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患肝炎,為什麼皮膚、鞏膜會發黃?

患肝炎,為什麼皮膚、鞏膜會發黃?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普項目資助(項目編號18dz2307300)

專家支持/山東大學附屬濟南傳染病醫院汪明明主任醫師

肝炎病人,為什麼會出現黃疸?

很多肝炎病人,除了有噁心、嘔吐、食慾下降等消化道癥狀外,還會出現皮膚和眼球發黃,俗稱「黃疸」。為什麼肝炎病人會出現「黃疸」呢?要認識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一下體內膽紅素的代謝過程。

膽紅素與黃疸

人體每天有1%的紅細胞會死亡,死亡後的紅細胞釋放出的血紅蛋白是一種代謝廢物。這些被廢棄的血紅蛋白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先變成血色素、膽綠素,最後變成膽紅素。膽紅素經血液運輸到肝臟,由肝臟進行代謝,通過一系列非常複雜的生物轉化作用,把原本脂溶性很強、不容易排出的膽紅素變成水溶性膽紅素;水溶性膽紅素再排泌到毛細膽管內,最後形成膽汁,通過膽道排入腸道。由於肝臟的及時清除作用,使得血液中的膽紅素能維持於一個低水平,不至於對人體產生毒性作用。正常人的大便因為含有膽汁成分,所以是黃色的。

如果肝臟因為炎症等原因,不能正常代謝膽紅素,血液中的膽紅素就會慢慢蓄積升高。升高的膽紅素浸染到皮膚和鞏膜(俗稱白眼球),便會引起皮膚和鞏膜發黃,形成所謂的「黃疸」。

膽紅素代謝受阻,黃疸出現

在肝功能檢查中,膽紅素是重要的檢查項目,包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直接膽紅素是經由肝臟處理過的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是未經肝臟處理的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加上間接膽紅素就是總膽紅素。

血清總膽紅素的正常值範圍是1.71μmol/L~17.1μmol/L(為便於記憶,大多數醫院所設定的正常值為

血液中膽紅素升高,但還不能通過皮膚和鞏膜觀察到時,我們稱之為「隱性黃疸」;如果能夠通過皮膚和鞏膜察覺到,我們稱之為「顯性黃疸」。

臨床經驗告訴我們,如果出現顯性黃疸,血清總膽紅素一般在50.0μmol/L以上;隱性黃疸的血清總膽紅素一般在50.0μmol/L以下。

肝臟對膽紅素具有很強的代謝能力,輕微的肝細胞炎症並不會影響到肝臟對膽紅素的正常代謝,血清膽紅素可以不升高。血清膽紅素一旦升高,則說明肝細胞損傷較多,病情較為嚴重。

出現黃疸,不一定都是肝炎

當然,出現「黃疸」不一定都是肝炎所致。根據膽紅素代謝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可把黃疸分為肝細胞性黃疸、溶血性黃疸、阻塞性黃疸和先天性黃疸。

不同類型的黃疸有不同的臨床特點。肝細胞性黃疸的特點是:一般都伴有轉氨酶升高,而且先於血清膽紅素升高;在總膽紅素升高的同時,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同步升高;一般都能追查到肝病的原因,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飲酒、濫用藥物等。不過,究竟是不是肝細胞性黃疸,最後還是應由臨床醫生來甄別。

特別提醒

由於血清膽紅素的檢測會受到胡蘿蔔素的影響,故在準備檢查肝功能5~7天內,不要食用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包括胡蘿蔔、橘、橙、南瓜、木瓜等,以免導致膽紅素的假性升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 的精彩文章:

韓雪現身機場,純素顏出場瞬間撩翻所有人,皮膚白的發光美得冒泡泡!
迪麗熱巴在《烈火如歌》中變醜了,皮膚黯淡老態盡顯

TAG: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