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為何總是戰爭頻發,戰鬥民族為何不能讓車臣人心服口服
原標題:車臣為何總是戰爭頻發,戰鬥民族為何不能讓車臣人心服口服
曾經在黃宏的小品中出現過這樣的段子,黃宏說,車臣戰爭,主要是因為拉的太多了。對我們而言,這只是一個笑話,一個笑料。但是對於車臣人來說,這是極其慘痛的。
車臣——全稱為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下的一個共和國,位於北高加索山區,西接印古什共和國和北奧塞梯共和國,西北與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接壤,東連達吉斯坦共和國,南部與喬治亞分享一條很長的邊界,首府在格羅茲尼。車臣地區曾經爆發過多次戰爭,其中最為慘烈的當屬第二次車臣戰爭。
1999年8月26日起,沙米爾·巴薩耶夫率領5000多名武裝分子聚集於達吉斯坦邊境,分兩路進入達吉斯坦,對俄羅斯守軍發起猛烈進攻,第二次車臣戰爭正式爆發。本次戰爭的目的是車臣和達吉斯坦的獨立。當然俄羅斯是絕對不會忍的,9月30日,俄軍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向車臣開進,對車臣地區的大壩、油田、橋樑進行空襲,並非正規武裝的車臣武裝自然無法正面作戰。於是與俄軍打起了慘烈的巷戰,同時派出武裝分子對莫斯科等重要城市進行了恐怖襲擊,車臣連續不斷的襲擊徹底地激怒了俄羅斯人,俄羅斯人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向車臣地區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1999年12月,俄羅斯軍隊控制了大部分的車臣地區,並形成了對格羅茲尼的包圍。2000年,車臣武裝分子的防衛被徹底粉碎,主力被消滅。俄軍在全城範圍內圍捕殘餘的武裝分子。還用到精心設計的「捕狼陷阱」,但是沒有捉住罪魁禍首巴薩耶夫。
2001年1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全面從車臣撤軍,但是並沒有宣布車臣戰爭結束。大約1.5萬部隊駐守車臣。第二次車臣戰爭由此告一段落,但是只是表面上結束了。俄軍主力撤出戰場後,車臣武裝分子與駐軍展開了更為殘酷的游擊、暴恐襲擊,2004年5月,車臣共和國總統卡德羅夫也被炸身亡,直到2009年俄羅斯才基本掃清了游擊分子。車臣漸漸恢復了平靜。
在這次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拒不完全統計,大約有80000人在戰爭中死亡,其中大多數是車臣平民,俄軍傷亡也不小,傷亡了14000餘人。如果算上所有的車臣武裝衝突,數字將是驚人的。
其實車臣原本不屬於俄羅斯,也並非俄羅斯的聯邦國家。這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區,在沙俄時期,斯拉夫人(也就是俄羅斯人)以武力征服了車臣,但是他沒有征服車臣人的心,因為他們不懂「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的道理。一直奴役著車臣人,即使是最近,也沒有給車臣人應有的完全平等的地位,如果普京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車臣戰爭將永無休止,生靈還會塗炭。


※二戰時期德軍的閃電戰和蘇聯紅軍的人海戰術,誰更高明,誰又更強
※為何像韓國,日本這樣的富裕國家都沒有航母,印度反而是造了一艘
TAG:機智的小朋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