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夏衍牽紅線:喬冠華與龔澎一見傾心

夏衍牽紅線:喬冠華與龔澎一見傾心

喬冠華,新中國第四任外交部長,傑出的外交家,被毛澤東稱之為「南北二喬」的「南喬」(北喬為胡喬木)。龔澎,新中國外交部的第一任新聞司司長,傑出的外交家,周恩來曾評價「沒有人能夠代替她。」喬冠華和龔澎的女兒喬松都以一個女兒的獨特視角和摯切情感,為讀者展示了父母相識定情的那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夏衍牽紅線:喬冠華與龔澎一見傾心

母親(龔澎)是在重慶與父親(喬冠華)認識的。此前,父親以「喬木」為筆名寫了大量關於「二戰」的國際評論,成為名噪一時的記者。香港淪陷後,父親與諸多文化界名流撤離到重慶。

1942年末,父親剛到重慶那會,住在香港時期結識的老朋友馮亦代家中。不久,父親見到了夏衍。幾天以後,夏衍陪他一起去見周恩來。

夏衍牽紅線:喬冠華與龔澎一見傾心

而就是在曾家岩50號,父親第一次見到了母親。在周恩來和父親的談話即將結束的時候,周恩來請父親在辦公室稍候片刻,他將要為父親引薦外事組的幾位同事。幾分鐘之後,周恩來辦公室門口出現了兩個人,一個是帶著黑邊眼鏡的陳家康,他禮貌地和父親握手問候。後面是一位幹練的年輕女士,瘦高苗條的身材,一頭濃黑的頭髮隨意盤起。周恩來對父親說,這位就是龔澎同志。於是他們四目相視——他們一見如故,從此再也沒有分離過。1943年9月母親父親結婚,朋友們戲稱「斷腸人找到了心上人」,毛澤東稱他們是「天生麗質雙燕飛,千里姻緣一線牽」。1944年哥哥喬宗淮出生,尚在襁褓中就作了夏公的乾兒子,這大概是父母感謝夏衍的這次「無意插柳」吧!

夏衍牽紅線:喬冠華與龔澎一見傾心

小時候,我一直以為父親、母親就是一家人,為此我還和小夥伴吵過一架。他說:「你回去問你父親、母親,他們肯定不是一家的,這事我敢和你打賭。」我不信,回去問父親,父親說:「是啊,我和你母親,一個在蘇北,一個在廣東,怎麼可能是一家呢?」我呆住了。他們實在是太和諧了,和諧得彷彿天生就是一家,我從來沒見過他們倆紅過臉,更別說吵架了。

夏衍牽紅線:喬冠華與龔澎一見傾心

從小時候起,我就聽父親喊母親「達令」(darling,親愛的),我一直以為這是母親的小名,直到有一次突然聽到母親也這樣喊父親,我很奇怪地問母親,母親笑著說:「這也是你父親的小名。」想了一想又補充一句,「不過,這個小名只在我和你父親之間使用」。父親經常對周圍的朋友說:我和龔澎,可不是一般的夫妻!每天晚上,他們都會在房間里聊很久,從工作到生活,無所不談。在我看來,他們之前的感情涵蓋了愛情、友情和親情。

母親對父親的愛,絕對是一種付出。他們在一起的30年,也是父親才華得到最大發揮的30年。很多人都認為父親的巔峰時期是1971年參加聯大會議,那時雖然母親已經去世了,但父親的生活環境並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他是在母親愛的延續中登上巔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1970年代知青在生產隊自學修理柴油機,後來考入了大學
鄧麗君為何沒來大陸演出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