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再苦再難,也要陪伴!父母陪伴比800萬學區房更重要!

再苦再難,也要陪伴!父母陪伴比800萬學區房更重要!

家教智慧

你關心的教育問題,在這裡都能找到答案!






小慧說:

最近,小慧看了一檔綜藝《媽媽是超人》,其中女明星黃聖依與兒子安迪

的相處

疏離尷尬,無論她做什麼,孩子都是一副不配合的樣子。這使小慧再一次意識到,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過了這個有效期,你再想跟孩子親近都沒機會了!




家財萬貫,不如陪伴,再苦再難,也要陪伴!





1


恐慌的父母





最近,父母們都很恐慌,朋友圈裡層出不窮的爆款文章正在一遍又一遍打擊他們本已經很疲憊的心。




《對不起,爸爸媽媽給不了你800萬的學區房》這篇文章里,作者這樣寫道:




對不起,你咿呀學語蹣跚學步之時,媽媽爸爸沒有帶你去3w的早教班。




對不起,你適齡踏入幼兒園之時,媽媽爸爸沒有送你去8w的雙語。




對不起,當你即將入學之時,媽媽爸爸依然無法給你800w的學區房。



雖然給不起早教、雙語和學區房,但作者至少還有錢有閑陪孩子環遊世界,增長見識。而實際上,我們很多父母不僅僅出不起出國旅遊的錢,連陪伴孩子的時間都寥寥無幾,怎麼能不恐慌!




還有一篇爆文《月薪3萬也撐不起孩子的一個暑假》, 也引發熱議。




一位月薪3萬元的企業高管媽媽,最近卻連新衣服都不敢買,因為她給五年級的女兒細算了一筆暑期花銷的賬——美國遊學10天需要2萬元,請阿姨在家照顧孩子需5000元,為期一個月的鋼琴課需2000元,游泳班2000元,英語、奧數、作文培訓班6000元,各項花費加起來需3.5萬元。




這樣的家庭,肯定算得上中產階級了,卻依然在為培養孩子叫窮,叫我們這些「顯性貧困人口」可怎麼辦!




但是,有錢的家庭的孩子就一定幸福,一定好嗎?《媽媽是超人》節目中,老師問6歲的安迪,」你覺得最高興的一件事是什麼?跟爸媽一起做遊戲?還是吃了好吃的?「時,安迪茫然而沉默的樣子,刺痛了我們每個做父母的心。







到底,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應該怎麼樣去愛孩子,像我們這樣買不起學區房、也送不起孩子出國旅行的爸媽,我們的出路在哪裡?




2


陪伴是最長情的愛





去年六一兒童節的時候,我曾經幫幼兒園的老師做過一個收集小朋友的心愿的活動。孩子們的願望五花八門:「希望每天能跟媽媽一起去上班」、「希望爸爸周末陪我一起去動物園」、「希望媽媽能多陪陪我」······




讓我和其他老師都倍感驚訝的是,孩子們的願望幾乎都是圍繞著渴望父母的陪伴,而跟漂亮衣服、有趣的玩具這些物質需求無關。







然而在中國,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缺少父母陪伴的留守兒童真的是非常常見的現象。






  • 農村:




據婦聯的統計,中國農村的留守兒童至少有6102.55萬人,超過兒童總數的五分之一,數字高得驚人。




我媽媽在家鄉的寄宿學校當老師,學校里的孩子大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一年才回來一次,小一點的孩子壓根不記得父母長什麼樣。




有一個叫蓓蓓的女孩子,她媽媽通過我媽的手機給她打了個電話,女孩子高興得跟過年似的。差不多一學期過去了,她都還記得她媽媽那天說了些什麼話。




有一位五年級的

小孩說:「最羨慕的是那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最害怕聽的是《世上只有媽媽好》。」






  • 城市:




我們小區樓下有一個小花園,每天都有很多爺爺奶奶帶著小孫子孫女下來散步,一問:爸媽呢?還在上班。




很多孩子的爸媽早出晚歸,日常加班,連周末都跟孩子見不上面,說是把老人孩子接到身邊照顧享福,其實老人孩子還是孤單。




中國城市親子調查數據顯示:





七成中國父母沒時間陪孩子,僅30.32%的父母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全職父母的比例不到一成;




73.13%的父母會因為工作原因取消與孩子的約定,67.75%的孩子兒童由老人照顧,獨立照顧孩子的父母僅佔三分之一;




而且三分之二的兒童與手機、ipad為伴,僅五分之一的父母重視與孩子的情感溝通。




這些殘酷的數據告訴我們一個現實:哪怕父母就在跟前,我們的孩子,過得卻像孤兒。




3


陪伴是有有效期的





我有一個老同學姓邢,男性,這些年事業做得不錯,對孩子也大方,吃用都給最好的,還送了孩子去上雙語,唯獨忽略了跟妻子之間的關係,最後鬧到了要離婚的地步。老邢還很天真,認為孩子會選跟他,畢竟跟著自己吃香喝辣,跟著老婆啥都沒有。




結果孩子很堅定地決定跟他媽,說他媽不容易。


老邢怒了,覺得老婆賣慘拉攏孩子。




老婆說:「孩子那麼大了,是你拉攏得過來的嗎?你知道孩子幾點上學嗎?你知道孩子一年開幾次家長會嗎?你知道孩子吃啥穿啥嗎?」


老邢無言以對。




不要等到孩子都長大了,才想到,「哦,我應該多花點時間好好陪陪孩子。」有用嗎?不好意思,晚了,孩子已經不需要你的陪伴了。原因很簡單,你的陪伴已經過了有效期了。




陪伴孩子最好的時間就是0—12歲

這一期間,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就是無所不能的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存在,可以信賴、可以依靠、可以將一切託付。




這一時期卻也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以為給孩子吃好、喝好、用好,就是最大的責任,有意無意中,卻將最重要的陪伴拋之腦後。




孩子是最簡單最直接的,你跟他親,誰陪伴他的時間多,他就跟誰親,願意聽誰的話。




沒有得到有質量陪伴的孩子,在性格和心理上都容易出現缺陷:






  • 一、缺乏安全感




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總是缺乏

安全感

,他們心裡沒有根,感覺自己就像是在流浪。




他們會特別想有一個家,有些孩子會找年長的人草草結婚,因為這樣的人才能給他(她)安全感,給予他(她)所缺失的父母的愛,有些孩子遭到家暴也不願放棄家庭,家對他們的意義高於一切。






  • 二、沉默孤僻




孩子小時候的交流大多是跟父母完成的,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往往不善交流,不懂得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從而顯得沉默孤僻。




但是,當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噴薄爆發,跟人爭吵,顯得偏執和暴躁,不好相處。






  • 三、焦慮狂躁




這樣的孩子總是擔心被人拋棄,他們有的總是把自己偽裝得很乖巧,有的總在親近的人面前做出一些不好的事來考驗他們是否真的在乎自己。




敏感、焦慮、瘋狂,這都是小時候的經歷帶來的影響。






4


最優質的陪伴





我曾經向身邊一些朋友打聽,他們是怎麼樣教育孩子的。




其中有一位父親,他的女兒品學兼優,他告訴我,他從不管教孩子,只是在女兒寫作業的時候坐在女兒身邊,看書,看報,做自己的事情,也不給孩子壓力,只是悄無聲息的陪伴著她。




當孩子坐姿不規範的時候,他就悄悄提醒孩子抬頭,當孩子走神的時候,他就發出一點聲響讓孩子回神。讓孩子知道,爸爸一直在身邊陪著她,看著她,給孩子安全感,成為孩子心中的定海神針。




當孩子需要的時候,那就是父母最大限度發揮自己作用的時刻,這位父親說,他非常樂意陪伴孩子做手工、參與遊戲,他們一起合作給老師製作了精美的教師節禮物,女兒得到了老師的稱讚,從而也愛上了給家人朋友製作手工禮物。




而且,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在父母的熏陶下,女兒也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




《窮爸爸、富爸爸》中寫道:「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是的,對孩子而言,成功不是你賺了多厚的票子、也不是你買了多寬的房子,更不是你開上了多氣派的車子,而是,學校的門口會有你等待的身影,家裡的餐桌邊會有你的言笑晏晏。




奧巴馬在第一次競選總統期間,不無得意地說道:





「我未必是一個好總統,但我一定是個好父親,因為在長達21個月的競選時間裡,我從來沒有錯過一次女兒們的家長會。」




哪怕身為總統,奧巴馬也每天晚上都會和女兒們共進晚餐,並且耐心地回答孩子們的問題。




連總統都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難道你比美國總統還忙嗎?




 家財萬貫,不如陪伴,再苦再難,也要陪伴!




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高低貴賤,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即使我們工資不高、給不了孩子學區房、遊樂場和環遊世界,我們也不需要羞愧,不需要自責。


 


愛孩子,就給他最需要的---陪伴











記得關注我哦,跟小慧一起輕鬆育兒




商務合作:2260738918(QQ)


同感的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教智慧 的精彩文章:

孩子總是記不住單詞,我該怎麼辦?
工作太忙卻沒空陪孩子,你需要這樣做

TAG:家教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