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的另類臉譜:庚子首凶董福祥不識字,光緒親自為其宣讀手書

歷史的另類臉譜:庚子首凶董福祥不識字,光緒親自為其宣讀手書

晚清拾遺錄(十五):貓哭耗子。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之亂席捲北方大地,持續數月的鏖戰,十餘萬清軍潰不成軍,數十萬義和團土崩瓦解,兵蕤肆虐,生靈塗炭。是年六月二十日,駐守陣地的奧地利士兵聽到清軍的吹號之聲,忽揚忽高,忽抑而低,如怒牛之鳴吼,似挑戰,似示威。隨著號聲漸進,只見大批甘軍士兵湧入城內,旗幟鮮明,刀槍閃亮,騎卒手執馬槍,狂馳著集合隊伍。因為被這支甘軍的氣勢所懾,奧地利守衛竟然主動放棄了臨街的陣地,而這支軍隊的主將就是「以血染紅頂子」的董福祥。在紫禁城外布陣的甘軍,背上是新式步槍,身材高大雄壯,可可色的皮膚更顯得殺氣騰騰。

其後,甘軍參與圍攻館區,來自西北的甘軍剽悍善戰,進攻時尤為瘋狂,聯軍一致認為「董軍兇悍,且為慣戰之兵。」而董福祥一直大大咧咧地叫囂:「臣無他能,唯能殺洋人耳。」但是這群慣戰之軍,卻因為各種啼笑皆非的廟堂指令,久攻館區而不克。戰至八月十四日,甘軍仍和清廷的禁衛軍死守京師外城,但是被聯軍擊潰後,甘軍開始轉變成另一副面孔,退至城內大肆劫掠,各處店鋪均遭荼毒,端王載漪麾下的虎神營士卒也有多人被甘軍斬殺,逃亡的文武百官有乘車者,如遇甘軍亦被搶去,以至於京師無車可乘,為了逃避這些甘軍潰軍,,城內商賈居民紛紛出逃,「手雨傘,肩包袱,數裡間絡繹不絕,菜市攤肆亦停。」

但是,因為車馬緊缺,一些付不起銀兩的清朝官員欲出而不能走,只能困在家中自嘲道:「家貧顯忠臣。」甘軍潰敗後的亂象,董福祥難逃其咎,而且也暗中緊鑼密鼓地準備後路,隨身攜帶以及發往甘肅的餉銀數十萬之巨。庚子戰敗後,董福祥被洋人一致指控為「首凶」,在和談時要求清廷將其處死,而全權大臣李鴻章也一再表示「董福祥所犯之罪,將來所擬,必系死罪。」然而事與願違,董福祥本人的驕縱不是沒有道理,在陝甘地區頗具威望,被奉為支柱,手握二十八個營的甘軍,這群虎狼之師在清軍中舉足輕重。所以一旦將其問罪處斬,必將激起事端。

最終,清廷只能將董福祥革職,表示永不敘用,洋人也只好默許。然而董福祥卻不樂意,返回西北重整人馬準備再戰。為了安撫這位混世魔王,尚在西安的兩宮特意召見,看見端坐著的兩宮,董福祥久跪不起。光緒問道:「你識字否?」董福祥答:「不識。」光緒遂拿出手書一張,親自讀給董福祥聽,慈禧在一旁邊聽邊落淚,花甲之年的董福祥則伏地大哭,手書的大意是:「耳董福祥於朝廷忠孝性生,功在西陲,此次革職,實萬不得已,朝廷尚且委曲求全,在爾更當如此。」手書的最後是勸慰:「他日聞鼙鼓思將帥,舍爾其誰屬哉。」其後董福祥收整親兵三千人赴寧夏養老,遙想當初領軍入京時,看見廟堂之上的腐化,這個不識字的土包子曾大發感慨:「我以為京師貴人,今乃不過欲得吾輩幾文錢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客棧 的精彩文章:

江湖史話:三合會的紅棍與黑手黨的紐扣人,幫派打手的殊途同歸

TAG:人物客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