策灰色地帶疏忽,讓人有可乘之機。」

在簽署的公告中川普說,「美國看重的是努力工作、誠實生活、致力於追求理想、自由和幸福......」,這些,無疑也是絕大多數在這片土地上勤勤懇懇造著「美國夢」的華裔的價值觀。但在現實的衝擊下,習慣了埋頭苦幹的華裔如何在當前美國社會中爭取自己群體的未來,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2016年總統大選時,不少人說華裔群體被分成了兩派,「挺川」-「反川」、「共和黨」-「民主黨」。「分裂」如今依然存在,中期選舉將至,這種對立也許還會進一步加強,但就像李忠剛所說,「不管持什麼觀點,華裔更參與關心政治,這本身就是一個進步。 」

網友怎麼說?

螞蟻王子 :認識不少國內來的移民住百萬以上的房子,根本不工作沒收入,拉低平均值

nyfan :亞裔太少了,非法移民都兩千萬了!

HappyE:印度裔結婚早,而且多半雙馬工。這解釋了為什麼他們家庭收入較高。

johniewalker :華裔的收入水平根本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多少大陸、台灣來美國白吃白喝白住白占醫療資源的「貧困老人」都徹底隱瞞了自己的財產。

潤濤閻 :這個不準確。開中餐館的華裔、開旅店的印裔、開商店的韓裔、當保姆的菲裔,報稅數字與真實的數字能一樣?

pan2012pan:華裔貧困人口就是吃救濟的中國退休老人還有兄弟姐妹移民。

京華人 :這裡的所謂貧困率里的人,有一半是偽裝的,就是為了拿那點福利。

作為旁觀的你,是怎麼看的呢?

本文信息來自美國中文網,作者李越,由海悅家編輯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悅家 的精彩文章:

不報稅什麼後果?13個海外賬戶未申報,這對美國夫婦被罰到想哭!
華人在自家後院養雞種菜晾臘肉,老美鄰居分分鐘報警

TAG:海悅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