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製造輸出」向「標準輸出」突破 海爾打造全球市場價值共贏生態

從「製造輸出」向「標準輸出」突破 海爾打造全球市場價值共贏生態

[釘科技述評]對於商業企業的價值評估,業界有一句頗為流行的話:一流的企業做標準,二流的企業做品牌,三流的企業做產品。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征程中,往往只擅長製造產品,而不擅長打造品牌,更沒有能力去制定標準,品牌高地、標準高地大多被歐美日韓企業佔據。

在製造業的重點領域家電行業,海爾將率先打破這一固化格局。堅持原創科技和自主創牌的海爾,不僅成為中國唯一規模化對外輸出自主品牌產品的家電企業,而且將依託海外工廠,代表中國在巴基斯坦、泰國等一帶一路國家輸出「海爾標準」,實現中國家電業從「製造輸出」向「標準輸出」的突破,打造全球市場的價值共贏生態。

中國標準加快國際化:「海爾標準」將對外輸出

中國企業要深度參與全球化發展進程,只是釋放自己的製造能力顯然是不夠的。在產品走出去的同時,還要實現品牌走進去,獲得標準主導權。

就製造業而言,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行業組織,都非常重視並積極推動中國自主品牌與標準在海外的落地。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專家團就到訪巴基斯坦和泰國,與兩國的國家標準部門達成相關標準合作計劃,加快中國標準在一帶一路國家的落地。

根據合作計劃,中方將支持在巴、泰的中國龍頭企業參與當地標準活動,而代表中國家電業最高水準的海爾憑藉在巴、泰當地的品牌實力,未來將積极參与並主導兩國家電領域的標準制定,這無論對海爾還是對整個中國家電業,都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這表明海爾在全球家電領域已擁有極高的話語權,躍居到產業價值鏈的頂端位置。

誰擁有標準的制定權,誰就擁有產業發展的主動權。依託海外工廠,海爾建立起本土化的製造能力、品牌能力和標準能力。以海爾標準定義全球標準,不僅意味著海爾可以更便捷地向全球市場輸出產品和品牌,更表明海爾可以獲得更高的品牌溢價,穩居產業價值鏈的頂端位置。

其次,將打破歐美日韓企業主導標準制定的固化格局,為中國家電企業規模化走出去鋪平道路。

此前中國家電企業的全球化大多以OEM模式為主,究其原因,除了品牌意識淡薄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標準不掌握在中國企業手中,只能按照歐美日韓企業的標準進行產品生產,以獲得市場准入和出口創匯的機會。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推進過程中,「海爾標準」有望規模對外輸出,將推動中國家電業完成從「製造輸出」到「標準輸出」的突破,引領中國家電走出去掌握話語權,加快中國家電業的全球化發展進程。

實際上,縱觀全球一流的企業,無一不是標準規則的制定者。例如,智能手機的霸主蘋果,全球的App開發者要想進駐App Store,都必須按照蘋果iOS的標準來開發應用,所有應用內付費還必須按比例上繳蘋果公司,這就是標準制定者影響力和話語權的體現。

海爾在家電領域擁有全球市場的標準制定權,意味著中國家電業全球話語權的再度提升,也獲得了國家層面的高度認可。國標委方面就表示,海爾模式為國家戰略落地提供了很好的路徑,利用海外工廠參與當地國家標準的制定,可以極大推動中國標準的國際化。

佔領標準高地背後的硬實力:自主品牌和原創科技

歐美日韓企業不會主動讓出品牌高地和標準高地,海爾之所以能夠在完成製造輸出的基礎上,還將實現標準輸出的突破,關鍵在於海爾擁有兩大硬實力:

其一,強大的自主品牌實力。

與其他很多中國家電企業不同,海爾的全球化從一開始就沒有陷入OEM的路徑依賴,自主創牌是海爾全球化征程中最顯著的標籤。

就以此次落地標準合作的兩個國家為例:在巴基斯坦,海爾自2001年進入當地市場以來,目前在巴基斯坦品牌知名度達到99%,整體市場份額第一;在泰國,當地製造的海爾家電中,40%在本土完成自產自銷,60%則出口至海外,海爾不僅完全實現了本土化的研發、製造、銷售,還能同步提供技術培訓、售後服務等完整配套項目,進一步輻射到整個東南亞市場。

如今的海爾,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的長期自主創牌,形成了覆蓋全球的「 世界第1家電品牌集群 」,包括海爾、美國 GE Appliances、紐西蘭 Fisher & Paykel、日本 AQUA、卡薩帝、統帥等品牌。如今,海爾海外自主品牌佔比接近100%,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均是自主品牌。

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17 年《世界品牌500強》榜單顯示,海爾位列中國企業榜前三,是唯一躋身全球top 50的中國家電企業。

其二,領先的原創科技實力。

有海爾強大的原創科技No.1實力做支撐,海爾主導上述兩國家電標準的制定並不意外。在海外專利方面,海爾數量近9000件,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家電海外專利布局最多的企業;工業設計方面,海爾累計獲得國際設計大獎137項,數量位居中國家電企業第一;國家科技進步獎方面,海爾共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3項,總數是第二、三名之和的近3倍。

而從標準層面看,海爾對主導國家標準制定、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並不陌生。截至目前,海爾已經主導了國家標準96項、行業標準36項團體標準20項,累計總數位居行業第一。此外,海爾還參與制定了56項國際標準,參與過程中提出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90項。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家電領域80%的國際標準制修訂提案和80%的國際標準專家都來自海爾。

很難想像,一個沒有全球市場品牌能力的企業、一個沒有頂尖原創科技實力的企業,能夠主導海外市場的標準制定工作。海爾未來參與並主導巴基斯坦、泰國家電標準制定工作,是海爾自主品牌與原創科技的實力使然,也是中國家電業由大變強的體現。

人單合一下的開放創新體系:打造生態共贏格局

無論是品牌能力的構築,還是原創科技能力的打造,在海爾都有一個最高的指導原則,那就是人單合一。

在人單合一這個最高原則指導下,海爾建立了真正用戶為中心的「10+N」開放創新體系。釘科技認為,這個創新體系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既突出重點,又開放包容。

所謂的重點,便是海爾在全球建設的10個研發中心,這是海爾研發體系的骨幹平台。所謂開放包容,在於海爾以上述10大研發中心為平台,根據用戶痛點並聯全球研發資源,形成N個研發力量,將世界優秀的科研團隊、實驗室、大學及知名學者聚集起來。

二是打造創新生態圈,實現價值共贏。

研發創新不能閉門造車,也不可能只依賴企業自身有限的資源。海爾的「10+N」研發創新體系,構建的是一個容納用戶、企業、產業資源的開放式交互創新生態圈,確保其能夠精準把握用戶需求進行產品創新。在這樣的創新生態圈中,用戶需求能夠快速有效的得到滿足,企業和產業資源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得價值回報,在交互創新中實現了用戶價值、企業價值、產業價值的螺旋式上升。

價值共贏是海爾開放創新體系下的必然結果,也是人單合一模式具有全球領先性的體現。因此,在國家戰略的引導下,海爾模式、海爾標準的全球推廣,不僅可以升級當地家電技術標準,大幅提升當地產業鏈企業的製造水平,還將打造全球範圍內用戶、企業和資源方共贏的新格局。(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釘科技 的精彩文章:

冰箱洗衣機銷售雙雙過億台,蘇寧稱雄大家電的關鍵是賦能與共贏
創造幼教電視新風口 海爾阿里五代電視領跑4K內容新時代

TAG:釘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