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匈奴的秘密(長篇大坑,小心勿入)

匈奴的秘密(長篇大坑,小心勿入)

前言:本文儘可能以史實為主,但由於史料的欠缺,整體上還屬於野史,僅供客官一笑哦。其實,我主業只是賣番茄紅素的,寫作是業餘愛好。閱讀本文前,可參看下文:

北方的狼(長篇大坑,小心勿入)

那些壞人,你都熟悉的……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里的匈奴人,下同

A、匈奴是誰?

談歷史,匈奴是繞不過去的坎。那麼,匈奴是誰?匈奴從哪來?匈奴去哪了?

這個方面,太史公司馬遷最有發言權,他小舅子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後,導致他被判刑割了小JJ。痛定思痛,經過他的研究後,他得以知己知彼,發現匈奴其實也是華夏子孫,是華夏子孫的游牧分支。

當然,有的國家比如某蒙國不認可;但是他們拿不出證據。無論是打官司、講道理,都需要證據;這方面我們大大的有優勢,司馬遷留下的白紙黑字寫到:中國自古以來有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等少數民族,而匈奴就是西戎的一部分。

司馬遷說,在我國西部和北部住著西戎,其中和漢人雜居最久、關係最密切的一部分,在堯時代被稱為獯粥,即匈奴的爺爺輩祖先。獯粥的大本營位於現陝西一帶,其餘分居在現山西、京津冀等地。在華夏民族的偉大英雄黃帝征戰四方時,獯粥接連戰敗,在最後的決戰———涿鹿之野戰役中,獯粥、三苗等部落的共同領袖蚩尤被擒殺,炎黃部落獲得最終勝利。

當歷史進入到夏朝最後一任國王夏桀時候,他的小老婆生了一個兒子,起名淳維。淳維受到後媽妹喜的虐待。為避免被害,加上正在進行的商滅夏戰爭,淳維懷著家仇國恨,帶著親友和部下一路逃奔、進入黃河以北的茫茫荒漠中,融合在獯粥等部落里。

多年後,淳維後人的部落慢慢發展起來,成為北方各部落的統稱:獫狁,即匈奴的爸爸輩祖先。呂思勉《中國史》說,獫狁,這倆字是合音,有時被漢人簡稱為混,久而久之寫作胡。這些部落「時大時小,別散分離」;是「各分散居溪谷,自幼軍長,往往而聚者百有餘,然莫能相一」。每到秋季馬肥時,獫狁就集合起來成群結隊敲打漢人:「來時縱鐵蹄,去時掠士女」。

當時住在陝西一帶的漢人國家,是隸屬於商朝的諸侯——周。周和獫狁展開了長達幾百年的戰爭,雙方互有勝敗。比如,在太王亶父時候,周戰敗撤退到岐山;比如,周武王時候,把獫狁趕到陝北。

雙方的決戰發生在公元前782年:為討得小老婆褒姒的歡心,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所謂人作孽不可活,周幽王被自己作死後,獫狁順勢攻佔周朝首都以及涇河、渭河等地。距離現在的西安約46公里的涇陽縣,就是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的故事發生地,成為獫狁的王庭所在地。

周朝被迫遷都,從現在的西安遷到現在的洛陽;從此,西周結束,東周開始。被獫狁佔領的陝西一帶,東周賞賜給了長期為國家飼養戰馬的隸屬部落—秦。言下之意是說:給你一張口頭支票,你靠實力去搶吧。

B,初戰

秦史就是一部奮鬥史,秦的祖先世世代代為國家養馬,比如伯樂就是秦部落的一個養馬人才。秦部落不僅僅只想養出千里馬、以及識馬的伯樂,他們有著埋藏在心底的更大野心,那就是搜盡天下人才、為他們所用。

烽火戲諸侯後的第4年,秦正式登上歷史大舞台,秦大大秦庄公誓師出征,北征獫狁。但,《西遊記》證實了一個真理:凡要成功者,都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首次露面的秦庄公在戰鬥中光榮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總有一死,秦庄公沒有死於鴻毛(酒),他是戰死的;他死得重如泰山,成為秦的第一代烈士。

秦襄公繼位,把國都遷到現在的陝西隴縣。隴縣,最有名的是關山草原,這是全國的戰馬基地,也是秦的根據地。利用這一天然優勢,秦從此步入快車道,很快就兵強馬壯。央視《動物世界》告訴我們,道義從來都是良心的偶爾發現,弱肉強食才是永恆的存在。12年後,實力強大的秦再次出手了。不幸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秦襄公病死在出征路上。

經過子孫數代相傳後,國君輪到了秦穆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繼位後,徵集天下英才,擁有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孫支、由余等政治家,在這些人才的管理下,秦日益強大,接連消滅12個國家,其中包括獫狁建立的8國。從此,陝西境內的獫狁部落被征服,慢慢成為秦人;被消滅的這些獫狁國家,也成為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現山西、河北、河南、京津冀一帶的獫狁的其他部落,也先後被併入中原國家。比如,位於現陝西、山西等地的白狄、皋落、廧咎如、甲氏、留吁、潞氏、鐸辰等國,被晉國吞併。戰國時代的趙國先後消滅獫狁建立的肥、鼓、中山等國。

再加上東周、燕等中原國家的征討,華北一帶的獫狁幾乎被消滅一空,很少再見到了。被征服地區的游牧民逐漸漢化,由游牧生活走向定居的農牧生活,與中原人長期雜居,相互通婚和貿易。慢慢地,與中原人融為一體,無所區別了。

在戰爭之初,因為是在平原地帶,中原人佔據著絕對優勢。面對中原人的怒吼,獫狁人都會抖三抖;面對武裝到牙齒、乘著戰車橫衝直撞的中原士兵,面對中原士兵的刀槍盔甲,獫狁傻眼了:他們的武器除了刀箭、甚至還有木棍。他們質量低劣的刀劍、或者棍棒砸到中原人的頭盔上,斷了;刺到盔甲上,折了。

而中原士兵的刀砍戟刺,次次都會讓穿著羊皮襖或者光屁股的獫狁人要麼缺胳膊、要麼少條腿、要麼一命嗚呼。尤其是戰車,猶如現代的重型坦克,撞死軋死的獫狁人不計其數。不僅僅如此,飛速前進的車輪上還安裝著長柄雙刃刀,它們如同絞肉機一樣,將阻攔者切割成數段。

C、逃、逃、逃,一路往北

反動派一向是不甘心失敗的,獫狁也是這樣。面對中原人的征伐,他們中的一部分逃入山區,依靠戰馬的高機動性,對中原人展開慘烈和無情的報復。這群可怖的人經常會割下對手的頭,挖空後用作喝酒時的大酒杯。一般做法是用牛皮包裹住這種酒杯;有錢人還會在酒杯的內壁鍍上黃金。

戰爭是殘酷的,獫狁常年不斷的大規模南侵,殺死中原人,搶走中原人的糧食、財物,乃至擄掠人口做奴隸。一時間,北方大地處處是鮮血,處處是白骨。

出於自衛,中原人開始修建長城,防備獫狁神出鬼沒的偷襲。劃重點:長城不是防備後代的匈奴帝國、也不是防備突厥帝國、甚至蒙古帝國的,長城是防不住這些大帝國的。長城的真實作用,是用來防備這些小部落的突然襲擊的。後世所謂的萬里長城的作用,實際是誇大和傳說化了。

為主動進攻,戰國之一的趙國決定「師夷長技以制夷」,開始穿胡服練騎射。為什麼要穿胡服?因為當時中原人穿的都是桶裙,騎到馬上,一個上午就把蛋蛋給磨壞了,就不能生兒育女了。而獫狁因為穿褲子,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軍事改革後,趙國勢力雄起,尤其是名將李牧更是暴打獫狁。李牧先是假裝示弱,數年後,他擺出一個請君入甕的奇陣,張開左右兩翼進行包抄,一舉消滅10多萬獫狁騎兵,全殲兩個部落,迫使一個部落投降。此後10多年,獫狁不敢靠近中原。

但,作為游牧民族,因為生產力低下,許多物資無法自己生產,比如鐵器,比如茶葉。他們必須依靠搶劫才能生存;否則,一旦有個天災人禍,他們立刻就會面臨人畜的大批死亡。所以,當他們再次強大起來,必須要依靠搶劫來維持生活、生存。

李牧死,趙國亡,秦國一統全國。秦始皇天天吃仙丹,精力無限好,女人已經不能讓他滿足了。他耐不住寂寞,於公元前214年命令蒙恬帶兵30萬繼續往北,攻打位於河套一帶的獫狁部落。兩軍相逢實力強者勝;秦軍很強,尤其是配備新式武器的秦軍,很快就會讓獫狁終生難忘。

黃河北岸,一場生死戰開始了。面對以步兵為主的秦軍,獫狁騎兵吼叫著發動了一波波衝鋒。讓他們萬萬想不到的是,天突然暗下來;他們抬頭看去,只看見隨著尖銳的嘶鳴聲落下來漫天箭雨;獫狁的人馬應聲撲倒,鮮血染紅了黃河。

這件新武器就是:弩。這是中原人當時最先進的武器。它們被裝在重裝戰車上不間斷的發射著,其效果如同今天的地毯式轟炸。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沒有。獫狁這個部落被打得稀里嘩啦,哭喊著向北、向北逃命。

秦在佔領的新土地上設置44個縣;並增修長城,西起甘肅,東至東北,以防禦這些游牧民的偷襲,這就是萬里長城的由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15英寸等雨線也就此形成,向北因為降水的緣故只能游牧逐水草而居,向南則可以農耕定居;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因為其生產生活方式的不同,最終形成兩種截然不同之制度文化。

最終,被秦軍打敗的這個部落流落到現在的內蒙、甘肅、山西等地。他們打不過秦,但他們在首領頭曼單于的帶領下,卻往東、往西、往北征服了其他獫狁各部落,組建起北方第一個統一的汗國,這個新汗國沿用了這個部落的名字——匈奴。

根據這些文獻,我們由此得出一個結論:漢人和匈奴(即獯粥、獫狁)都是華夏子孫,但又分屬於華夏漢族和華夏匈奴族。世上本沒有匈奴,從這一天開始,因為喊的人多了,匈奴就慢慢成其為匈奴了。別逼我,否則我偉大起來,一發不可收拾。匈奴用自己的實踐證明了被逼到無路可退的時候,人的潛能會是無限的。

匈奴人是天生的戰士。他們幾乎每天都騎在馬上;馬,成為他們最好的武器。雖然也生活在牧區,但我直到20歲才搖搖晃晃騎了有限的幾次馬。而我所見到的游牧民孩子,基本都是出生後就生活在馬背上,即使是一歲孩子也能穩坐馬背飛速奔跑,對於他們來說這幾乎是本能。

在古代,馬如同現在的坦克;面對徒步的漢人,馬背上的匈奴人具有碾壓般的優勢。每年的春夏季節,他們以放牧牛羊、狩獵、或者少量農耕為生;秋冬季節,其主業就是四處搶劫,特別是遇到雪災什麼的,整個民族無論男女立即變身馬匪,人數眾多的漢人由此成為他們的首搶目標。

D,強大的匈奴

飽暖思淫慾,家有餘糧後的頭曼娶了一個小老婆,小老婆生了一個兒子。小老婆想讓親生兒子繼位做老大。可是,頭曼的原配已經有一個成年兒子冒頓,正眼巴巴地期待著他爸爸的座椅呢!

這自然難不倒小老婆,在和老公一夜纏綿後,她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讓冒頓去老對手月氏國做人質,然後派兵攻打月氏國;月氏國惱怒下殺死冒頓,她兒子就可以繼承全部家產。

英雄難過美人關,頭曼被枕頭風吹得暈頭轉向、一口答應了。冒頓前腳去,匈奴兵後腳就打上門來;月氏國要殺冒頓。但,冒頓逃了!他偷了一匹馬,穿越荒無人煙的沙漠、戈壁,逃回來了。我冒頓又回來了,我冒頓想明白了:既然來到這世上,我就再不打算活著回去!!此時的冒頓心腸如鐵,再沒有任何人和事能讓他動情。

死裡逃生的冒頓製造出一種響箭,他規定:他射往哪裡,部下也要射往哪裡;違反者一律斬首。如,他先後射往自己的戰馬和老婆,有部下不敢射擊者,都被他砍了頭。為保住吃飯的傢伙,他的部下從此對他服服帖帖。

有一次,他把響箭射向他爸爸,部下們也隨之射出成千上萬支箭矢。頭曼、這位匈奴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英雄,就這樣成為一隻大刺蝟,翹了。在這一天被殺死的,還有頭曼的小老婆和他倆的兒子、以及其他不聽話的全部官員。

冒頓成為新單于,歷盡劫難終成大英雄的他,開始了其波瀾壯闊的一生征戰:往東打敗和吞併東胡,佔領東北;往西打敗月氏等20餘國,到達帕米爾高原;往北佔領貝加爾湖;往南收復了老家河套地區。此時的匈奴擁有「控弦之士」30多萬,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這也是匈奴的全盛時期。

冒頓還設立了官員制度,在他之下是左、右賢王,其他官員從高到低依次為: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然後是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匈奴的官職里沒有文官,都是軍銜。

匈奴視領土為國家根本;這驅使著他們不斷地向周圍開疆拓土。單于通過分封制,把所有領土像「分家產一樣」分成四大區域,封自己子弟為王駐守管理。取得管理權的四大封王,對領地內進行再分封。以此類推,如千夫長、百夫長、十夫長、家族長,直到分封到每一家。最底層的是普通牧民,他們通過家族長獲得土地。

匈奴的各級官員之間都有明確的政治、經濟上的等級隸屬關係,形成了完備的分層等級制。逐層逐級劃定封地也使政權內的領土在四大區域之間、各區域內部都有比較明確的界限。

但整體上,匈奴仍然很落後,尤其是戰爭和災害等使得男性損失過大。為繁衍更多後代,他們保留著父親死後、由兒子繼承後媽,或者哥哥死後、由弟弟繼承嫂子的習慣。在他們眼裡,女人是生孩子的戰略武器;一個也不能浪費。

E、匈奴的光榮

秦始皇去世後,在胡亥的瞎折騰下,秦末大起義打得如火如荼,駐守河套地區的秦軍調回中原參與內戰。內戰結束後,在中原廢墟上矗立起漢的旗幟。然,此時的漢如同初生的小虎,因為營養不良,甚至連走路都顯得左右搖擺、搖搖欲倒;如同一隻病貓。坐上皇帝寶座的劉邦,甚至搜遍全國也找不到4匹同款顏色的馬匹來給他拉車。

在中原內戰中失敗的軍閥韓王信逃向匈奴,勸說冒頓南下「搶花姑娘」。古人一直教誨我們說,必有內賊,方能引來外敵;漢匈第一戰就這樣開始了。於是,冒頓對漢朝說:你去年瞅我了,我要打你。

劉邦不願再戰,趕快回信說:是您記錯了吧?我工作一大堆,哪有時間瞅您啊。

接到回信時,冒頓已經侵入漢朝了,他不耐煩地告訴漢朝使臣:瞅了,我要打你;沒瞅,我也要打你。打你,還需要理由嗎?在胡塵飛揚中,冒頓和他的軍隊侵佔今山西、陝西、河北北部和河套地區。所過之地,他們砍死所有男人,搶走所有女人和孩子。

雙方軍隊相遇在白登山,漢軍戰敗,連劉邦也差點嗚呼哀哉。拼拳頭打不過,劉邦只好認慫,採取和親政策,送美女、送金錢、交保護費。公元前198年起的70年里,漢匈和親,漢朝用金錢和12個公主買來一紙和平;其中,冒頓一人就先後娶了7個漢朝公主。

劉邦死後,他老婆呂后剛剛掌權全國,冒頓送來了一封信:你老公死了,你乾脆嫁給我吧,我比你老公強壯多了,夜夜讓你高潮不斷。嗯,我看行!

呂后絕不是想吃就可以咬一口的軟豆腐,一個例子是,名將韓信就死於她手。但面對匈奴的挑釁,她把恨得咬碎的牙齒吞下肚子,寫了一封柔腸百轉的回信:大兄弟啊,我都70歲了,不能給你陪睡了。為讓你滿意,我特意選出30個大美女、今天下午就給您送來。

從沒有人嫌棄自己錢多,匈奴也不例外;所以,和親並沒有換來真正的和平。每到秋冬季節,匈奴仍會沖入漢朝境內燒殺擄掠,如,公元前166年,匈奴一度入侵到漢朝首都西安附近;如,僅僅在雲中、遼東兩地區,每年被擄掠的漢人都各超過一萬人……

另外,匈奴人會在正常交易中強買強賣。比如,我用一隻羊換你的女人,你不換?那我就殺死你;比如,我一頭羊換你十把刀,你不換?我就殺死你……在自譽為天之驕子的匈奴人看來,他們靠拳頭是可以主宰漢人的死活的;漢人,就是他們眼中的兩腳羊而已。

事實證明,匈奴的簽字和承諾連標點符號都不能信;所以,中原人把一些騙子的話稱之為「胡說」、「胡說八道」、「胡言亂語」等。

漢匈形勢圖

出土的環首刀

F、拳頭硬,才能讓敵人佩服你

和平的70年,也是匈奴對漢朝周期性入侵、殺戮和強買強賣的70年。牛頓告訴我們,世界永遠是平衡的,一個作用力產生後,必然會有一個反作用力;而且這個反作用力要遠遠大於作用力。當壞人做了壞事後,他們一定會受到報應的;對於壞孩子,給他幾巴掌就老實了。漢武帝就是這樣想的。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即位,此時國庫充裕。有錢好辦事,漢軍有了三件新武器:足夠多的騎兵,大量配備的連射弩,帶血槽的環首刀。環首刀,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先進、殺傷力最強的近身冷兵器,長約1米,厚實的刀背能承受更猛烈的揮砍,只用一刀就可以把匈奴兵連人帶盔甲斬為兩段

漢匈百年戰爭由此拉開帷幕。在衛青、霍去病、李廣、李敢、張騫等指揮下,漢朝連續取得三次決戰的勝利,即河南之戰、河西之戰和漠北之戰,斬殺15萬餘匈奴兵;其中,年輕將領霍去病率領的騎兵最遠打到貝加爾湖。漢朝疆土也由此囊括今中國北方的絕大多數地區,如新疆、乃至於中亞的一部分。

戰爭期間,漢軍明白: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於是,漢軍貫徹執行著三光政策: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搶光牲畜;對於搶不走的草場和樹林,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漢軍在北方的不敗神話,使漢軍、漢人威名遠播域外,遠邦之人都敬稱為漢子、漢家兒郎。由此,真是一位漢子、算是一條漢子這些敬語就出現了;華夏人也從此被稱為漢人。漢,便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名字。

漢武帝想佔領和拓展更多疆域,但在蒙古高原卻沒有實現。匈奴被趕跑後,這裡先後來了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究其原因,在於當地太冷,冬天氣溫經常會降到零下40多度。記得小時候,我所在的僅有1萬多人的鄉,每年都會凍死數人;我記憶里最冷的一次,連煙筒都凍住了,房間里燒煤的煙都排不出去。

那時,漢人還不能適應這麼極端的天氣。原因是,中原在當時還沒有種植棉花,普通百姓的棉衣棉被裡,充塞的都是蘆花;蘆花抗凍效果極差。因此,中原王朝在一次次佔領蒙古高原後,又一次次放棄。

還有,漢人以農耕為主。在古代條件下,這裡沒有農業生產價值,中原人即使移民去,也會餓死、凍死,或者回遷內地,再或者是胡化後融入當地民族裡;這樣的領土,很容易再次丟失。

打仗其實是燒錢,古今中外概不例外,尤其是作為農耕民族的中原政權,如裝備騎兵要錢,邊塞駐屯要錢,千里運糧要錢,打輸了要賠錢,打贏了搶來一片荒地還是賠錢。漢朝勝了,但代價慘重,近百年的積蓄消耗一空,超過一半的老百姓破產,經濟幾近崩潰,饑民紛紛造反。不得已,漢武帝向全國人民公開道歉:再不打仗了。

G、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相對漢朝,戰敗方的匈奴損失更大,在漢朝的燒殺搶掠和一再打擊下,匈奴接連失去祁連山和漠南等地,開始北遷漠北和西遷歐洲。一路上,匈奴人唱著新編的哀傷民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為爭搶有限的資源,遷移過程中的匈奴陷入內亂。公元前57年,匈奴分裂為5部,5個單于你來我往一口氣打了10多年;最後剩下呼韓邪和郅支倆單于:呼韓邪在南,被稱為南匈奴;他近水樓台先得月,搶先跑到西安投降了漢朝,由此抱得大美女王昭君回到他的帳篷里。

漢滅匈奴形勢圖

郅支在北,被稱為北匈奴,繼續和漢朝纏鬥,並殺死漢朝外交官谷吉。為給谷吉報仇,公元前36年秋,漢朝的西域都護副校尉、相當於西域戰區副司令的陳湯帶兵圍攻康居城,在城外高喊:匈奴龜孫子,我們一個漢人胖揍你們5個匈奴人,有膽量就出來比試下。

郅支站在城頭回應:我就不出去;你有種,你爬上城牆來打我啊!

說到攻城、守城,漢軍自然是行業老祖先。隨著一聲令下,漢軍圍著城牆四面放火,燃燒一夜後,木製城牆在火焰中坍塌了。漢軍一擁而上,殺死了包括郅支在內的幾乎全部北匈奴人。看著燒成炭黑般的郅支,陳湯滿臉不屑的說: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H.匈奴下跪了

呼韓邪再次統一匈奴汗國,在後來的約50年里,他和他的子孫始終臣服漢朝,直到大漢滅亡。

公元8年,大漢旗幟落下,帝國權臣王莽建立「新」朝。2年後,王莽給匈奴更換公章,降低單于的級別;還想收回匈奴的自治權;又把匈奴分割為15個小國,分立呼韓邪的15個子孫為15個單于;同時派兵30萬到邊境揚言開戰等。其目的,是試圖把匈奴徹底馴化成臣民。其行為,則屬於典型的瞎折騰。

硝煙再起!匈奴起兵叛亂,重新控制住蒙古高原、東北、西域等地。同時,匈奴趁中原內戰屢次入侵「新」朝,甚至還扶持「新」朝北方軍閥、包括盧芳、張曄、彭寵、李興等為傀儡政權。這場戰爭一打數十年,直到東漢帝國建立後,戰爭還在打打停停。

戰爭持續到公元46年後,地球的氣溫出現了一個拐點,開始從溫暖期轉變為寒冷期。匈奴連年旱災、蝗災,赤地數千里,超過一半的人畜餓死。匈奴人迷信,認為這些蝗蟲是上天派來懲罰自己的。於是,他們每天的應對措施就是痛哭著磕頭、向蝗蟲認罪。我們現在都知道了,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災情越來越嚴重。

破鼓萬人捶,臣屬於匈奴的烏桓部落趁機叛亂,匈奴被迫向北遷徙數千里。2年後,統一的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南匈奴臣服漢朝,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和現在的山西、河北、陝西、甘肅等地。因為他們與漢族接觸頻繁,漢匈兩族日漸融合。

公元50年,東漢政府派出的第一任管理匈奴的司令官段郴來到南匈奴,大喊一聲「跪下聽旨」。單于流著淚、順從地緩緩跪下。這一跪,表示南匈奴正式成為中原王朝的隸屬部落,單于的廢立也由中央政府來確定。此前,匈奴單于只會給中原皇帝下跪;現在,他們只能悲嘆虎老了,不如病貓。

I、最後的戰鬥

蒲奴單于留居在蒙古高原,稱為北匈奴。天災還在繼續,北匈奴吃不飽穿不暖,加上周邊部落的攻擊,勢力越來越弱。東漢政府一致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面對落水狗,一定要趁機消滅。

中央軍隊相繼北進蒙古高原、西進西域。公元73年,班超投筆從戎,帶領36名勇士一路西上,來到西域的第一站鄯善國。在得知匈奴使者也在鄯善國後,他和36人趁夜殺入匈奴軍營,殺死數百匈奴勇士;鄯善由此降服。

西域和中原斷絕65年關係後,再次回歸中央政府管理。以36人平定西域(現新疆南部和中亞部分地區),班超真是千古第一英雄!做個對比的,漢武帝和大唐平定西域,軍人死傷都達到數十萬;清朝平定阿古柏之亂,左宗棠所帶軍隊是8萬人。

公元75年,風雲變幻,北匈奴先後以5萬騎兵圍攻疏勒城,即現在的新疆北部的奇台縣。耿恭出場了,他作為守將,手下只有300人。面對黑壓壓的敵人,小縣城宛如壓頂巨石下的一枚雞蛋。

匈奴騎兵們開始了衝鋒,城內萬箭齊發。匈奴人在一片凄厲的哀嚎聲中或死、或傷、或逃。原來,城內漢軍使用了帶毒的、能夠連續發射的弩箭。匈奴只好圍而不攻;在隨後9個月的戰鬥中,匈奴死傷數萬,始卻終沒有攻下這座小城。這場攻守戰,被照搬到姜文主演的電影《天地英雄》中。

匈奴失去了信心,派使者來勸降。耿恭在城頭上殺死使者,生喝了他的血,熟吃了他的肉。1000年後,岳飛稱讚說,做人就要做耿恭,要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最終,這支小部隊被援軍救回,得以獲救的只有13人。但,他們是偉大的勝利者。

公元89年,竇憲帶領漢軍再次北上,到達如今的蒙古國滿達勒戈壁附近,一場大戰後,俘殺北匈奴1萬3000餘人,隨後投降的有20多萬人。在燕然山,漢軍刻石紀功。有人說,內戰無英雄,只有打敗外敵才是真英雄。從此,燕然勒功,被譽為中國軍人的最高目標。

公元91年,漢軍在將領耿秉指揮下,從長城一路北上5000多里,再次大敗北匈奴軍。北匈奴單于帶著幾十名衛兵馬不停蹄地滾了、滾的不知去向,應該是翹了。至此,北匈奴滅亡!

這位是大家熟悉的曹操了

J、匈奴的末路

東漢滅亡後,中原進入到三國時代,匈奴再次叛亂,對中原燒殺擄掠。所擄掠的一位名人,就是東漢才女蔡文姬。因為她的美麗和才學,成為匈奴左賢王的小老婆,並生了兩個兒子。

後來,曹操用重金將她從匈奴贖回。文姬歸漢後,因為思念兩個兒子,創作出舉世聞名的《胡笳十八拍》,描述流落匈奴的悲傷。

作為蔡文姬的知己,曹操無法忍耐匈奴的肆虐。他明白這些匈奴人不懂音樂,所以一半時候不靠譜,一半時候不著調。公元192年,曹操在內黃之戰中胖揍匈奴。匈奴單于嚇著了,老老實實來到位於現在河南許昌的曹操軍營里,下跪投降。

曹操趁機把這個單于扣留下來,把匈奴拆分為5部,每部由中央派一個欽差大臣督領,直屬中央管轄。從此,匈奴再也沒有單于了;從此,匈奴汗國不復存在了;從此,更多的匈奴人逐漸漢化成農民。

匈奴被安置進入中原後,不願意種地的男人成為漢族官員、地主們的奴隸、或者保鏢、或者僱傭軍等。一些女人為了多賺錢,只好進入漢人家庭做了婢女,其中一些漂亮女子會隨時被強迫陪睡;陪睡的這些女子必然又漂亮、又白嫩;這樣的女子一般都是酋長家的女人。畢竟,一般女子因為皮膚粗糙、臉蛋黑紅,老爺們是看不上的。

自家女人被睡了,怎麼辦?這些匈奴人只能忍著。否則,你就是破壞民族團結。民族團結大於天,破壞民族團結的結果就是男人被賣作奴隸,女人被賣進窯子。具體的個例,可以參考石勒的回憶錄《從4次被賣做奴隸、到努力奮鬥成皇帝》。

K、匈奴的消失

西晉末年的八王之亂引發出中原大亂,住在山西的匈奴貴族劉淵趁機叛亂,建立由匈奴人為主的漢國,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劉淵死後,他的族侄劉曜改國號為前趙,自立為皇帝。公元316年,前趙軍攻克西安城,晉愍帝出城投降,西晉至此滅亡。這些殘暴的匈奴軍人進入長安等地後,殺光男人,糟蹋和吃掉女人,中華大地重陷腥風血雨中。

13年後,劉曜帶兵攻打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後趙國。在這場狗咬狗的戰爭中,劉曜在一次戰鬥中因為酒醉跌下馬來,成為俘虜後被殺,前趙國隨之灰飛煙滅。

定居在陝西的匈奴人赫連勃勃趁亂建立大夏國;他認為自己是夏桀的後裔。事實上,他和他的祖先完全是一個德行:他的左腦里裝的是殺殺殺人,右腦里想的是建建建城。所建的城就是統萬城,位於無定河邊。史載,建城過程中,城土三蒸,用矛刺入一分,則殺盡匠人。

在無數漢人民工的屍骨上,城牆最終建好了。18年後,赫連勃勃死了。又過7年,統萬城被北魏軍攻破,其兒子被殺。對這個罪惡的王朝,後人用一首詩表達了憤恨: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公元401年,甘肅的匈奴人沮渠蒙遜建立北涼國,主要勢力範圍是河西走廊。38年後被北魏軍隊攻破;匈奴人的最後一個政權也謝幕了。

從此,匈奴這兩個字就成了往事。提到匈奴,人們都知道這一切只是歷史。匈奴有匈奴的榮光,匈奴有匈奴的罪戾。坦誠面對,大河東去。不遮不掩,這是歷史。

這些文章更精彩:

好文章!囀給親友了

抽煙就是吃中藥,終於放心了!

信用值個毛線?人民日報怒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古代墓葬的防盜之術,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不知你見過幾個?
他一生只打過一次仗,卻讓外族三百年不敢侵犯中華!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