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母親葬在「佛」的肚臍眼上

蔣介石母親葬在「佛」的肚臍眼上

蔣介石的父親叫蔣肇聰,他有一個外號叫「黃鱔」。據說是因其做生意極精,很滑頭,沒有鄉人能討到他的便宜,故得此外號。蔣肇聰死後,葬在附近名為桃坑山的山上,墓地所在叫「右蟹鉗」。

蔣介石、蔣經國的棺槨,目前都是暫厝台灣慈湖。而蔣家的暫厝似乎是有傳統的。蔣肇聰是光緒21年(公元1895年)去世的,一直暫厝。但直到8年後,蔣介石才將父親正式葬在「右蟹鉗」。當年,蔣肇聰的墓地留了三個位置,一是給原配徐氏,二是給繼配孫氏,三就是留給蔣介石生母王采玉的。但後來情況變了,1922年王氏臨死前執意不與蔣肇聰合葬,蔣介石只好另外卜地安葬。

王采玉為何不願與丈夫合葬?王氏很迷信,當年小兒子未成年死後,還為他辦了一場冥婚。王氏對葬地的安排有自己的考慮,她是原配丈夫死了之後,改嫁到蔣家的,是蔣肇聰的填房,即第三任妻子。迷信說法,到了陰間後,會「兩鬼爭一鬼」,即兩個丈夫爭她一個女人。王氏為了避免「二鬼」糾纏,乾脆在另一個世界裡「獨自生活」。

再者,蔣肇聰在陰間已有兩個女人,如果王氏與夫合葬,肯定要放在地位最低的「小妾」之上,這是蔣介石不願意看到的。如果放在上位,又亂了陰間秩序,迷信認為,陰陽錯亂對子孫不利。

因此,蔣介石為生母王采玉安葬在「魚鱗嶴」,位於離蔣家三里外的白岩山上。王氏去世後,蔣介石重金請了當地有名的風水先生四處卜地,最後選中了這塊形似彌勒佛的地方,墓穴正好挖在「佛」的肚臍眼上。據當地傳說,葬此旺子旺孫。

為了防止施工時震動地氣,壓壞龍脈,風水先生提醒營築墓穴時,不要驚動太大,少用重石。為此,蔣介石天天到墓地察看,吩咐小心謹慎。王氏下葬後,十分風光,孫中山親筆題寫了「蔣母之墓」四字。

1923年5月,蔣介石又在離墳200米開外,興建「慈庵」一座,奉列祖宗牌位,實為王氏個人紀念館;再後,又建了墳庄。蔣介石在母親的墳墓周邊如此大興土木,也是有他自己的考慮。蔣介石是一個難得的大孝子,如果葬不了南京,傳說他有意在百年之後,葬在「慈庵」旁邊,陪伴母親長眠於此-——這裡便是蔣介石在溪口,繼「妙高台」後的第二處自選葬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六家 的精彩文章:

1954年日內瓦會議: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之謎
上將賴傳珠的38年戎馬生涯

TAG:老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