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AI、量子計算引爆硬科技創新,雷鳴、王海峰、施堯耘等北大120周年論道信科最前沿

AI、量子計算引爆硬科技創新,雷鳴、王海峰、施堯耘等北大120周年論道信科最前沿

新智元報道

編輯:克雷格

【新智元導讀】昨天(5月2日),北大微納電子大廈報告廳舉辦了「百廿E心 共創未來」北京大學科技創新校友高峰論壇,邀請了數位走在時代前沿的科學家、企業家和投資人,開啟一場關於科技創新與未來發展的探討。

北大建校120周年之際,信息科學領域的校友回母校開啟了一場高峰論壇。

這次活動主辦方為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和北大科技創新校友會,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如,北京大學科技創新校友會理事長雷鳴做致辭,演講嘉賓包括百度副總裁、AI技術平台體系總負責人王海峰,阿里量子計算首席科學家施堯耘,東方弘道創始合伙人李曉光,昆仲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王鈞,新智元創始人兼CEO楊靜女士作為特邀嘉賓出席圓桌討論。


全國第一個以智能命名的系誕生在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北大即將迎來120周年華誕,北大的電子系也將迎來60周年,計算機系也走過了40周年的歷史。

北京大學於2002年在原電子學系、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信息科學中心和微電子學研究所的基礎上,正式組建成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中國第一個以智能命名的系——智能科學系也誕生在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這對中國今後的信息科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黃如女士在致辭中介紹,中國第一塊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國第一個改變了整個印刷產業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和電子出版系統、中國第一個大型軟體工程環境、第一個波分復用的光纖通信系統就在北京大學的信息學科誕生,可以說,北京大學信息學科見證了整個中國信息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

黃如

信息學科本身的學科特點是應用技術,所以一定要跟產業界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北大科技創新校友會,是學術和產業界聯繫的橋樑。

北大科技創新校友會理事長雷鳴認為,學校里有最前沿的技術,能夠觀察到世界在最前沿上發生什麼改變,產業界也需要科技發展最前沿的突破性進展。

雷鳴

「其實這背後會給我們揭示很多未來的機會,能夠抓住的話就將有可能去改變,未來也希望校友們能夠多跟母校互動,去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去感知科技的發展,尋找未來的創新和創業的機會。」


王海峰:百度從四個層面布局AI,AI晶元的競爭關鍵在於產業生態系統的競爭

百度副總裁、AI技術平台體系總負責人王海峰認為,人類歷史上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是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

王海峰

百度在這次人工智慧浪潮中布局非常早,AI技術從基礎層(大數據、演算法、大計算)、感知層(語音、圖像、視頻、AR/VR)、認知層(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用戶畫像)和平台層(AI開放平台與生態)四個層面布局。

目前,百度已經找到了一條搜索引擎的進化之路,將智能搜索、圖譜構建、需求理解、智能問答、計算與推理應用到搜索中。搜索引擎是真實世界和互聯網的鏡像,最有機會進化成為通用人工智慧。

此外,王海峰還認為未來AI晶元的競爭關鍵在於產業生態系統的競爭力。


施堯耘:量子計算可能就是終極計算,雲計算或往量子計算髮展

接下來是阿里量子計算首席科學家施堯耘的演講。

施堯耘

量子計算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突破現有計算能力的計算領域。為什麼認為量子計算比經典計算要快?施堯耘對確定性演算法、隨機演算法和量子演算法進行了比較。

確定性演算法是「One Way Street」,下一步的演算法是固定的;隨機演算法會進行分叉,類似於拋硬幣,但如果一個節點(向量)出現錯誤,則後續產生的節點無意義(圖中紅色點)。

量子演算法也會分叉,但分叉的時候係數可以是負數或正數,紅的節點疊加起來形成的演算法錯誤的份量可以很小,並可以互相取消。而綠的向量都指向相同的方向,之後就互相疊加,造成一個非常強的信號,因為權重可負可正,所以會引起干涉,這是量子計算最重要、跟經典計算最不一樣的地方。

量子計算的驅動力中,AI/大數據已經成為繼物理模擬(1981年提出)和破解密碼(1994年提出)之後的最新的驅動力。

機器學習的驅動力=數據+算力,而量子AI是以算力提升AI。

量子計算目前的有兩個方向可以幫助提升AI,一個方向是用量子的演算法來加速AI常用的計算,比如Gibbs取樣、解線性方程等。

另一個方向是建立量子模型,解決經典計算不能做的事情。

全棧量子計算分為4個層面。最底層的是量子處理器(極致的量子物理實驗)。

目前,量子處理器有三類,第一類是超導來實現量子計算,必須在低溫狀態下實現,IBM、Google、Intel等都在這個領域。(下圖最左邊的圖)

另一種是托普量子計算,微軟在這個方向做研究。不久前,微軟研究人員宣布發現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Majorana fermion)存在的有力證據。

這是物理學家用來發現Majorana粒子最清晰信號的裝置。中間的灰線是納米線,綠色區域是超導鋁條。Credit: Hao Zhang/QuTech

另外一條是離子阱,Amazon投資的公司目前使用這一類的研究方法。

底層的處理器之上是量子軟體、演算法和應用層面。

施堯耘說量子計算可能就是終極計算,雲計算可能需要往量子計算髮展。雖然量子計算探索的是極限計算和極限物理,施堯耘說,最終必然會實現。

在論壇開始前,新智元創始人兼CEO楊靜問施堯耘:到底量子計算機什麼時候能夠商用化?施堯耘說,大概需要10年,而且需要從專用計算開始。所以,目前的通用晶元還是有必要自主研發。


創業投資:創業就是解決「不爽」的問題;中國在AI領域投資已超過美國

在北大科技創新校友高峰論壇現場,北京東方弘道資產管理公司合伙人李曉光和昆仲資本創始合伙人王鈞先後分享了對移動互聯網AI時代投資的看法。

李曉光

李曉光最著名的案例是投資了ofo小黃車。李曉光說當年他在北大念書的時候,校學生會主席是現任總理,而戴威也曾經是校學生會主席,所以李曉光認為戴威以後或許是個人物,所以就投資了他們團隊。

戴威為啥創業?是因為大學4年丟了5輛山地車,這讓他很不爽。

李曉光認為,尋找創業機會的一個重要方法是「找不爽」,哪裡有不爽,哪裡就有可能存在創業機會。小黃車就是抓住了短途出行是大眾剛需的機會,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單車共享成為可能。

不過,李曉光還認為,從最近熱門的晶元問題可以看出,中國的創新基本上都是模式創新、應用創新,缺少核心技術創新;中國的創新基礎還很薄弱,在這方面投資還很少,需要持續加大投資。

隨後,昆仲資本創始管理合伙人王鈞分析了中國過去一年投資熱點:共享經濟、娃娃機、自動駕駛、教育、新零售、無人零售、人臉識別、區塊鏈。這兩個月,創業項目的BP紛紛從區塊鏈改成了晶元,投資熱點轉換有點快。

王鈞

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額已經超越美國,2017年共發生了353次投資。

不過,王鈞也披露了科技創新企業投資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商業落地能力缺乏;

人才競爭;

2B項目推廣速度慢;

研發成本高,周期長。


楊靜:AI時代創業公司需要建立生態,VC也要轉向生態投資和產業投資創新

在圓桌對話環節,雷鳴作為主持人,邀請楊靜,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蔣雲,金磚資本董事總經理、前百度副總裁王湛,巴別時代創始人、CEO趙暕共同探討科技創新創業與投資趨勢。嘉賓討論環節經新智元整理。

雷鳴:現在投資轉向AI、量子計算等「硬科技」領域,互聯網創業是不是真的結束了?

王湛:現在創業公司成長速度很快,只需要一兩年就邁過了數億美金的檻。

因為現在有很多新技術、新機會。這個時代才剛剛開始,創業的土壤比過去好太多,有太多具體的應用場景。僅僅是移動支付的普及就帶來了新的大量機會,比如小黃車、知識付費等等,如果移動支付沒有發展到今天的程度,摩拜、小黃車不太可能會出現。

王湛

現在,如果能把現有的基礎設施都利用到,能夠深入進去,解決痛點,就有可能跑出來一條獨角獸。我覺得,現在還遠遠沒有到「移動互聯網已經過去了」的時代,現在最好的時代剛剛開始。

趙暕:互聯網的本質上是鏈接的橋樑,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非常低,不再會有傳播屏障。這產生兩個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做得好,產品傳播不會有太大的屏障;但也不再具備區域的優勢,會和全世界的人競爭。

趙暕

我不認為互聯網創業的機會過去了,互聯網創業的本質是比別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種服務是否會經得起人與人之間傳播的檢驗?如果經得起,說明機會是存在的。

楊靜:新智元從2015年成立,成立三年來,我們見證了互聯網+進化成人工智慧+,這個時代投資趨勢是:無論是AI晶元還是量子計算,第一,都是生態投資,如果只是單點投資,在生態上不太成立。

楊靜

第二,去投行化趨勢比較明顯。以前投資在地緣、人員上存在信息不對稱,造成項目在成長到一定階段後才被大的公司注意到。現在,BAT等巨頭從創業公司早期階段便開始關注,這對VC投資來說不是太好的事情,因此,生態投資和產業投資創新更加應該受到重視。

蔣云: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主要趨勢是信息技術的變化在引領產業變革。信息技術的進步不僅是生產力的進步,它也在深刻影響生產關係。

蔣雲

無論是模式創新還是科技創新,希望大家多去關注未來的創新,比如AI、量子計算等,未來創新一定會出現獨角獸,現在的獨角獸也是關注未來的創新。我們不知道下一個馬雲在哪裡,但是我們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培養出未來的獨角獸,讓好的生態也能夠成長起來。

雷鳴:最近,硬科技的投資比例有很大的提升,硬科技對傳統互聯網後期的模式創新要求更高。但是硬科技創業或者科學家創業如何把握需求、抓住商業機會?科技人才如何與產業人才結合?

王湛:核心演算法的崛起就是硬科技帶來的改變,它能夠提高效率優化資源,因此一方面在基礎科學上要投入,另一方面在工作上,要帶著問題驅動或需求驅動的思路,把二者結合起來,才會讓硬科技比較好的發展。

趙暕:在做公司當中,領導者都要上上下下的與各種人打交道,這就需要各方面的能力。當一個人有能力的時候,還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有局限,這種自知之明是一種難得的智慧。

當你想做硬科技,如果你不是一個獨立開發者的話,你肯定要與人合作。無論是要搞技術攻堅還是非技術類的創業,一個完整的企業不是實驗室,要有思路去解決商業問題,每個人都要有分工。

楊靜:不論是硬科技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一旦創業的話,它是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需要協調好各方面的資源。以商湯為例,商湯有湯曉鷗、徐立、徐斌組成的黃金組合。湯曉鷗能夠做政府關係,徐立能夠做業務、商務合作,徐斌是融資高手,三個人相輔相成,讓商湯成了估值最高的AI公司。

蔣云:硬科技解決的是產業上游應用大爆發的基礎問題,從高校角度講,教授創業一定是一個前端創業,在做了幾年把產業往前推進之後,一定要讓他們回歸學校,再去自由探索科研。因此,學界、產業界、投資界要共同來營造中國的硬科技創新的生態,我有個提法叫「讓教授當技術天使」,教授在團隊初期的地位很重要,扮演了天使人的角色。

另一個問題是,很多人發了很多paper,但是進入不到產業界中,這是激勵機制的問題。如果想推進硬科技的創新,需要產業界、投資界制定很好的、很直觀的組織方式和激勵機制,能夠讓學術界的人更多地關心自己的技術能讓產業界怎麼用。如果一個教授開始關心自己的研究有沒有商業價值的會後,他的學生和團隊就越來越有戰鬥力。

最後,投資、產業和學術,都要讓年輕人看到未來,當年輕人全身心投入的時候,創新就會出來。

【百廿E心,求索未來】在北大科技創新校友會高峰論壇最後,雷鳴讓總結給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寄語,新智元創始人兼CEO楊靜有三句話:

希望信科未來在北大校慶130年、150年,能走出比李彥宏捐款母校更多的互聯網巨頭;

希望北大微納大廈能走出幾位未來「中國芯」功臣;

希望信科才子攻堅量子計算、通用人工智慧,拿到圖靈獎,為人類探索更美好的未來。

未來屬於探索者和開拓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智元 的精彩文章:

曠視科技為何投資Video++?版圖擴展打造AI+IoT 閉環 專訪唐文斌
諾獎評委、工業 4.0 教父沃夫岡解讀AI研究大趨勢

TAG:新智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