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哪幾鍾食物最降尿酸?

哪幾鍾食物最降尿酸?

概述

尿酸是指人體內嘌呤(purine)代謝的最終產物。它會使體內積聚過多尿酸,造成代謝失調。 通常,嘌呤在肝臟氧化代謝後才變成尿酸,再由腎臟和腸道排出。基本上,嘌呤的生產量和排泄量大約相等。 嘌呤的生產量,三分之一來自食物,其餘是體內自行合成;排泄量則是三分之一由腸道排出,三分之二從腎臟排出。如果生產過多或排泄不出,尿酸囤積體內,會導致血液中尿酸值升高。 尿酸過高,通常跟常吃紅肉和動物內臟、年紀大、肥胖、酗酒、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有關。

正常情況下,這種垃圾會被腎臟清除,對人體並不存在危害。但如果這種垃圾產生過多或者腎臟清除能力下降的話,就會導致人體患病。所以說,尿酸被視為有害物質其實並不過分,體內尿酸一旦增多,腎臟又無法及時排除,長此以往對人體健康會產生巨大的危害。

尿酸高危害

1、損害腎臟功能

尿酸高對人體最大的危害在於腎臟功能的損害,其早期的表現為慢性腎炎,如果血尿酸長期處於偏高狀態,人的腎功能會逐漸下降,直到壞死。

2、 關節活動能力下降,易引起骨折

其實,尿酸會隨著血液進入關節軟組織,進而導致尿酸鹽的沉澱,引起關節病態。在臨床中最為嚴重的是高尿酸患者出現關節活動能力下降,容易引起骨折的情況。

3、痛風發作

這是尿酸高患者常發的癥狀,一般是疲勞乏力、身體不適、關節刺痛等。其中尿酸在一定環境下,會析出結晶,沉澱在人體關節處,引起痛風關節炎。

4、內臟形成膽結石

當尿酸析出沉降在腎孟中時,會逐漸形成腎結石,當析出物沉降在膽管中時,會形成膽結石。因此尿酸高的人,建議做一些常規檢查,如b超、采超、ct檢查,查查是否有膽結石。


能降低尿酸的食物

主要是有助於尿酸溶解和能促進尿酸排泄的食物,如含鹼性的食物白菜、芹菜、黃瓜、南瓜、茄子、蘿蔔、胡蘿蔔、洋蔥、藕、萵苣、番茄、土豆、竹筍、桃、李子、梨、柑橘、香蕉、蘋果、櫻桃、烏梅、海藻、柿子、草莓、西瓜、冬瓜、淡茶水等。進食以上食物,能提高血液、關節液和尿液的PH,有助於尿酸溶解,不易析出沉積,再配合多飲水,則有利於尿酸隨尿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尿酸值。西瓜、冬瓜、淡茶水,不僅是鹼性食物,且有利尿作用,更能促進尿酸排泄。

尿酸高的防治

尿酸高很可能引起痛風病,因此以預防痛風病為首任。如果身體僅是尿酸高,那麼可以通過飲食調理。

1、多喝水,每日保持1500~3000毫升,少量多次喝完,以助尿酸排出。

2、禁酒,酒精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嚴格戒酒,啤酒加海鮮絕對禁止。啤酒本身含有酒精,會使尿酸的排泄受到影響;而且酒精氧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物質,使尿酸增高。海鮮含嘌呤和蛋白質,大量攝入蛋白質會使我們人體處於一種微酸的環境,這樣會促進尿酸結晶的形成;另外,短期大量攝入海鮮,大量的嘌呤會使尿酸急劇升高。雖然我們飲食因素只佔尿酸的10%~20%,但是短時間內大量吃海鮮導致尿酸急劇升高,再喝酒影響排泄。

3、避免大量進食高嘌呤食物,像花生,牛肉,豬肉,海鮮,如動物的內臟、沙丁魚、金槍魚,豆類及發酵食物等;魚蝦類、鮮肉、豌豆、菠菜、酒等!避免吃燉肉或滷肉。

4、每天飲食中蛋白質的量應控制在每公斤體重1克左右,動物內髒心、肝、腸、腎、腦和肉湯等以及沙丁魚、蝦、貝等海鮮都應少吃。蛋白質以牛奶、雞蛋為主。

5、飲食中蔬菜水果牛奶不限量,少吃鹽,每天應該限制在2克至5克以內。

6、每日的飲食結構中,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排出,可選用精白米、富強粉、玉米、饅頭、麵條等。

7、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寒、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

8、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藥物。

9、少吃脂肪,因脂肪可減少尿酸排出。

10、藥物治療,可降低血尿酸水平,減少痛風的急性發作,防止痛風石的形成,減輕腎臟損害。藥物多給予苯溴馬龍(立加利仙)25-100mg,每日一次,有時也合用小劑量別嘌呤醇。目前臨床上,繼發性者多用別嘌呤醇治療,原發性可用苯溴馬龍治療,同時大量飲水,口服碳酸氫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快樂的小代夫 的精彩文章:

地震那年我們在一起之幸福——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腫瘤標誌物的參考意義是什麼?

TAG:快樂的小代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