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第6集團軍能否堅持到獲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戈林的空軍

第6集團軍能否堅持到獲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戈林的空軍

原著 :[美] 戴維·M. 格蘭茨 [美] 喬納森·M.豪斯

譯者:小小冰人

到1942年12月1日,「天王星」行動頭10天的初步勝利和挫敗暫告結束後,德國人和蘇聯人都面臨著真正的、生死攸關的困境,主要與第6集團軍的最終命運有關。在德國人看來,最大的挑戰是加強或解救保盧斯將軍陷入合圍的集團軍,同時穩定住防線。而蘇聯人面臨的挑戰是搶在德軍救援第6集團軍之前殲滅該集團軍,從而完成「天王星」行動的既定目標。雙方為這些困境尋求解決之道,催生了一場致命的貓鼠遊戲,這番角逐將在接下來的三周內持續進行。

斯大林格勒會戰蘇軍反攻(1942年11月19日—1943年2月2日)

11月22日—24日,希特勒、魏克斯、保盧斯之間的電報往來不斷,在此過程中,元首嚴禁第6集團軍實施任何後撤,這很容易讓人得出結論:希特勒應對該集團軍的覆滅負全部責任。但是,當時的態勢並不那麼明顯。

儘管面臨著第6集團軍陷入重圍這一嚴酷現實,但OKW(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11月25日的作戰日誌中卻洋溢著一股樂觀的氣氛以及曼施泰因即將親臨戰場,外加戈林保證能以空運補給第6集團軍(儘管有些不切實際),希特勒有理由相信德軍能夠擊敗「天王星」合圍,在獲得空運再補給的前提下,第6集團軍尚能堅持一段時間。

1942年12月,在蘇聯南部之德國3號坦克

可是,包括魏克斯、保盧斯、他們的參謀長、里希特霍芬和第6集團軍幾位軍長在內的幾乎所有高級指揮官,都贊成必須立即突圍,並認為空運補給第6集團軍毫無機會可言。

鑒於許多方面的疑慮,空運問題必然在後來與希特勒的會談中重新浮出水面。根據OKH(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工作人員的估測,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認為被圍部隊每天最少需要300噸補給物資;考慮到惡劣的氣候,在可供飛行的日子,每天的運輸目標應當為500噸。由於先前已向希特勒做出承諾,戈林堅稱德國空軍能夠交付規定噸位的物資。希特勒也被過去的說辭所困:他一直辯稱德國空軍是帝國新式的現代化空中力量,比不太配合的陸軍更具進取心、更加高效。駁回戈林的保證,就意味著拒絕接受德國空軍及其司令官。這番會談以希特勒接受戈林的承諾而告終。

赫爾曼·威廉·戈林

第6集團軍能否堅持到獲救的那一天?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戈林的空軍。

事後,幾位歷史學家計算出一場成功空運的真實需求量。他們根據空軍將領漢斯·耶順內克的估計得出結論,戈林的飛行員們每天必須運送750噸物資,才能為第6集團軍提供充足的補給。儘管保盧斯集團軍每天需要500噸物資方能勉強維持,但蔡茨勒向希特勒提交的建議是300噸,這是第6集團軍維生的最低限度,不包括維持一支作戰力量所需要的所有物資。從飛機的角度說,運送750噸物資至少需要375架Ju-52,每架飛機的有效載荷為2噸,每24小時在包圍圈內著陸一次。實際上,由於飛行距離太遠,每架Ju-52的實際載荷大約為1.5噸。鑒於超負荷運作的運輸機戰備完好率只有30%~35%,這就意味著德國空軍至少需要1050架Ju-52,但1942年11月,整個空軍只有約750架Ju-52,可立即用於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只有47架。

儘管如此,戈林卻向希特勒做出保證,耶順內克也暗示空運補給第6集團軍有可能做到,空軍中沒有誰想拋棄保盧斯集團軍的將士。11月23日,德國空軍開始向東調遣運輸機。訓練指揮部移交了數百架飛機和大批技藝嫻熟的飛行教官。這番調動,加之空運突尼西亞和斯大林格勒期間的作戰損失,意味著德國運輸機隊再也無法從1942年末的危機中恢復過來,就連漢莎航空公司的民用飛機也被臨時徵用。

但是,調遣這些運輸機也存在問題,許多飛機需要維修,從德國到蘇聯東南部2000多公里的航程也頗耗時間。包括Ju-86、He-111和新服役的He- 177在內的轟炸機,改裝為運輸機還需要一些額外時間。12月2日,第6集團軍被圍一周後,第4航空隊總共只拼湊到200架運輸機,12月8日,這個數字增加到300架。此時,里希特霍芬掌握著9個Ju-52團、4個He-111團、2個Ju-86 團、1個He-177團、2個He-111大隊,還有些FW-200「禿鷹」和其他型號的遠程飛機。後續趕至的飛機數量幾乎跟不上空運期間遭受的損失。

德國人的組織工作非常出色,但必須應對嚴重的維護問題、惡劣的氣候和蘇軍的打擊。當年夏秋季,紅空軍遭到重創,但德國人實施空運時,蘇聯空軍集結起大批戰機阻止里希特霍芬的飛行員們完成任務。截至11月中旬,蘇軍部署在斯大林格勒地域的幾個空軍集團軍共計1350多架飛機,而德國第4航空隊只有732架飛機(不包括調來的運輸機)。另外,與夏季相比,蘇軍投入的戰機大多是更新、性能更佳的型號。拉-5、雅克-7殲擊機替換了幾乎所有業已過時的拉格-3,而佩-2雙發轟炸機和伊爾-2強擊機使蘇軍獲得更強的對地攻擊能力。特別是在大多數德軍運輸機飛行的低空,這些蘇軍戰機完全能與他們的德國對手展開有效對抗。與德國第4航空隊破舊的飛機相比,蘇軍新式飛機的維護完好率也較高。另外,幾乎所有蘇軍戰機都配備了電台,地面控制空中攔截任務的能力得到極大加強,這在戰爭期間尚屬首次。

Ju-52 是二戰德軍最著名的運輸機

德國人的空運起初令蘇聯空軍指揮員們措手不及,但到12月初,他們已組織起一場卓有成效的空中攔截戰。德軍機場上方,西南方面軍編成內的空軍第17集團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編成內的空軍第8集團軍在夜間轟炸停在地面上的運輸機,使其無法在白天起飛。紅空軍指揮員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諾維科夫上將圍繞斯大林格勒組織起三個同心圓區。外區大致對應合圍對內、對外正面之間地帶,分成五個防區。頓河方面軍編成內的空軍第16集團軍和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轄下的空軍第8集團軍(獲得一個國土防空殲擊機師的加強)將各殲擊機單位分配至各具體防區,使他們得以熟悉各自的作戰空域。科特盧班機場成為指揮空中攔截任務的地面控制中心,發現敵運輸機後,該控制中心便引導殲擊機實施截擊。中區是一片約30公里的地帶,蘇軍高炮連在這裡沿德國人最有可能的飛行方向構設起密集的防空火力網。包圍圈西側最為重要,德軍運輸機會在那裡降低高度,並降落在皮托姆尼克機場。最後是包圍圈上空,蘇軍殲擊機攔截德軍運輸機,轟炸機空襲到達機場。

除了未能滿足第6集團軍的最低補給需求,這場空運在飛機和飛行員方面也付出了高昂代價。據德方資料統計,德軍損失488架運輸機(266架Ju-52、42架Ju-86、165架He-111、9架FW-200、5架He-177、1架Ju-290)和約1000 名飛行員。Ju-52的損失數超過德國這款飛機總數量的三分之一。損失的488架運輸機中,166架被擊毀,108架失蹤,214架報廢。

相比之下,據蘇聯方面估計,他們擊毀了903架德軍運輸機和轟炸機(包括676架Ju-52),擊落了162架戰鬥機,共計1065架飛機。計算空戰損失時, 這種差異很常見,並不代表哪一方故意作假。例如,德方的數字可能並不包括坦克第24軍12月下旬奇襲塔欽斯卡亞機場時在地面上擊毀的47架運輸機。但就連最樂觀的德方統計也承認,蘇聯空軍、冬季氣候和曠日持久的作戰行動令德國空軍在空運期間元氣大傷。

儘管德國空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無論以何種標準來看,這場空運都是失敗的。

12月15日後,保盧斯與「頓河」集團軍群、OKH之間關於第6集團軍補給狀況惡化的往來電報急劇增加。到12月中旬,保盧斯和他的下屬們已非常清楚,除非立即採取措施改善集團軍補給狀況或將其徹底救出,否則,他們的士兵肯定會遭遇沒頂之災,不是死在俄國人手裡就是被餓死。

本文摘自《斯大林格勒三部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是非功過任評說,袁紹病逝巨星隕落
德國的計劃:「颱風」行動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