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罕有的名將死守天津成為清末的異類卻因義和團而死

晚清罕有的名將死守天津成為清末的異類卻因義和團而死

20世紀初義和團運動在中國的北直隸、山東等地迅速崛起,一開始官府對其進行鎮壓後來由於官府保守派的支持慢慢轉為招撫,而義和團也就是八國聯軍侵華的導火索。

為應對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進行了抵抗但大多數都是敷衍了事,而所謂的義和團也不過就是擺擺樣子沒有實際戰鬥力連一個使館都打不下來。僅有一人在這次戰爭中表現出軍人應有的氣度,他便是聶士成將軍。

聶士成

聶士成初入淮軍袁甲三部,曾隨淮軍將領劉銘傳鎮壓太平軍、捻軍,自把總累升至提督。中法戰爭期間命率軍赴台灣基隆,參與抗法並屢敗法軍。1891年調統蘆台淮、練諸軍。次年,授山西太原鎮總兵,仍留蘆台治軍。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隨提督葉志超援朝,率部扼守遼東大高嶺,與日軍激戰十餘晝夜不言退,收復連山關,擊斃日將富剛三造,功授直隸提督。

1900年4月,聶士成奉清廷之命圍剿義和團。到了6月,又奉清廷之命與義和團一起和洋人作戰。這時,聶士成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他已經成為一個被朝廷不斷指責、官員蓄意革除、義和團最為痛恨以及洋人最想消滅的人。一切都源於他對義和團的態度。作為一個多次與洋人交過手的將領,聶士成知道大清國不具備與列強抗衡的力量,而如果國內再動蕩頻起,只能令國家不可避免地衰弱下去。因此,從義和團興起的那一天起,聶士成始終認為義和團不可能「滅洋扶清」,救國於危。他親自觀看了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表演,當場揭穿了農民們的把戲:先裝槍彈,再裝火藥,發火之後,火藥在前,只見煙火噴出,槍彈不是被火藥推出的而是帶出的,所以傷不了人。聶士成當場殺了那個搞騙術的農民。於是,當清廷為了對抗洋人而宣布義和團為「義民」時,義和團向清廷提出的惟一條件是:殺聶士成。朝廷里反對洋人的大員紛紛支持。而慈禧深知國家打仗無論如何還得靠聶士成這樣的將領,因此下達的懿旨是讓聶士成「戴罪立功」--但是這也為後來聶士成的死埋下了伏筆。

1900年7月9日,天津南郊外,八里台,一場防禦血戰開始打響,聶士成在戰火硝煙瀰漫的第一線橫刀躍馬、奮力督戰,高喊著:「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 軍刀的閃亮和他身上黃馬褂的鮮艷,在戰場上格外耀眼,正當聶士成與八國聯軍激戰的時候,義和團的人擄走他的母親和女兒。聶士成率人追擊,義和團大呼聶士成反叛。聶軍里義和團的內應從後面開槍,聶士成前後受敵,中彈十幾顆,腸子流出體外數寸,最終死亡,義和團欲奪回屍體分割,八國聯軍步步逼近,義和團四散,聶士成屍體才得倖免被分。聶士成死三天後,天津陷落。清廷說他罪有應得,念及以前的「功績」,准予撫恤。

八國聯軍侵華

據八國聯軍隨軍記者記載,「華軍雖眾,皆不足慮,所可畏者,聶軍門所部耳;蓋聶軍有進無退,每為各軍之先;雖受槍炮,前者斃,後者又進,其猛處誠有非他軍所可比擬者。」聶士成報效的清朝沒有給他厚葬,而作為對手的八國聯軍反而給他高度的評價。

真是諷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知史 的精彩文章:

慘被遺忘的東吳名將歷經三代因為資歷老曾經看不起周瑜

TAG:漲知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