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佛谷楊沖從「一窮二白」到越「扮」越美 並走向旅遊的樣板

佛谷楊沖從「一窮二白」到越「扮」越美 並走向旅遊的樣板

楊沖村位於青陽縣城西郊,現有17個村民組2680多人口,九華古道穿越其境,素有「佛谷楊沖」之稱。但佛道上的楊沖村很窮,是全縣十八個貧困村之一。村集體沒有山場,也沒有企業,更沒有收入,是真正意義上的「空白村」。

面對「一窮二白」的窘境,村兩委不甘落後,他們通過思想大轉變,衝出了發展「瓶頸」。

逼出來的思路:把土地「流」回來

因為一個「窮」字,楊沖村遭遇了太多的尷尬,經濟多年上不去,辦什麼事都寸步難行,村民們意見大。迫於當前的發展形勢,2014年,村兩委一班人搶抓機遇,打響了一場脫貧攻堅戰,在逆境中奮起。

這其實也是一場思路大轉變、腦筋急轉彎的戰鬥。

敢想才會敢幹。村支書王逢傑是個年輕人,頭腦活、想幹事、有闖勁。在他的帶領下,村兩委一班人勇當全村脫貧致富的「火車頭」。他們突破常規思維,圍繞楊沖發展大膽地構想,大膽地創意,大膽地繪製他們心中的藍圖。

「楊沖村靠近縣城,沒有礦山,也沒有工廠,生態資源原汁原味,適宜發展生態觀光經濟,大有文章可做。」這是村兩委一班人當初的思考。

這一思考,剛開始的時候,僅是他們心頭一個的設想。然而,正是這個設想,揭開了楊沖村發展觀光農業的新頁;正是這個設想,楊沖村找到了新的發展思路,推出了「村委會+企業+農戶」的農村土地經營新模式。

一招既出,立竿見影;思路一變,全局生動。

2016年,他們將先鋒、龍井兩村民組土地成片流轉到村集體,發展觀光農業,分步打造「千畝花海觀光帶」,將村外的遊客迎了進來;去年,他們又將石寶村民組農戶分散經營的400畝「高山茶園」收回村集體,致力培植「觀賞茶」「生態茶」,大幅提高了茶園經營效益;今年,他們採取同樣的辦法,在雞鳴村民組規劃建設300畝中藥材種植觀光基地,在一片山沖里打造觀光農業的新看點……

干出來的局面:把村莊「扮」起來

如果說,新思路鑿開了楊沖村的發展通道,那麼加快楊沖發展的另一隻推手,則是村兩委抓發展的勁頭。

他們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致力改善楊沖的「村容路況」,把全村的環境裝扮起來,吸引外面來的遊客。每天,村兩委每個人都自領任務,不是「跑鎮跑縣」就是進村入戶,向上積極爭取項目,下村研究解決問題。

「當時,楊沖村是個『問題村』,路要修,橋要建,水利設施要改造,村莊要美化,農戶要脫貧,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提到四年前的情況,村民們都說,要把楊沖建設好、發展好,確實很難。

面對一個個難題,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也不迴避退縮,而是實實在在地做工作,用實際行動說話。

四年來,楊沖村緊抓農村脫貧、美麗鄉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等政策機遇,實施各類相關的建設項目40多個,改造建設美麗鄉村示範點1個,規劃建設移民安置點1個,修築水泥道路4000餘米,修建橋函13座(個),改造河(渠)道2400米,美化改造農家庭院140多戶,栽植綠化苗木1萬多株。既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全村道路「組組通」,同時也一舉改變了全村的環境,為發展鄉村旅遊創造了條件。

發展的藍圖總是越「扮」越美。在村兩委的努力下,蓉十公路(過境縣道)變寬變美了,長壠河兩岸硬化美化了,村容村貌徹底改觀了,三個特色農產品基地初具雛形……如今,楊沖村這幅鄉村畫卷展現出別樣的魅力。

闖出來的希望:把山場「讓」出來

石寶山又稱拾寶山、子母山,位於「九華古道」最前端,流傳著許多美麗而神奇的傳說。

山上地勢險峻,竹木蒼翠,風景幽麗,一片農房散落其間。因為生活不便,住在山上的農戶一直盼望「下山」。早在兩年前,村兩委就將石寶山開發列為議題。他們琢磨著將山上居民搬下來,然後通過招商的方式對石寶山進行深度開發,利用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資源,發展具有「高山」特色的民宿產業。

思路一成熟,立即付諸實施。他們在山下建起了石寶新村,還修通了進山公路,在山上鋪設了1000米長的觀景石階,硬是將沉寂的石寶山「鬧」出了聲響。

賞有千畝花,采有生態茶,攀有石寶山,吃住到農家……在一個個設想變成現實之後,楊沖村各項經濟指標一路飆升,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000元。這裡已經「蛻變」成了全縣鄉村旅遊發展的樣板。

(池州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陽熱線本地頭條 的精彩文章:

圖說青陽:南橋春色

TAG:青陽熱線本地頭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