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定都天京後,若沒有發生這兩件大事,大清或被洪秀全趕回關外老家

定都天京後,若沒有發生這兩件大事,大清或被洪秀全趕回關外老家

自從太平軍定都天京以後,西據武昌,東破清軍江南江北大營,這時的形勢對於太平軍來說非常有利。如果不出意外,太平軍將在不久後便會組織力量全力北伐,攻克中原,直搗京師。可是意外還是出了,而且是個大意外。

定都天京後,若沒有發生這兩件大事,大清或被洪秀全趕回關外老家

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軍在取得短暫的勝利後,被沖昏了頭腦,領導層滋長了享樂思想,腐敗現象十分嚴重,更為嚴峻的是,他們內部出現了極大的分歧。洪秀全定都天京後,按照封建帝王的規格安排自己的生活,養尊處優,深居簡出。

其時,權力最大的東王楊秀清實際掌管了最高權力,除此之外,韋昌輝、石達開等人也通過各自家族、親屬等關係結成了自己的集團,並各自控制了一部分軍隊。因楊秀清的勢力最大,所以他的「東府」集團最為囂張,他自詡為政府首腦、濫用權力、欺壓臣屬,甚至發展到借用天父下凡附體逼迫洪秀全封他為「萬歲」,這件事直接導致了「天京事變」。

定都天京後,若沒有發生這兩件大事,大清或被洪秀全趕回關外老家

1856年夏季的一天,東王府里張燈結綵,鼓樂大作,正在慶祝勝利。突然,楊秀清臉色發紫,大聲喊道:「天父下凡了!」全府人一聽,都知道這時的東王已經是「天父」的化身了,立刻寂靜下來,聽候東王「天父」的指示。

這時,楊秀清慢騰騰地說:「天父在此,還不速傳二兄(洪秀全)過來訓話。」東府里的人馬上找到了洪秀全,洪秀全聞言後急忙起來,聆聽楊秀清的訓話。隨後,楊秀清以天父的口吻逼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在無奈之下,洪秀全只得假意答應封楊秀清為萬歲,楊秀清見事已成功,滿心歡喜,便以天父的口氣說:「好吧,我回去了。」

洪秀全回到天王府後,心知事態嚴重,這無疑就是要另起爐灶公然造反。於是他急忙命在江西督戰的韋昌輝、在湖北督師的石達開迅速返京。

韋昌輝對楊秀清一直以來都有不滿情緒,但表面上對他卻是阿諛奉承,唯命是從。即便是這樣,楊秀清對韋昌輝還是不放心,重大的軍事行動從來不派韋昌輝去參加,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把韋昌輝留在身邊,時刻提防。因此,韋昌輝對楊秀清恨之入骨。

定都天京後,若沒有發生這兩件大事,大清或被洪秀全趕回關外老家

當韋昌輝接到洪秀全的密令後,立即率領3000精銳星夜返京,與已經到京的秦日綱密謀,並迅速包圍了楊秀清的東王府。第二天,韋昌輝就率領士兵闖進東王府,殺死了還在睡夢中的楊秀清,與此同時,韋昌輝還捕殺了他的家屬、侍從、親兵數千人。

只一會工夫,東王府里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且,韋昌輝為報私慾,捕殺「東王黨」,使天京死難者達2萬餘人。正在武昌前線的石達開聽說楊秀清被殺,趕忙帶了幾個隨從回到天京,當面質問韋昌輝誅楊時牽涉無辜,韋昌輝竟以奉命為由,絲毫不給石達開面子,而且,韋昌輝還對石達開動了殺心。

所幸石達開提前獲知情報,及時地離開了天京,沒多久,韋昌輝將率兵進入翼王府,下令殺死了石達開一家,並指揮叛軍圍攻天王府。

定都天京後,若沒有發生這兩件大事,大清或被洪秀全趕回關外老家

韋昌輝的屠殺和專擅跋扈與楊秀清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行為激起了太平軍將士的憤慨,部下紛紛離心離德,不願當其走狗,助紂為虐。洪秀全知道韋昌輝更有野心,怕養虎為患,急令全體將士一起動手,抓獲韋昌輝及其死黨。

韋昌輝逃出天京後不久便被抓捕,他的心腹200餘人全部處死,這才結束了韋昌輝對天京歷時兩而多月的恐怖統治,天京變亂終於平息。

石達開逃出天京後,即調4萬人馬從武昌東來,指名要韋昌輝的人頭。到達寧國時,洪秀全將韋昌輝人頭送上,並請石達開回京總理國事。但洪秀全在韋昌輝事件後,對石達開也存有猜疑,所以封他的二個哥哥為安王、福王,以牽制石達開。

這樣的安排讓石達開處處掣肘,為了避免第二次天京變亂和洪秀全的加害,石達開不得不帶領數萬將士離開天京出走,率部獨自作戰。

定都天京後,若沒有發生這兩件大事,大清或被洪秀全趕回關外老家

天京變亂和石達開出走給太平天國運動帶來了致命的後果,使得整個戰局出現不利的形勢,太平軍也因此喪失了殲滅清軍的有利時機,端坐在紫禁城皇帝寶座上的咸豐終於鬆了一口氣,大清的江山社稷暫時算是無憂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都御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妃子去世,滿洲二品大員為其抬棺,死後待遇連皇帝也望塵莫及
和珅最恨、最想除掉的人,不是阿桂也不是紀曉嵐,而是另有其人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