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報告 中信建投通信

深度報告 中信建投通信

今天早上看到朋友圈機智雲副總邢雁轉的中信建投通信的深度報告,這個報告總體感覺是非常有價值的,但物聯網是技術、產業、生態的融合,而這個報告的側重點在通信行業,某些結論在通信行業內是正確的,但放到產業層次,某些觀點是不全面的。

點評:2018年物聯網的發展趨勢是確定的,很多物聯網的應用已經爆發過,只不過這些應用基於物聯網技術,更多的體現產業特性,應用的名字已經以產業命名而不再被稱為物聯網而已。

案例:共享單車是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現在很多投資人更願意將共享單車歸屬於移動互聯網應用,但是沒有定位(位置感知),沒有智能鎖,共享單車如何實現?

一個現象:行業沒有成熟的時候,技術瓶頸一直被關注,所以在沒成熟的領域,被稱為物聯網行業,行業一旦成熟,這個應用又以行業命名。

所以這個副標題,不確定中尋找確定,這個不確定從何而來?

點評:這個報告還是通訊行業視角,所以看到的是物聯網的連接數的增長。但是2017年的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都是熱點,嚴格意義上說物聯網最終創造巨大的價值需要人工智慧,所有設備聯網後對應著實體的數字化模型,從而形成數字經濟,等等都與物聯網相關。

一個問題: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到底是什麼關係?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的邊界在哪裡?

如果移動互聯網與物聯網的邊界分不清楚的話,以移動互聯網的趨勢看物聯網的趨勢的價值就不大。

點評:到了2018年,巨頭退出這個風險基本已經不存在了。年初阿里高調宣布進入物聯網領域,其實只是營銷的噱頭,阿里很早就已經布局物聯網,現在高調宣傳,說明這個方向是經過驗證後明確的發展方向。如果巨頭退出,只可能是這個巨頭失敗了,會在物聯網領域出現新的巨頭。

其實騰訊很早就布局物聯網,QQ物聯,微信物聯都是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我知道的消息是當騰訊的物聯網應用驗證後,馬化騰也會為物聯網站台。

我的結論:從物聯網領域退出的巨頭,將不再是巨頭。

點評:毫無疑問,這個報告帶有明顯的通訊行業的思路。

一個問題:到底是物聯網屬於互聯網,還是互聯網屬於物聯網?

物聯網的概念、內涵一直都不是清晰的,說不清楚、差不多都歸到物聯網概念上。

我一直想對互聯網、物聯網之間的包含關係做一個闡述,這會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限於篇幅,以後專門寫文章討論。

點評:粗看廣義物聯網涉及的八個環節,又是從通訊維度看的。而且這八個環節的範疇並不明確。晶元只是感測器和通訊中應用嗎?CPU,GPU都是晶元,所以這八個環節是值得討論的。

點評:這四個層次又是從通信維度看的,如果從軟體維度看,應用層也可以分很多層。

點評:我認為物聯網發展,最重要的是需求拉動,而這個報告把需求拉動歸到終極驅動力,我是非常贊同的。

我的觀點裡,技術一直都是需求驅動的制約因素;而在一些關鍵技術瓶頸突破後,會形成一個技術與需求快速迭代的過程,這個過程行業會快速發展。讓人感覺是技術驅動。

而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通訊技術快速發展,其核心是雲計算技術的發展突破了計算、存儲的限制,激活了對大數據、人工智慧,通訊技術的需求,進一步促發技術快速發展。物聯網正處於關鍵技術突破之後,需求與技術之間快速迭代的過程。

點評:國發40號文,促進信息消費,是更重要的物聯網發展的政策推手。這個政策不應該被忽略。

點評:雲管端是傳統通訊行業的說法。物聯網越來越融合,還分得清楚雲管端嗎?

當生態成熟了,就沒有雲管端的概念了!雲管端將被平台取代!

點評:這一輪的人工智慧熱,是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突破後形成的,所以認同物聯網將會在大數據、雲計算、通訊技術的交織中前進。

但我一直都主張,技術一直都是物聯網發展的瓶頸和阻礙;現在處於關鍵技術突破期,會看到新技術的井噴。

點評:NB-IOT概念源自遠程抄表的痛點,為了解決這個痛點而提出來的新的通信協議,並由此促發的通信行業的新機會。

新技術實際上是需求推動的。

點評:工業已經有非常成功的典型應用(重型機械行業);C端也不僅僅是培育了,其實GPS這種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已經非常普及了,而且衍生出豐富的應用了。外賣業務、快遞業務物聯網的應用非常普及了。

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物聯網了,只不過漸漸發生的事情不被關注而已。

點評:物聯網的範疇未明確,所以這個結論是比較偏的。

其實移動互聯網很多應用都是物聯網應用,手機的位置感測器,陀螺儀、加速感測器已經在手機上,當將手機橫屏的時候,顯示自動調整,就是非常典型的物聯網應用,這個產品體驗還差嗎?

通過手機計步功能,手機定位功能都已經做到用戶體驗很好了。

點評:2B的發展,要從邊緣地帶觀察。產業互聯網以物聯網為基礎,已經有很多平台了,菜鳥網路就是典型的物聯網應用。

點評:2C物聯網應用的發展需要接近用戶端的服務機構推動。

點評:感覺二級市場也很熱!快速發展的壟斷行業,競爭是非常激烈的,行業洗牌是常態。在行業龍頭確立後,行業才會瓶頸,而那個階段物聯網的格局已定後,意味著行業成熟。

點評:這個類比與我CHIP方法的歷史方法和架構方法非常類似!比較的維度還可以增加!

點評:GPS屬於典型的物聯網應用,其發展應該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同步;RFID也是物聯網技術,基於RFID的應用似乎還早於移動互聯網行業。

點評:感覺這裡很多觀點與我做的NB-IOT激活物聯網市場的很多觀點很類似。

點評:物聯網會一個行業一個行業的爆發,很多行業不用到202X年,現在已經爆發了。智慧物流、共享單車等等就是典型案例。

點評:連接階段的連接量,與爆發階段的連接量相比,將是數量級的差別。我認為對未來連接數輛的估計,還是太保守了。

點評:物聯網是按行業份步成熟的,不過物聯網會是一個苦逼的行業,行業不成熟的時候,藉助物聯網的熱度;行業一旦發展成熟,這個行業就不再叫物聯網行業了。

下面是關於投資建議的PPT,其實每一家的觀點都不全面,無法一一點評。不過每一家其實都有更大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永碩 的精彩文章:

未來10年設計師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嗎?
OPC UA TSN對於物聯網的意義

TAG:許永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