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滿口仁義道德,卻不關心生命周期的長短

滿口仁義道德,卻不關心生命周期的長短

為什麼致力於中國老年人健康,因為有家人因心血管疾病而過世,有強烈的情感因素在裡面。

但是,經過這麼一段時間,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管好了高血壓、糖尿病,又怎麼樣呢?

讓人活得更好,壽命更長?

這真的是人類所願望的嗎?

不是。

從人類演化的角度,讓人活得更長是不對的。

遠古社會並不想讓老年人更健康,活得更長,只想讓他們死得更早。

南美洲巴拉圭,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

它的叢林里活著一圈過著原始採集生活的人,叫亞契人。

亞契人有一個風俗,就是部落里如果有某位舉足輕重的部落成員死亡了,那麼就要殺一個小女孩陪葬。

如果亞契女性已經年紀太大,成了部落的負擔,部落的年輕男子就會潛伏在她的身後,找機會一斧頭砍進她的腦子裡。

曾有一個亞契人告訴人類學家,他年輕時常常殺老女人,他殺過他的阿姨、嬸嬸、姑姑她們,女人都怕他。

人類學家與她們共同生活多年後發現,亞契人成年人之間的暴力非常罕見。

無論男女,都可以自由的改變伴侶。

他們總是樂觀而愉快,在部落不分地位的高低,對待物質十分慷慨,他們看重人際交往。

為什麼他們殺害體弱的兒童、病人、老人呢?

那是因為他們的想法和現今許多人贊成墮胎和安樂死一樣。

巴拉圭的農夫會毫不手軟的獵殺他們,他們必須迅速的逃離敵人的魔爪,而病人、老人無疑會拖累他們。

這是一個適者生存的殘酷世界。

難道現在的地球就不是一個殘酷的世界了嗎?

地球的資源有限,2018年人類已經超過七十四億。

哪一天,地球告訴我們,它負載不了這麼多人,你們要處理掉一半的人,人類該怎麼辦?

如果冰川期再次來臨,人類食物受限,人類可以高尚的說,老年人是被凍死的,而不是被自己人餓死的嗎?

從這個角度出發,人類當今的壽命已經夠長的了,存活率太高了。

人類並不需要再延長壽命。

老年人是種族的負擔和包袱,應該被淘汰掉的一部分群體。

這是一場騙局,騙局從幾千年的孔子說起,孔子說要仁愛。

讓天下老人活得更健康更長,這算不算仁愛,絕對算是折射人性光輝的偉大之愛了。

傳統文化是這麼教的,現實呢?

看三樣東西,墓碑、書籍、醫療。

封建社會以前,人的墓碑是怎麼寫的?

長篇大論,歌功頌德,祖先後輩都刻上去,銘記一個人。

現在,墓碑都是這麼寫的:XXX之墓,幾個字,完事啦。

死了之後,沒幾個人記得你啦。

書籍就更有意思了,古時候最興人物傳記,而且是這個人死了之後再寫,才有「蓋棺定論」一說。

現在,都是活人寫傳記,死了的沒人寫了,也沒人看了。

只有醫療比較特別,古代救死扶傷。

救的可都是受傷得病的年輕人,而不是奄奄一息的老人。

現在呢,快要死了,在心臟上放幾個支架,開個顱做個手術,讓人多活幾年。

但是醫療可不救窮人,沒錢可不給治。

大家都懂的道理,要死的人往醫院送,得帶夠錢。

這種發展出來的醫療技術,並不是所有群體都能享受的。

醫療資源也是社會資源、地球資源,救誰不救誰,也是要靠爭奪的。

墓碑、書籍、醫療,這都是文明的進程,折射出來的絕對不是憐憫、仁愛和緬懷。

當然,這個視角也許拋卻了人倫道德。

但是無論早死與晚死,都符合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從人的情懷上考慮,我們期待的是,讓老年人過上有質量的晚年生活,預防大於治療,減少死之前的痛苦,讓老人有尊嚴的死去,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致健康 的精彩文章:

關心十年後殺死你的疾病嗎?

TAG:格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