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康熙是清朝第一個出生在北京的皇帝,他深受漢化影響,對於自己的接班人,早早就做了安排。按照漢人的嫡長制的原則,他將仁孝皇后赫舍里氏的兒子胤礽立為太子,苦心栽培,希望能夠繼承大統。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本來,胤礽在皇帝的細心安排下,進步非常快,口碑也非常好。但是,康熙在位的時間實在太長了,他所生的兒子又實在太多了。不知不覺之間,胤礽成為了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子,他心中也非常煩悶。要知道儲君和皇帝的關係是十分微妙的,做得太差,會被認為沒有能力,做得太好,會讓皇帝感覺威脅。

就在這個時候,康熙的眾多兒子也逐漸長大,他們之中很多人都野心勃勃,打倒太子之後,就可能君臨天下。所以,在康熙的晚年,就發生了「九子奪嫡」的宮廷鬥爭。

當時,誰也沒想到,最後的勝利者竟然是不聲不響的胤禛。他雖然是皇四子,但因為母親是地位較低的烏雅氏,沒有太大的影響力。更關鍵的是,胤禛本人還不得康熙皇帝的寵愛。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康熙三十六年(1698年)二月,康熙皇帝親征葛爾丹,皇太子坐鎮京師監國,一共有六位年紀較長的皇子隨駕,他們分別是皇長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五子、皇七子和皇八子。次年,葛爾丹被平滅,康熙心情極好,將隨行的皇子紛紛冊封,卻只將皇長子、皇三子封為郡王,其餘四子封為貝勒。

很多大臣建議將陪駕的幾位皇子一視同仁,都封王爵。康熙卻斷然拒絕,列舉了各自的缺點。他點名說四阿哥胤禛為人輕率,七阿哥為人魯鈍。

這對胤禛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羞辱,因為當時年滿20歲沒有封王的成年皇子就只有胤禛一人。皇七子胤祐為人確實魯鈍,那是因為他有嚴重的殘疾。康熙將胤禛與胤祐相提並論,明顯是瞧不起他。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十年之後,太子胤礽被廢,為了表明自己並非刻薄,康熙又集中冊封了一批皇子。這一次,年滿三十的皇四子胤禛被封為雍親王。這個封號的地位顯赫,然而在康熙皇帝的心目中,胤禛的分量並不重。他評價雍親王胤禛是「喜怒不定」。

這可不是什麼好話,如果要當皇帝,必須喜怒不形於色,也必須做到處亂不驚。哪怕是作為一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士大夫,也要做到舉止優雅,心靜如水。

這個評價可謂斷送了胤禛爭奪儲君之位的野心,他盡心儘力支持廢太子胤礽複位,成為死心塌地的太子黨成員。後來,胤礽也確實恢復了太子身份。不過,關於儲君和皇位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太子胤礽做法失當,再次失去了信任,被徹底打入冷宮。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雖然廢了太子,康熙卻沒有讓諸皇子替補上位,一直虛懸儲君之位。這時候,胤禛看到太子已經徹底無望,乾脆親自動手,直接進入了殘酷的九子奪嫡的過程。

當時最為炙手可熱的人選是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相比他們,胤禛並沒有太多優勢。但是,胤禛一方面表現出低調務實的作風,讓很多正直的大臣信服,另一方面,他韜光養晦,自稱「天下第一閑人」,與諸兄弟維持和氣,讓政敵沒有將他作為主要的競爭對手予以打擊。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更為重要的是,他在康熙面前表現誠孝,逐步贏得了老皇帝的好感。康熙六十年,皇帝病重,就是讓皇四子胤禛代他去天壇祭天,這其實就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皇子封爵、領兵都可以說是寵信、喜愛的表現,但代帝祭天,卻不是隨隨便便哪個皇子都能做的。

康熙在晚年,還召見胤禛,將他大大誇獎了一遍,不過有句話還是提到他年輕的時候「喜怒不定」。胤禛聽完之後,磕頭謝恩,卻仍然誠惶誠恐的向康熙解釋:「兒子年輕時,正如皇阿瑪所說,但這麼多年的磨礪,早就已經改正了。希望皇阿瑪不要記錄下來。」

面對這4個字的評價,雍正嚇得求饒,康熙說:只記在我心中

皇帝的身邊都有起居注郎記載他的一言一行,聽到胤禛這麼說,康熙也扭頭說道:「皇四子人品貴重,剛才所說的四個字,我很清楚,確實已經改正,不必記錄下來。」

其實這四個字,雍正一生恐怕都沒有改變,以後他的寵臣們,都深深體會到這一點。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戊戌變法中的張蔭恆:推薦康有為,高官死於變法唯一一人
他被賣給流寇,是南明最猛的大將,聽到皇帝駕崩吐血而死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