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從後來的我們這種帶「情懷」影片,我們看到了什麼?

從後來的我們這種帶「情懷」影片,我們看到了什麼?

原標題:從後來的我們這種帶「情懷」影片,我們看到了什麼?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相信這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歌,想必有些人看著歌詞已經跟著哼唱起來了...


19年前,「奶茶」劉若英用一首一首《後來》讓所有人都記住她/它。她如是一陣風般走進我們心中,而多年以後,她——少女感依舊。等到今年再相見時,她為我們帶來了她的電影處女作《後來的我們》。


電影由劉若英執導,井柏然、周冬雨主演,還有已經在各大影院上映了。影片講述了一對漂泊異鄉的年輕人歷經戀愛、分手、錯過、重逢的故事。



十年的時間,他們慢慢靠近,最終又漸行漸遠。


即使分開後有過想念,再見也不是當年的模樣,時光在見清和小曉「五、四、三、二、一」的愛情倒計時中開始流轉,所有的光影都在逐漸倒退,那些幸福美好的時光紛至浮現,帶著所有人都重新走進了那些想回憶卻不敢回憶的舊時光里,令人淚目。


近年來,這一類附有「情懷」電影,總是受大眾歡迎,上映6天,糯米實時累計票房已經近10個億,而首日預售票房也創造了愛情片影史新紀錄,突破了8000萬,領跑五一檔。



再來說回我們熟悉的奢侈品行業,對於奢侈品的市場需求主要也基於情感。很多腕錶品牌方會與特定具體故事建立聯繫,幫助腕錶在特定細分市場中準確定位。


這種講述故事的策略在現在業界來看並不新鮮,勞力士就是其開拓先驅。


之後, 其他品牌開始效仿,60年代到70年代期間,幾乎所有的腕錶都與某個故事、事件、探索、試驗或英雄壯舉緊密相連。


那時候的機械腕錶是必需品,而現在我們佩戴腕錶作為配飾,或一種宣告,一種聲明,重點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對於具體腕錶型號來說,一個好故事往往比技術、創新、甚至實際設計,更能深入人心。消費者認同腕錶背後的故事,什麼故事都行,如果沒有,還可以發明,即使這意味著聯繫到晦澀模糊的點。


當下,腕錶屬於奢侈品,它們的存在與潛在的成功就是依賴於能調動並吸引客戶情緒的能力。因此,一個故事,無論什麼樣的故事,都至關重要。


要知道市場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看似雄厚的儲備中,大部分故事皆已被發掘殆盡。對於消費者來說,最為重要是專註產品本身,而不是圍繞它的(可能虛構的)故事。


再者,業內參與者必須理性看待並恰當應對這種復古狂潮。須知,信譽易失不易得,一旦失去,就很難再恢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表品鑒 的精彩文章:

TAG:名表品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