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件國寶距今2300多年,為啥上海博物館不願送給國家博物館呢

這件國寶距今2300多年,為啥上海博物館不願送給國家博物館呢

上海博物館真是太有心計了!當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籌建之初,向全國各省博物館伸手要鎮宅之寶,好讓該館倍有面子,上海博物館實在捨不得把「鎮宅之寶」之一「商鞅方升」上交給領導,於是悄悄做了一個以假亂真的仿製品上交,真品被藏在館裡頭,相信大家好奇了,「商鞅方升」到底是什麼東西,連上海博物館都不願給呢?

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商鞅是秦國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秦國靠商鞅變法日益壯大,吞併多國並統一天下。戰國之前,每個國家有不同的標準量器,比如,同樣是一斗米,趙國家的一斗米比魯國家的一斗米還多。

統一天下後,商鞅制定了秦國標準計量器:方升,它是一個四方四正的青銅器,秦朝標準是一升,放到現在的話,它容積是202.15毫升,以後天下都按這個東西來度量。

該方升是中國現存不多的珍貴的計量器,更重要的是它是秦始皇時期的用品,價值十分高,上海博物館不願上交,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價值,更重要的是上海博物館為了得到它太不容易了!

距今2300多年的商鞅方升是何年何月在何地出土的,無人知曉,很多專家唯一知道是,它被安徽合肥一位名叫龔鼎孳的後人龔心釗獲得。龔鼎孳是中國明末清初文學界的「江左三大家」之一,龔心釗於1903年8月用米芾手卷換來了商鞅方升,龔心釗去世前交代後人,誰要是把它賣掉,誰是龔家罪人。

日偽時期,日本人去了龔家求此寶,龔心釗的兒子龔安東一直堅持說沒有,日本人用盡辦法也沒得到。解放後,上海博物館館長沈之瑜在國際飯店要求龔安東夫婦,承諾解決住房問題和安排孩子上大學,但龔家人沒有答應,也說沒有。

動蕩十年來了後,小兵們早聞龔家有不少文物,去了龔家破四舊,依然沒能找到著名的「商鞅方升」,後來龔安東夫人的內侄出賣,得知商鞅方升藏於上海師範大學校園裡,小兵們興高采烈,跑到上海師範大學校園繳獲商鞅方升。

上海博物館得知後,和小兵們協商,該方升交給博物館代管,終於動蕩時期結束後,方升「完璧歸趙」,歸還了龔家。這時的龔家已經家破人亡,這件文物對龔家如同一個不定時炸彈,他們擔心會帶來厄運,經過商量後,龔家人把家裡所有文物全都上交給了上海博物館。至今已被國家列為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庸人說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看走眼,把三個書法帖子當寶貝,其中兩個被專家認定是贗品
這位皇帝發明了一字體被電腦使用,還有一書法帖子被博物館收藏

TAG:庸人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