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後來的我們》讓無數人淚目,不是愛情的錯過,而是林爸爸的信......

《後來的我們》讓無數人淚目,不是愛情的錯過,而是林爸爸的信......





五一假期最熱的話題非《後來的我們》莫屬了,現在的票房已經將近10億,劉若英也成為了內地電影市場票房最高女性導演。




可伴隨著熱映,各種吐槽和負面聲音接踵而來,

大面積退票,豆瓣上有人把它定義成ppt電影,電影生搬硬湊……




即使這樣,但無法忽視它是一部打動人心的作品。而比起被大多數人談及的愛情,更加觸動格姐內心的,是

林爸爸讓人淚目的親情戲份演繹。




他留給小曉的信也是電影最大的亮點,一位父親對孩子一生的擔憂,在信裡面體現得淋漓盡致。







小曉:




剛剛蒸了兩屜粘豆包,起鍋的時候,噓著了眼睛。




今年的黃米面特粘,我給你留了一屜。




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誰吃。吃得舒心,踏實,這才是我最在乎的。







你們常年在外頭忙乎,就怕你們吃不好。那些外賣能好吃么。







一家人能團圓吃個飯,也要緣分。而緣分這事兒,誰也說不清。







今年過年在車站,我以為握起的是你的手,卻發現那不是你的手。




我的眼睛看不見,我的耳朵聽不見,但我的心卻還看的見,我的鼻子聞的見。



我知道這些年以來,見清希望我安心,所以很多事都沒說,這次,終於換我耍了他一道了。




做父母的,你們跟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賺多少錢,都不重要。




我只希望你們能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過得踏實,過得快活,健健康康的。






這幾年感覺他突然長大了,我知道是因為你。




緣分這事,只要不負對方就好,不負此生,太難了……



這些得等你們老了,才能體會得到。







兩年前嘗試著讓隔壁的朱媽聯繫你,結果朱媽說,你去美國工作了。




一切都好嗎?想寄點老家的東西給你,也不知寄到哪裡?



朱媽說,你到現在都沒有結婚,很擔心你。




我反倒覺得,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只要你覺得這樣自在,就完美了。




記得,好好吃飯,不管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家(我們永遠是你的家人)。




爸爸






以前格姐也不懂「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

」,這句話的意思,直到長大後才了解父母的愛。




無論我們多大了,在他們眼中永遠還是個孩子,無論我們取得的什麼樣成就賺多少錢,對於父母來說,只要孩子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滿足。







這次小長假,我沒有出去旅遊,想回家陪陪爸爸媽媽,今年的五一還是爸媽30周年結婚紀念日。




媽媽說:「時間真的好快呀一晃30年過去了,有你們陪在我的身邊真的特別感恩,雖然你爸爸脾氣不好惹我不開心,但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他踏實的溫暖。」




哈哈哈~措不及防的被餵了一口狗糧,爸爸也在旁邊樂開了花。




媽媽接著又說:「咱們女兒也這麼大了,現在也都挺好的,我很知足,咱不用什麼大富大貴的日子,只要每天開開心心,身體健健康康的就很好了。」







聽著媽媽的訴說,我的眼淚都在眼眶裡打轉,在這個世上,沒有什麼比家人,更值得我們去守護的,能見證爸媽的愛情這一時刻真的好奇妙,人生最大的幸福大抵如此,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都在身邊。




走的時候媽媽把我車後備箱都塞得買買的,還念叨著:「芝麻得天天吃,小小年紀的盡瞎操心,你看你的白頭髮越來越多了,11點就要睡覺,別天天熬夜,沒有好的身體什麼都沒有。」




沉甸甸的,滿是牽掛和愛!




讓我想起微博上之前有個很火的話題就是媽媽準備的後備箱。








鄭家欣BadMan:都是愛!除了父母,沒人會這樣為你準備。




danda17:不要問我的行李箱有多沉,我會告訴你很沉。我的媽媽可能覺著我在外面會餓死。




終傑悲殤:每次都是行李箱滿得再也塞不進。




父母能給你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你全部,還生怕不夠。







我們的世界很大


常忽略了他們


父母的世界很小


只裝滿了我們







他們經常忘了


我們已經長大


就像我們經常忘了


他們已經漸漸白髮







以前不懂事的我們,總覺得父母很啰嗦,按時吃飯、衣服穿厚點、開車慢點,每次電話結束語千遍一律,趕緊找對象、結婚、生小孩。




我們也常常會不耐煩,抱怨他們總是愛嘮叨,抱怨他們做的事、說的話總是不合心意,覺得爸媽早已脫離了我們的世界。







但當你覺得你的知識、素養、視野都遠超父母,因此嫌棄父母「沒見過世面」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其實,正是父母托舉著你到更高的地方,你才有機會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對於那些甜蜜的負擔,

其實

只要父母開心,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就順著他們好了,哪有這麼多是非對錯,包容和理解父母,才是最好的孝順。








給父母的愛


等不起




之前格姐做過一次徵集,讀者佰春的留言讓我很是心疼。




天堂里的媽媽,也不知道衣服夠穿嗎,總說上輩子欠我的,我覺得是我欠你的,也不知道給你燒的紙錢夠花嗎,不夠託夢給我,別不捨得,爸爸身體挺好的,家裡不用擔心,其實我挺想你的。




我們總覺得和父母一起的時間還有很多,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來日方長。




網上曾經流傳過這麼一道「親情計算題」,

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減去應酬、吃飯、睡覺等時間,真正能陪在父母身邊的大概只有約24小時,30年總共才720小時,差不多一個月




也就是說,縱使30年的壽命只能換來30天的相伴!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碗筷好象沒洗乾淨;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的鍋鏟不再雪亮;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燈;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他們離你遠去,那些信誓旦旦的「以後」,突然就再也無法實現了……        




所以別等以後了,努力讓自己成長的腳步趕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路;


父母去,人生僅剩歸途。




31歲的李兆新與腎病抗爭了8年,近日他病情惡化需要做腎移植手術,10歲的三胞胎孩子搶著為父親捐腎,他們說:「

不跟同學比吃穿,只想有一個健康的爸爸

。」







浙江一名51歲的男子張永康,在江邊抱著82歲的老母親看風景,他的母親罹患心血管疾病後,無法下床走動,他說:「

小時候母親就是這樣抱著我,現在是輪到我抱著她的時候了

。」







小時候我躺在你的懷裡,長大後你躺在我的懷裡,這個場景會一瞬間擊中我們心中最柔弱最溫暖的部分,一抹溫暖的陽光,照進了我們的心田。







你陪我長大


我陪你變老




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曾在散文《目送》中寫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27歲北大才女王帆在演講中說:「

父母后半輩子能依賴的只有我。贍養父母不是把錢給他們,讓他們獨自面對生活,而是我們參與他們的生活,和他們一起享受生活

。」




親愛的小格子們,在我們追逐夢想的同時也別忘了原地等待我們的父母。







孝順父母從此時開始,對他們多一點耐心,抽空給父母打打電話,空閑時常回家看看。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局面,再去懊惱遺憾。




隔岸的萬家燈火,只願傾情守候。





愛我的人請分享到朋友圈


沒看夠的這裡一定有你愛的





  • 90後姑娘當了39次伴娘仍單身:那些不願將就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 道明寺VS花澤類:一個男人動了真情是什麼樣子?



  • 周冬雨丹鳳眼小個子又演不了絕世美女,憑什麼拿下金馬影后還包攬文藝片大女主?

有格

做你的樹洞 溫暖你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格 的精彩文章:

90後姑娘當了39次伴娘仍單身:那些不願將就的人,後來都怎樣了?
談戀愛之前,我想先跟你談錢。

TAG:有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