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聚焦孩子的「光明面」

如何聚焦孩子的「光明面」

小新是一位六年級的小學生,小新媽媽和安安媽媽一樣是一位職業的心理諮詢師。近段時間小新媽媽正在努力學習後現代心理諮詢的課程,在課程中需要大家提交一個作業,去實踐「人≠問題」這個理念。恰巧第二天中午小新一個中午都在玩遊戲,直到小新媽媽午休起床。

小新媽媽覺得她可以試試看去發現孩子的「光明」面,於是發生了以下對話:

小新媽媽:

「剛剛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你有想過要停下來嗎?」

小新:

「有的,可是還是沒能停下來。」

小新媽媽:

「可以告訴媽媽那個拉住你讓你停不下來的東西是什麼?」

小新:

「(思考)是僥倖。」

小新媽媽:「這個「僥倖」是怎麼拉住你的?」

小新:「它好像在跟我說「沒事兒的,這會兒沒人知道你一直在玩遊戲,在玩多會兒唄」!」

小新媽媽:「嗯,看來剛剛你被「僥倖」拉住了。那媽媽想問問你,你現在還想跟「僥倖」說什麼呢?(外化技術)」

小新:「我想跟他說「你這樣會耽誤我學習的」。」

然後小新就放下平板,回房間做作業去了。

不知道大家看往這段對話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我的想法是:哇塞!簡直太牛了!不用指責不用生氣,幾句話輕輕鬆鬆讓孩子放下平板!而且六年級的小朋友還用了「僥倖」這個我都不太會用的高級辭彙!要是每次都這麼厲害不得上天?這次作業小新媽媽鐵定得拿A++!!

然而當時上課的詹宗熙老師卻在點評時指出,小新媽媽在第二句話時關注點就已經聚焦到「問題」上了:真正不屬於問題的,在於「有的」,而不是「停不下來」,或者說「失敗的停下來」。

我不知道看到這兒的大家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或許在這裡可以嘗試安靜30秒感受一下!

在我剛剛聽到這個點的時候,我是有點不以為然的,甚至覺得有點吹毛求疵。但是之後再想想,老師看到的的確是孩子最「光明」的地方。如果接下來的對話是:「那你可不可以告訴媽媽,你的那個『有的』背後的是什麼?」或許可以讓孩子更能夠看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所謂理想信念,並不是孩子們沒有,而是常常躲在被我們拎出來的問題後面了呀!

我們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是好孩子,是最棒的,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問題孩子。但是從我們自身從小到大的教育中,我們的父母也好,老師也好,給到的教育常常是讓我們尋找自身的問題再去改正,甚至別人的問題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們的視角早已習慣總是落入「問題」中,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也難免教會他們這樣看待問題的視角。

但同時我們也知道,成長的力量,自然是在那些可以真正讓我們成長的地方,在「光明」面而不是「陰暗」面,如果總是聚焦在「陰暗」部分,有時還真不適應看到「光明」的視角呢!我覺得正是因為這樣的思維模式,我才會在剛開始聽到點評的時候不以為然。

安安媽媽在這裡有個想法,正在看文章的各位父母們,都去尋找看看身邊人的某一個光明面,試試看針對光明面對話。不單只是孩子,也可以是別的家庭成員,甚至朋友、工作夥伴!如果有什麼感觸,歡迎大家給我文章下留言!我將與大家對話!並在下周抽取10位留言做一期微問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氣安媽 的精彩文章:

TAG:元氣安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