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本《三體》打天下,深挖雷軍、馬化騰、扎克伯格的戰略思想來源

一本《三體》打天下,深挖雷軍、馬化騰、扎克伯格的戰略思想來源

《三體》作者劉慈欣 來源:視覺中國

一本科幻小說為什麼會引起這麼多大佬的關注?

/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陳貝蕾編輯| 林文龍

在互聯網圈,《三體》不僅是一本科幻小說,更是一本大佬們都推崇的「聖經」。

因為大佬們的引爆,互聯網界集體受到了浸染,在《三體》最火爆的時候,一些互聯網大會上,企業家、創業者們言必稱《三體》,似乎不講一講「降維打擊」「黑暗森林」,就不能稱為真正懂互聯網。

總統催稿

以小米創始人雷軍為代表的《三體》迷,曾經在各類場合多次提及《三體》,並發微博表示:「在金山集團戰略會上,花了很多時間分享讀《三體》體會,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戰略非常有幫助。」

2010年,雷軍看了第一遍《三體》,2014年又翻出來重溫過一遍,並推薦給好友陳年:「我以前給凡客陳年推薦過,他說他只讀了第一本就讀不下去了。我強烈建議他堅持下去,一定讀完第二本和第三本。第一本只是鋪墊,看上去像一本一般的科幻書,有點長,真正精彩的在後面。」

這種堅持的力薦顯得難能可貴,雷軍很少這樣極力地推崇一本著作。

對於《三體》,雷軍堅稱「很震撼」並且「強烈推薦所有的企業家都看看」。

他甚至還善意地提醒讀者不要因為第一本書而低估了整部書的價值,他認為,第一本書只是序言,「暖場時間過長」,第二部《黑暗森林》和第三部《死神永生》,才是整部書的精髓所在。

騰訊的馬化騰也追讀過《三體》。2015年年中,一場由香港大學組織的論壇上,他和當時FT中文網的張力奮對話。當張力奮問他在看什麼書時,馬化騰回答說:《三體》,還提到了劉慈欣的幾個短篇。

馬化騰還在另一個場合隱晦地提到了《三體》的內容:「最近在一部科幻小說中,我看到一段對於『四維世界』的描寫,僅在熟知的三維世界上疊加了一個維度,整個宇宙立即變得無比遼闊、無比美妙。」

360董事長周鴻禕,也是《三體》的粉絲,他在《三體》的同名電影中飾演了軍方智囊團專家這個角色,過了把癮。

與劉慈欣同在一個高中——陽泉三礦中學(現已改名為陽泉市第十五中學),比他低三屆的李彥宏也在不同場合表達過對《三體》的喜愛。在周鴻禕將要客串電影《三體》時,《三體》的粉絲們也曾呼喚李彥宏、柳傳志在電影中客串一把。

除了企業家,高曉松在《曉說》節目中,連續四期講述《三體》,盛讚《三體》為自己十年來看過的最好小說,並借用《三體》中的語言說:「劉慈欣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面壁者」。

在國外,《三體》的影響力並不遜於國內。

《冰與火之歌》的作者、著名作家喬治·馬丁就曾經這樣形容《三體》:「這是一本很不尋常的書,奇妙地混合了科學和哲學思辨,政治和歷史,陰謀論和宇宙學。」

他甚至直言,自己最喜歡《三體》中史強這個角色,雖然他很asshole(混蛋),但是很討人喜歡。

喬治·馬丁在《三體》獲得雨果獎後直言:在雨果獎半個世紀的歷史中,很少有非英文原創作品獲得提名,中國的作品則是從未有過,因此《三體》是個突破。

但實際上,《三體》獲獎的過程一波三折。

在美國,「悲傷小狗」和「瘋狂小狗」兩個團體經常刷票,很多優秀作品會因此被排擠出提名隊伍。

《三體》也毫無例外地遭到了刷票排擠,最終無緣提名。

沒想到,在雨果獎最佳小說獎提名名單中,《分離線》的作者馬爾科·克勞斯竟為了替《三體》打抱不平,一怒之下主動退出了作品參評。

馬爾科·克勞斯對《三體》的喜愛可謂溢於言表。在國際大獎評選中,主動撤回自己的作品而換上其他作品的行為還是頭一遭。

他還曾公開發布兩條推文:「說實話,我真想不出有哪部比《三體》更讓我想在候選名單上看到的作品了。祝大劉小劉(作者劉慈欣,譯者劉宇昆)一切順利!」

第二條是:「我真是形容不出《三體》撞進最佳小說提名名單里我有多開心,太實至名歸了。」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也是《三體》的重度書迷,他向眾人推薦說:「我非常喜歡《三體》!嚴重推薦!如果你也對中國的歷史、虛幻現實、科幻小說感興趣,你會喜歡這本書的。」

從這些措辭,我們不難看出,扎克伯格對《三體》的喜愛到了何種程度。

扎克伯格還介紹了自己閱讀這本書的原因:「這是一本非常暢銷的中國科幻小說,甚至現在好萊塢都將它作為劇本來拍攝電影。我最近一直在閱讀經濟學和社會學方面的書,《三體》可以讓我很好地緩解閱讀的疲憊,並且也不會無聊。」

《三體》的推崇者中,最大咖的要數奧巴馬。

《三體》剛被譯為英文版時,奧巴馬就利用在夏威夷度假的時間,讀完了《三體》的第一部《地球往事》。

劉慈欣本人證實過的一件事是,奧巴馬確實在看完《三體》第一部後向他催更。

有一天,劉慈欣收到了一封郵件,郵件內容是:「您好,美國總統奧巴馬先生看了您的《三體》之後,十分喜歡,能否發一下後續的作品,很著急。」

不過,他以為這只是別人的惡作劇,就直接把郵件刪了。直到有關部門出面協調此事,劉慈欣才敢確信這件事的真實性。

用國家名義向劉慈欣催稿,可見奧巴馬在《三體》這件事上有多任性。

看完《三體》全集後,奧巴馬難以掩飾自己對於《三體》的喜愛,公開表達自己的狂熱:「三體太有想像力了,背景十分宏大。看完三體之後,我覺得當個美國總統和浩瀚的宇宙相比實在太渺小了,畢竟每天處理的都是和國會爭論的瑣事,不用擔心外星人入侵。」

《三體》理論「指導」下的實踐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在科幻作家看來,地球實在是太小了,但在文學界看來,科幻小說實在是太小眾了。

《三體》的異軍突起,就像科幻領域的「破壁者」,但為什麼如此小眾的科幻作品能夠戳中大咖們的心呢?

「《三體》本質上是本哲學書。」

這話出自雷軍。

實際上,這就從一個角度說明了這本著作所搭建的蔚為壯觀的框架,而這個框架,帶給企業家們最直接的就是一些戰略思想來源。

比如,在雷軍的多次戰略表述上,他都說到了《三體》,其中對於《三體》的「降維打擊」概念,更是數次提及。

那麼,降維打擊是什麼呢?它出自於《三體Ⅲ·死神永生》,指的是三維空間的物體一旦進入二維空間,物體分子將不能保持原有的穩定狀態,非常容易發生解體,導致物體本身毀滅。也就是像,高維度的人類攻擊一個低維度的螞蟻一樣簡單。

雷軍所說的「降維打擊」,指的又是什麼呢?

實際上,做手機,雷軍採用了更高的維度。在其他品牌手機製造商在靠手機掙錢,並認為經銷商才是生態系統時,雷軍已經讓手機完全地通過互聯網銷售,砍掉了中間的供應商。

同時,他以直接接近成本的價格銷售,目的不是靠手機賺錢,而是以手機為終端,建立起一個以手機為中心的智能生態系統,包括小米電視、無線路由器、音箱等。

雷軍站在高維度所產生的優勢就是:我怎麼打這場仗你並不知道,但你要幹什麼我再清楚不過。這時候,低維的手機品牌製造商再怎樣努力,都無法達到小米的高度,無法通過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來獲取競爭的勝利。

晶元工程師沈少提到,這就像一個名為「小米」的文明駕駛著「互聯網營銷號光速飛船」,在無憂無慮躺著數錢的傳統手機文明中,丟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性價比」三個字。

所到之處,所有的手機星系都被壓到了性價比維度,沒有了競爭力。只有速度夠快的手機星系,對自己的性價比做了降維優化,比如華為星系的榮耀文明,除了更高維的超文明比如蘋果文明等,其他的小文明則在這次降維攻擊中滅亡。

不過,vincross創始人孫天齊在採訪中提到過,雷軍所稱的「降維打擊」,實際上和劉慈欣所提的內涵是不同的,「降維打擊」是一種數學概念,但雷軍將它形容為更為複雜高端的商業模式去攻擊低端的商業模式,是一種概念上的偷換。

對於互聯網人的推崇,劉慈欣曾在《財經天下》的採訪中提到過自己的尷尬:「我就是一個科幻寫手,對於互聯網戰略一點也不懂,張嘴就是錯誤,比如降維攻擊什麼的,我壓根就沒想過,這會多讓人失望?」

此前與《中國企業家》對話時,劉慈欣也提到自己與企業家們並不接觸,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用自己的理論去做戰略思想。

但對於「雷軍」們來說,用「降維打擊」這樣的術語去描述自己的商業概念,更容易從字面意思理解,還能被冠以高大上的標籤,佔領消費者心智。從這個層面上看,他們的做法,或許算得上是一種高明的變通。

可以說,《三體》符合企業家們對商業世界和企業生存規則的深諳,除了個人喜好外,他們在公眾場合談及的著作,多半會選擇流傳性較廣的書目,比如《三體》,即便沒看過的人也知道其中的一些理論術語,這就給了他們理論上更大的傳播基礎。

另外,譬如前段時間火極一時的《未來簡史》,同樣也是關注未來的著作,對於重新認識和理解未來這件事,企業家們有著極大的興趣。關注未來,在長線上來講自己的戰略,會增強前瞻性、時尚感、未來感屬性,更容易被定義為一家很「酷」的公司。

逼格高的科幻小說《三體》,加上通俗小說題材,能夠讓企業家們成為「鼓動家」「宣傳家」,在這個時代更好地推廣自己的企業和產品。

如同羅永浩般,腳踩手機和相聲,在商業世界為自己裝點上高尚的漂亮羽毛。

暗合商業世界規則

「IT與航天在精神內核上是一致的,都是以創新為生命,開拓未知的空間。」劉慈欣曾在出席某個企業家大會時如是說。

這也算是他間接解釋了互聯網企業家研究《三體》的原因所在。

《三體》中,最令人印象深刻和最受企業家推崇的四條宇宙公理是: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3、猜疑鏈:宇宙中的不同文明會猜疑對方會採取各種手段毀滅自己。

4、技術爆炸;任何一個不起眼的小文明在宇宙尺度中很快可以通過技術大爆炸超越自己。

這四條公理可以轉換為四條企業生存法則:

1、生存是企業的第一需要。

2、企業不斷增長和擴張,但是市場需求總量不變,消費者的注意力和口袋裡面的錢就那麼多。

3、藏好自己並做好清理,創意隨時會被山寨的小公司複製,大公司隨時可能通過資本等方式幹掉自己。

4、小公司隨時可能發生技術爆炸,一下子走在大公司前面。

這也應了劉慈欣的話,宇宙世界和互聯網世界是有相似之處的。企業家們將《三體》作為自己的思想資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發現在狂奔突進的互聯網世界中,滯後的商業理論已經無法用來描繪和架構自己的商業藍圖。

在互聯網圈子裡,他們經歷過混沌未開、沮喪殘酷和紅著眼的廝殺,也經歷過小心翼翼地探索和在巨頭矩陣中的如履薄冰。卻沒想到,他們在實踐中遭受的打擊和獲得的經驗,最終都在一部科幻小說《三體》中找到了親切感和理論啟發。

採訪中,企業家們對於《三體》和商業規則的暗合也是深有感悟。天儀研究院CEO楊峰就表示說:「《三體》的宇宙規則在企業發展中,幾乎每一條都符合。」

其中一些殘酷規則甚至並不適合企業家們公開去說,但《三體》中也一針見血地點破了。

比如「黑暗森林」法則,在《三體》中它指的是: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這些獵人必須小心翼翼,因為林中到處都有和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那些獵人發現了別的生命,他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對方。

也就是說,在這片森林中,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會被很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現實。

互聯網世界中,這種「黑暗森林法則」依然成立。

任何一個創意和模式都會被很快複製,資本是背後的助推器。用最快的速度進行行業清洗,將暴露出來的其他「獵人」用資本的大炮消滅。這個時代,人力、創意、模式都不值錢,資本成了最大的領先優勢。

更何況,在互聯網的生態中,幾個巨頭格局已定,他們手中的槍威力更足。在他們感興趣或已經布局的領域,只要出現一點威脅,它就會立刻舉槍瞄準,要麼臣服站隊,要麼擊斃。

實際上,商業世界的生存規則就是極其殘酷的,企業家們還未吐乾淨狼奶,對於這種你死我活的生存鬥爭依然十分推崇。

《三體》其實描繪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圖景,弱肉強食,結果導向,這和中國商業世界的普遍思想境界趨於一致。

宇宙文明的爭奪,和商業文明的爭奪,大同小異。《三體》其實更像是搭建了一個宏大的哲學框架,讓商業世界有了行為背書的教輔。

推崇《三體》,確實是中國互聯網界第一次大範圍地擁抱科幻。《三體》的譯者劉宇昆就曾經提到,在美國,科幻和互聯網在很多時候是被放在一起討論的。他甚至直言不諱:「互聯網工作者怎麼可能不對科幻感興趣?」

值班編輯:張弘一

審校:耿黎明

尋找最具成長性的新興企業,「21未來之星」艦隊正在集結。《中國企業家》現向全國範圍內的初創企業發出邀請,只要您的企業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運營狀態良好,極具創新性和高成長性,即可參與2018年度「21未來之星」評選,點擊下圖報名參選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企業家 的精彩文章:

被國產手機圍毆,市場份額從19.7%降到2.2%,三星還能在中國翻身嗎?
毛振華:中國處於經濟、金融風險的高發期

TAG:中國企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