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全球最強「航母殺手」:過去只有中國能造 如今各國紛紛效仿

全球最強「航母殺手」:過去只有中國能造 如今各國紛紛效仿

原標題:全球最強「航母殺手」:過去只有中國能造 如今各國紛紛效仿


眾所周知,攻擊航母、大型防空艦等大型艦艇以爭奪或破壞對手的制海權,一直都是令各國海空力量頭疼的"高難任務"。圍繞著這一任務核心,美國海軍以《海權論》為綱領,繼續將大航母大艦隊發揚光大;而蘇聯海軍則建立了相當複雜的空射遠程反艦巡航導彈體系。至於在21世紀出現的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則是"另闢蹊徑後來居上",以相對少的資金達到了極好的威懾效果。


圖為中國東風-21D型反艦彈道導彈。


由於彈頭再入期間速度快,表面溫度高等原因,彈道導彈的彈頭要想精確"跟蹤"航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此在冷戰以及冷戰結束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只有中國完整地完成了反艦彈道導彈的研發——但在東風-21D解密和走向公眾舞台之後,就連在彈道導彈技術上不甚完備的小國都開始大張旗鼓地研究反艦彈道導彈,令觀者大有一種"中國行我也行"的錯愕感。



圖為"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和其原型"法塔赫"彈道導彈。

據美國國防部的《伊朗年度軍力報告》顯示,伊朗的"波斯灣"型反艦彈道導彈極有可能"改變周邊地區軍力平衡"。相比於其基本型號"法塔赫"彈道導彈,該彈配備了光電導引頭,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定水面艦船的位置,並予以跟蹤制導。據伊朗媒體稱,"波斯灣"的射程達到了300公里,其戰鬥部重650千克,可以一擊擊沉驅逐艦等大型作戰艦艇,甚至有可能重創航空母艦。



圖為韓國正在開發的反艦彈道導彈剖面圖(彈頭)。可見其紫色的雷達天線和上方的紅外窗口。


而在"玄武-2"彈道導彈研發成功之後,韓國也開始謀求反艦彈道導彈的研發和部署。在2014年由韓國國防部公布的信息顯示,用於彈道導彈的"雷達-紅外多模導引頭"開始研發。雖然韓國方面並沒有公開表示這是反艦彈道導彈,但一般的彈道導彈只需要固定的地理坐標定位手段(如慣性、GPS、星光),而紅外+雷達的複合制導手段明顯是為打擊艦船等移動目標準備的。


圖為俄羅斯米格-31及其掛載的"伊斯坎德爾"空射彈道導彈。黃褐色的部分是其導引窗口。


而作為傳統意義上的"彈道導彈強國",俄羅斯自然不願落在一票小國的後面。在將"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導彈的推進段減重精簡,並增加了新的導引頭之後,一款機載空基反艦彈道導彈就誕生了。而從俄總統普京公開將其和新型液體重型洲際彈道導彈、核動力洲際巡航導彈等"大殺器"相提並論來看,該彈很有可能是俄海空軍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抗大型艦艇的最強,也是唯一手段。



圖為伊朗"波斯灣"反艦彈道導彈命中靶艦的示意圖。可見其並沒有分級彈體設計。


但仿品終究只是仿品。上述國家的反艦彈道導彈都能進行末端修正和導引,但從嚴格的角度來說,由於它們的彈道高點並沒有遠出大氣層,飛行階段也沒有拋棄推進段只留下彈頭,因此它們和"高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並沒有多大區別,較真正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還少了靈活機動的功能,其彈道完全是可預測的。至於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最難實現的"再入段變軌"能力,就更不是這些"仿品"所能復現,甚至是想像的了。(利刃/TO)

尊重內容,從尊重作者開始,轉載、合作請私信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航母真實戰力有多強?這兩架殲15是最好的證據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