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奠基始於開國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那些事兒

奠基始於開國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那些事兒

原標題:奠基始於開國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那些事兒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何文光、郭朋、邢延侖 責任編輯:岳修宇



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六十年前的5月1日,也是一個鮮花盛開的日子,北京,天安門廣場,凝聚著革命先烈血與魂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式揭幕。六十年一甲子,在萬眾敬仰中,人民英雄紀念碑走過了一個個不同尋常的歷史年輪。現在,就讓我們把時針調回起點,去領略人民英雄紀念碑背後蘊藏著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坐落在天安門廣場中軸線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為何一反傳統,坐南朝北


在天安門廣場的中軸線上,自天安門城樓南牆向南約463米,矗立著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一座紀念碑——人民英雄紀念碑。它與北面的天安門、西面的人民大會堂、東面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南面的毛主席紀念堂一起,共同組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標誌性建築群,圍合起中國最大的公共政治活動空間。


棄扁就方,外形設計上打破傳統。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基佔地面積約3100平方米,碑高37.94米,由17000塊堅固美觀的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碑身正面最醒目的部位裝著一塊高14.4米、寬2.72米的巨大花崗石,上面刻著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關於碑身形狀,1953年3月,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從240多件設計方案中精選出矮而分散的典型設計、高而分散的典型設計、做成三座門的設計、矩形主柱式碑形等八種碑形設計方案。這些方案大體可以歸納成兩大類:一類是建築型設計方案,另一類是雕塑型設計方案。經過多次座談討論,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最後確定採用以突出毛澤東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為主題的四方體建設方案。


中國古代石碑起源於墓葬之用,原型多為木板狀扁平形態。石碑以南北為主立面,分為碑陽、碑陰,形狀是四方體的比較少見。「中國古碑都矮小郁沉,缺乏英雄氣概,必須予以革新。」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在上世紀50年代曾提出過一條著名的「中而新、西而新、中而古、西而古」的建築設計評價標準,他認為建築民族化不能等同於簡單復古,而是要推陳出新。人民英雄紀念碑四方體的碑型設計,正是他首先強調的「中而新」觀點的集中體現。天安門廣場南北長、東西短,人民英雄紀念碑如果只有南北兩面,東西過扁,必然會影響氣勢,也不利於東西方向觀眾觀瞻。因此,在保持中軸線上南北立面重要性的同時,有必要加寬紀念碑的東西立面,進而為紀念碑四面浮雕創作奠定建築基礎。


適度南移,建造位置與奠基位置並非一處。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閉幕前,毛澤東主席親自為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在全國政協關於興建紀念碑的決定中,確切地記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具體位置:「確定紀念碑建在廣場的北半部五星紅旗旗座之南,天安門與原中華門門洞的中軸線上,並與天安門和正陽門的距離大致相當。」後來有學者認為,當時奠基比較匆忙,並未顧及整個天安門廣場的建築空間布局,奠基位置距離天安門城樓和國旗旗杆過近,空間上略顯局促。1952年7月28日,針對設計建造上的爭論,中央又做出決定:「紀念碑位置不變,仍用原奠基基址。」


著名建築學家吳良鏞認為,實際上,紀念碑的奠基位置與建成位置並不在同一個地點,奠基時所選地點是象徵性的,施工時又沿中軸線向南移動了一些距離。梁思成曾就此事向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主任彭真做了彙報:「要不要向主席請示往南挪?」彭真當時回復說讓梁思成揣度自定即可。後來,經過慎重研究,最終由北京市規劃局敲定,把位置定在絨線衚衕東部路口。吳良鏞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建築設計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對當時臨機處置將紀念碑位置向南移動的細節十分清楚。2002年5月,吳良鏞回憶說:「由於紀念碑的奠基位置比較靠近天安門,在紀念碑施工前,梁思成先生決定向南移動一些距離。此事沒有在正式的會議上提出,也沒有請示,如果請示的話,會很麻煩。」


坐南朝北,朝向調整扭轉乾坤。人民英雄紀念碑主面朝北,背面朝南,和傳統石碑朝向正好相反。根據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資料記載,從1953年11月至1954年8月,在施工期間,人民英雄紀念碑仍然在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此時,設計方案仍將南立面圖標為正立面,將北立面圖標為背立面。1953年9月至10月間,建築工程學會有代表提出:「碑的正面一定朝南,但北面亦可做正面,毛主席的題字,南北都有,政協通過的碑文刻在東西兩側,否則毛主席在天安門檢閱,看到碑的背陰,不太好。」將毛主席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放在北面,將北面也作為主面,這條建議提的最早。另據當年參與紀念碑雕塑創作的雕塑家李禎祥回憶,「原來設計是正面朝南,已經施工了,有一年國慶檢閱,毛主席在天安門上說:『幹嘛廟門都朝南?』當時大石頭都已打好,要往上吊裝,就改為朝北。」


紀念碑朝向的調整,最直接的原因是紀念碑位置的南移。從規劃角度看,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位置直接決定了天安門廣場的大小與容量。自1949年10月l日開國大典起,群眾就形成了在廣場中心站隊的傳統。當時進入天安門廣場的群眾有30萬左右,為了儘可能多地容納遊行群眾,將紀念碑的位置相對南移並將朝向翻轉過來,是一個頗具前瞻性的決策。紀念碑朝向的改變,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傳統中軸線的衰落與長安街的東西貫通。在古代,國外來使與地方到京官員,都是從永定門開始,由南向北,經過正陽門、中華門到達天安門。自1911年辛亥革命起,天安門前的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即任由百姓出入,整個長安街東西大街貫通為一體。新中國建立以後,關閉了正陽門箭樓和前門,原有的南北交通軸線實際上已經被切斷,而長安街等東西方向的大街則成為了主幹道。


有學者說,人民英雄紀念碑被建在中軸線上並且正面朝北,正是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扭轉乾坤、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典型體現。這種朝向,對於天安門廣場後來的擴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碑心石荒料重320噸,車皮載重99噸,巨大的石頭是如何被裝上火車運往北京的


1953年,工人們搭建移動鐵軌,將石料從浮山採石場搬運至青島火車站。


按設計要求,紀念碑碑心石長應為14.4米,上部寬2.48米,下部寬2.72米,厚度0.6米。如此厚度,平放搬運,石料極有可能發生折斷。根據估算,為安全起見,荒料厚度需達3米才行,這樣荒料重量就將達到驚人的三四百噸。如此巨大的一整塊石材,工人們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進行開採、運輸、吊裝和加工的呢?


色澤質地勝出,打「悶炮」失敗,剝離荒料用了八個千斤頂。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是建碑最主要的一塊大石料。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對於材料的選擇非常嚴謹慎重。據吳良鏞回憶,當時從全國各地采來的碑心石樣,都被送到隸屬於清華大學的材料實驗室進行檢測,從質量、密度、耐酸、耐腐蝕性等方面全面比較衡量。最後,采自青島浮山的花崗石石樣因色澤、質地出眾而最終入選。1953年4月,數百名工匠在青島市郊浮山採石場開始了開採工作。一開始,當地老石匠主張選擇一塊平整岩體,在四周鑿上炮眼,然後埋上炸藥打「悶炮」。但經過幾次嘗試,效果都不理想。於是,工人們改換思路,在石料四周挖了個四米深的溝槽,再沿溝槽鑿上幾十個對稱的楔子眼兒。然後,再在石料的兩個長邊對稱鑿出八個窩龕,在每個窩龕里放上起重量為200噸的千斤頂。採掘時,由石匠手持大鎚將鐵楔子插入到楔子眼兒里,四面同時發力捶打,八個千斤頂也一起壓足了力量……經過三個月的開採,石料按預定方案從岩體分離。這塊石料,長15.3米,寬3.55米,厚2.1米,重達320噸。專家查看後認為,開出的荒料很好,符合紀念碑的建造要求。


兩次「瘦身」外加移動鐵軌,34天後碑心石被「請」到青島火車站。浮山採石場距青島火車站約有30公里路程,大部為丘陵地形,中間要經過四個村莊、一個山嶺和十幾處橋樑。工人們最初打算修一條臨時重軌鐵路,直達石料開採處,但這又談何容易?當時國家剛剛建立,百廢待興,鐵路的選線、路基、橋樑建設等各種條件都不允許。


為便於轉運,施工人員就地對這塊荒料進行了第一次加工。主要是將石料上面做平,減輕重量。加工後,石料重量減為280噸。施工人員又對石料進行清洗,確保石頭上沒有縫隙。為把這塊巨石順利運下山,他們在巨石下面鋪上枕木和鐵軌,並用六組大滑輪將大石料從開採地點緩緩下放到半山腰。在半山腰較為寬闊的平地上,工人們對大石料進行了第二次加工。加工後,石料長14.7米,寬2.92米,中間厚1.0米,兩邊厚0.8米,重量為103噸。兩邊略薄,中間略厚,這樣碑心石的大致模樣就出來了。接著,他們又用千斤頂將大石料放置在一個6噸重的卷揚機鋼骨架上,沿搬運路線鋪設一個移動「鐵軌」,以松木作枕木,上面再滿滿地鋪上一層鋼管,又在鋼管上墊上了四根大方木,方木上再鋪一層鋼板和一層木板,用推土機在鐵軌前牽引滑輪組鋼索前進。遇到小橋或溝溝坎坎時,下墊木垛填實。每前進一段距離,再把後面的枕木移到最前面。這樣下來,運輸速度很慢,中間還不得不拆掉阻擋前進的五間民房,速度一天還不到1公里,30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34天。經過兩次「瘦身」和一路「折騰」,這塊大石料終於被「請」到了青島火車站。


裝車、運輸、加工、吊裝、刻字,步步都是難題。到達青島火車站後,裝載工作又碰到了難題:負責運送石料的火車車皮,額定載質量為90噸,按照可超載10%計算,其最大允許裝載質量為99噸。這在當時來講,已經是全國額定載質量最大的火車車皮了。拉不了這塊103噸的大石料,怎麼辦?經多方商量,大家決定在火車站就地對石料再進行一次加工,目的只有一個——減輕重量。經過幾天加工,石料的中間厚度改為87厘米,兩端厚度改為79厘米,重量被減到94噸。這樣,經過三次「瘦身」,在甩掉了三分之二強的「體重」後,這個龐然大物才被裝上火車。為防止運輸途中折斷,火車只能以直線20公里/小時、彎道及進站1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1953年10月16日,這塊大石料被史詩般地安全運抵北京。


石料就位後,需要將其側立進行加工。工人們首先用厚木料包住石料,用鐵夾箍緊,然後再按預定厚度0.6米進行加工,並將其成功「瘦身」到60噸。但60噸的重量仍然不輕,依照當時條件,把這麼重的石頭安全吊起20多米高並順利安裝到碑身上,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經諮詢專家,工人們用相同的石料建造了一個小型的碑心石和小型的碑體。經多次模擬實驗,在確保萬無一失後,最終制定了安裝方案:利用滑輪原理,將紀念碑內部的混凝土方筒直接作為起重支柱,使用卷揚機進行吊裝。6個小時後,在工人們小心翼翼的操作下,碑心石準確就位。


紀念碑其它部分的選材也頗具匠心。浮雕、欄杆石采自北京房山的漢白玉礦,月檯面用山東泰山的灰綠花崗石,散水系周口店花崗石,甫道為昌平微黃花崗石,各種石料質地色澤既統一又有細緻變化。石料的加工也十分精細,楞角、邊線、弧面、花紋、卷邊等都經嚴格檢查,工藝嚴謹精緻。因為碑面為弧形,碑身下寬上窄,所以碑身各層、各段的砌塊都不一樣,花崗石小的幾百公斤,大的八九噸,安裝時需「對號入座」、有條不紊。


碑上刻字、鑲金是在碑心石被安裝好以後進行的。當初,毛主席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寫在了信紙上,每個字只有兩寸左右大小。把字刻到碑心石上,首先需要放大20倍,光一個「永」字就需要有兩米多高。經過幾天幾夜的奮戰,總參測繪局的同志用幻燈投影機完成了題詞放大的任務。把字往花崗石上刻時,又遇到了問題:石頭又硬又脆,一刻就崩。有書法家建議用膠皮蓋住碑體,將鏨刻部位的膠皮挖掉,形成陰文軟廊,然後再用高壓噴槍噴射礦砂「打」字。然後以「字」為胎,採用鎏金工藝做成金字鑲嵌進去,再用放大鏡檢查有無砂眼,最後用瑪瑙打磨,確定沒有瑕疵。

經過不懈努力,莊嚴肅穆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終於建成了。這座凝聚著廣大工人群眾智慧、心血和汗水的高大紀念碑,成為了天安門廣場上的標誌性建築,成為了人民緬懷先烈的崇高地方。


1949年奠基,1958年竣工,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設為何用了九年



1956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的幹部們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中)前合影留念。


人民英雄紀念碑從1949年奠基到1958年建成,整個籌備設計建造過程歷時九個年頭方畢其功,其中緣由值得探究。


全國選調,設立機構,籌備工作歷時三年。紀念碑的興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籌備設計階段,從1949年9月奠基至1952年5月曆時兩年多;第二個階段為施工建設階段,從1952年5月至1958年4月曆時近六年。1952年5月10日,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正式成立,由全國17個單位派出代表組成。該委員會主任由彭真同志擔任,副主任由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同志和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擔任。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負責紀念碑的建築設計、浮雕創作以及工程施工,具體行政事務由北京市政府秘書長薛子正同志負責。


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下設四個專門委員會,分別是:施工委員會。委員有鄭孝燮、劉導楠、鍾森、張象褪、吳柳生。建築設計專門委員會。委員有庄俊、楊廷寶、鄭振鐸、張搏、朱兆雪、趙政之、林徽因、莫宗江、吳良鏞、王朝聞、陳占祥。梁思成為召集人。薛子正、吳華慶、梁思敬列席。結構設計專門委員會。委員有楊寬麟、陳致中、陳梁生、茅以升、蔡方陰、林詩伯、陳志德、卞維德、王明之。召集人為朱兆雪。雕畫史料編審委員會。委員有范文瀾、劉大年、榮孟源、鄭振鐸、王冶秋、江豐、王朝聞、陳沂、繆楚黃、裴桐。召集人為范文瀾。在以後的工作中,建築設計專門委員會、雕畫史料編審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和浮雕題材進行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充分醞釀,發揚民主,碑頂設計耗時兩年。人民英雄紀念碑從構想到設計施工,受到了國家領導人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1949年10月8日,中央美術學院滑田友教授在一封給北京市建設局的信中,提出了紀念碑設計的四個原則:一要人民一望就懂;二要適合場所;三要具有共通性;四要人民在集會時可以看見。關於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造,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共徵集到240多件各種形式的設計方案和修改方案。經過反覆研究,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選出了「高聳的炬形立柱」等三個方案,做成了1∶5的大模型,在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奠基處陳列,廣泛徵求全國人民的意見。在有關虎門銷煙、金田起義等兩幅作品的浮雕設計中,有林則徐與洪秀全的形象。毛澤東主席反對突出個人,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人」。在後來的設計中,這些構思得到修改,突出了人民群眾的形象。


碑頂設計最為困難,也是爭論最多的部分。1952年7、8月間,文化部副部長鄭振鐸拍板決定,對碑頂暫作保留,碑身以下全部定案,開始基礎設計和施工。1952年至1954年,建築師和雕刻家就碑頂形式展開爭論,紀念碑施工進展緩慢。建築師多主張用建築頂,雕刻家主張用群像頂。反對建築頂的認為,「大屋頂」的形象太過古老;反對群像頂的認為,在40米左右的高度無論遠近都看不清楚雕像。1954年11月6日,梁思成出席了由彭真主持的北京市政府會議,彭真明確指示碑頂採用「建築頂」。這種「建築頂」設計保證了紀念碑造型的雄偉簡潔、莊嚴質樸,有別於西方紀念碑和中國傳統石碑的碑頂造型,具有東方美學的意蘊。


練兵兩年、雕刻三年,五年之功匠心獨運。考慮到銅鑄後期可能發黑,玷污下部石塊,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採用的是石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分,鑲嵌有10塊漢白玉浮雕,172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每個人物都與真人大小相仿,但面貌、性格和姿態等又各不相同。工匠們先進行泥塑,滿意後再把泥塑形象雕刻在石料上。1952年,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開始在全國招募雕刻工匠。這些技術精湛的雕刻工匠經單位推薦和嚴格考核後,才參與到紀念碑的雕刻工作之中。由於雕刻要求比較高,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從1953年到1955年用了大約兩年時間來培訓雕刻工匠。1955年後,雕刻組的100多名成員才正式進行雕刻。據著名雕塑家傅天仇回憶,紀念碑浮雕的雕刻工作在工程過半時曾停工三天,專門組織數萬人提意見。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即便組織數萬人在互聯網上進行觀摩,提出意見,然後匯總歸納,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秉持嚴謹細緻、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雕刻工作持續了近三年時間,直到1958年才全部完成,加上前面用於培訓的兩年時間,雕刻工作總共歷時五年。

另外,正如上面所述,人民英雄紀念碑石料的采、運、雕,每一步都困難重重。僅碑心石採運一項就耗時七個半月,前後共有七千餘名工作人員參與其中,沿途還有不少公安幹警和民兵護送。這在當時,人力、物力和技術條件己接近極限。


千呼萬喚始出來。1958年5月1日,耗時九個年頭,人民英雄紀念碑終於正式揭幕。儘管機構籌建、方案設計、石料採運和施工雕刻等項工作並不完全是按時間先後順序依次進行的,不可以用簡單疊加的辦法來計算耗時總長,但考慮到當時從中央到北京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充分發揚民主、穩妥慎重施工,以及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和設計組織施工經驗不足等原因,耗時九年也在情理之中。


10月1日建國,9月30日奠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奠基為何始於開國前



在下層大須彌座束腰部分四周,鑲嵌著8塊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和2塊裝飾浮雕,浮雕上革命先烈的形象栩栩如生。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新中國建立後第一個由國家興建的大型紀念碑,也是新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大型紀念工程之一。除本身所體現出來的突出的革命性外,還具有廣泛的人民性、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時代特徵,代表了新中國紀念性建築與雕塑藝術的最高水平。


奠基始於開國前。建國的前一天,1949年9月30日,也就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行的最後一天,會議進行了兩項選舉:一是選舉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二是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員。同時,會議通過了興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決議。傍晚,在大會工作人員緊張計票的同時,大會全體代表六、七百人,乘車直奔天安門廣場。下午6時,由毛澤東率領全體委員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奠基典禮。周恩來在紀念碑奠基典禮上致辭:「我們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為號召人民紀念死者,鼓舞生者,特決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建立一個……」周恩來致辭後,全體脫帽默哀,隨後毛澤東宣讀了紀念碑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1840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藝術成就堪為國之象徵。作為新中國的象徵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浮雕創作與工程施工,在突出八字碑文這一明確思想的指導下,互相呼應,互相協調,取得了政治內容表達與藝術形式創新的完美統一,取得了碑形建築與浮雕創作的完美統一,取得了紀念碑與天安門廣場和周圍建築景觀的完美統一,取得了紀念碑審美功能與實用功能的完美統一,充分體現出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為綜合性公共藝術的整體魅力。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浮雕創作不僅是20世紀中國近現代藝術作品中最具有歷史性和藝術性的代表作,而且使建國後中國的雕塑藝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峰。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有這樣的評價:「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築設計,……重要性自不待說,單就其設計成就與所達到的境地來說,作為新中國的象徵當之無愧,是中國人民引以為自豪的。」


豐碑祭奠人民英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建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有著重大的政治象徵意義。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過程中,大量使用北京房山地區的漢白玉,不僅僅是因為其取材便利、材質精良,更重要的是漢白玉所體現出的革命先烈那種純潔堅定的革命信念。國家尚未正式建立,國家領導人選舉尚在計票之中,共和國的第一代領導人首先想到的是,要為在歷次人民戰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建造一座紀念豐碑,並於1949年9月30日開國的前一天舉行奠基典禮,表明中國共產黨和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先烈功勛,繼承先烈遺志,完成先烈未竟事業,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紀念人民英雄的石碑被建立在極具政治意義的中軸線上,象徵著人民才是新中國真正的奠基者,是國家的真正主人。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經表決,通過了《關於烈士紀念日的決定(草案)》,以法律形式將9月30日設立為中國烈士紀念日,並規定每年國家舉行紀念烈士活動。先有烈士紀念日,後有共和國國慶日,其中蘊含的政治意義不言自明。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正式揭幕六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寫這座建築,不僅僅是為了研究其獨特而高超的建築和雕刻藝術,更是為了通過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研究與宣傳,對那些為國捐軀的人民英雄們表達我們最為崇高的景仰和最為真摯的敬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軍報評論堅決擁護和支持深化國家機構改革
軍史縱橫談:戰爭是人類歷史「客廳里的大象」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