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五常這國只有「半個航母」可用,曾一度成為世界笑話!

五常這國只有「半個航母」可用,曾一度成為世界笑話!

雄雞,是法國的象徵,法國人認為,雄雞昂首闊步的姿態是法蘭西民族驕傲的體現。驕傲自豪是法國人的特徵之一,作為歐洲「自古以來」的強國,法國在武器裝備方面的特立獨行令人側目。一直到今天,雖然法國是美國主導的北約組織成員國,但是始終保持著軍事獨立性,沒有參與北約的「軍事一體化」進程。

航母作為海軍力量的標誌,驕傲的法國人自然也不會視而不見。但是法國的航母歷程明顯比英國坎坷得多。因為英國是一個島國,它的全部精力都可以拿出來建設海軍,法國則是一個陸權國家,歐洲大陸的霸權是歷代法國國王所追求的目標,而且法國北面是德國、南面是西班牙,這兩個國家也是封建時代的歐洲陸軍強國,因此,法國必然要分出精力對抗德國和西班牙。所以,能夠投入海軍建設的資源顯然不及英國。

法國最初在一戰後就改裝了「貝亞恩」號航母,但是在整個一戰和二戰起見,法國海軍實在乏善可陳。特別是二戰初就經歷了滅國慘劇,法國艦隊也被昔日盟友英軍殲滅在北非,雖然有「敦刻爾克」級戰列艦響應戴高樂的呼聲,參與了「自由法國」運動,但整個法國海軍在戰爭中只是英美的小配角。

二戰結束後,法國首先從英國和美國通過購買、租借等方式獲取了航母,並獲得了航母使用的經驗。本著「獨立自主」的原則,法國在1960年代,開始了自己的「航母之路」,法國完全獨立研製建造的「福煦」級航母,一共兩艘,分別為「福煦」號和「克萊蒙梭」號。「福煦」級航母滿載排水量3.2萬噸,載機40架,裝備有2條蒸汽彈射器,雖然噸位不大,但是性能均衡,而且兩艘航母,可以按期輪換,確保任何時刻都有一艘法國航母在海上執行任務。

在建造「福煦」級成功後,法國人有點飄飄然了。法國在1980年代開始探討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可能性。在參考了美國「企業」號航母后,法國人決定,直接把「凱旋」級導彈核潛艇的反應堆搬上航母,進而開發一款核動力航空母艦——「夏爾·戴高樂」級航母。但是法國人這次確實是過於樂觀了。

由於法國人沒有充分預研,同時也沒有做好基礎配套工作,戴高樂號的建造過程中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首先是法國人對美製C-13-3彈射器的設計參數溝通不良,以至於,斜角甲板短了一截,彈射器裝不上,只好臨時把斜角甲板加長了2米;然後,又是潛艇堆功率不足,航母出海試航時達不到設計最大航速;緊接著在航母第一次遠航中,一個螺旋槳還跑掉了,而且沒有備用,只好把「福煦」號的老螺旋槳拆下來先裝上湊合……就這樣,當初自信滿滿的法國人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淪為世界軍界的笑柄。

由於戴高樂號航母的建造經費嚴重超支(80億美元,甚至比美國「尼米茲」級航母還要貴!),一艘戴高樂號就已經「吃掉」了原本兩艘航母的全部預算,法國海軍只好取消了第二艘航母的建造計劃。於是,法國海軍只剩下「戴高樂」號一根獨苗。由於航母每年都有固定的在航時間和在港修整時間,所以,法國海軍每年都有至少半年的時間無航母可用,相當於只有半個航母。

對此,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4月15日發表了肯塔基大學帕特森外交和國際商業學院高級講師羅伯特·法利的題為《法國唯一的航母:超級武器還是紙老虎?》的文章。文章認為,法國航母雖然捉衿見肘,但是航母作為大國的象徵,法國絕不會輕易放棄,而且法國還有3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在航母「休假」的時間裡,法國海軍可以使用兩棲攻擊艦在一定程度上確保其海軍航空力量的存在。特別是類似2013年北約武裝干涉利比亞,法國航母中途回港修整,就是西北風級兩棲艦攜帶「虎」式直升機對利比亞不斷空襲,最終推翻了卡扎菲政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小神兵 的精彩文章:

美英法步步緊逼!連續放出兩記狠招,直指俄羅斯和敘利亞軟肋!
俄羅斯航母為啥遲遲難以發力?原來錢都投這裡去了!

TAG:中華小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