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炎夏來襲,了解下古人消暑利器

炎夏來襲,了解下古人消暑利器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

李清照的這首詞被人稱為一句一個「涼」字,第四句的涼就在於「玉枕」。此處玉枕並非真正的玉石,乃指瓷枕,古人夏日消暑必不可少之物。

宋代剔花枕(美國芝加哥藝術館藏)

瓷枕自隋唐作為陪葬品出現,自帶一身涼意,不過隨著人們對瓷枕喜愛程度的加深,特別是在夏日,使用石枕與竹枕都不夠涼快,於是瓷枕漸漸成為可供生者安寢的睡具。

瓷枕在唐代開始大量生產,其不僅被作為夏日的卧具,更有診脈、助眠之用。隨著我國陶瓷技藝的發展,瓷枕的製作愈發登峰造極,其造型紋飾也更豐富多彩,極大地升華了其表現力和藝術性,成為卧房中令人賞心悅目之雅物。

宋金時期三彩枕(河南博物院藏)

宋金時期的瓷枕種類就更為繁盛,從質到量均達到了新的高度,枕頭造型優美多樣,包括幾何形枕、動物形枕、建築形枕、人物形枕等。裝飾紋樣也不拘一格,裝飾手法有刻花、剔花、珍珠地、絞胎、印花等。宋人不僅巧妙地將瓷枕製作成各種別緻的器型,更利用刻、畫、剔、印、堆塑等技法讓瓷枕更具神采。

宋人還會在瓷枕上刻下自己喜愛的詩句,或者發人深省的座右銘,以至於宋代的瓷枕書、畫、藝三絕,讓後世之人望洋興嘆。宋人的瓷枕上有雍容華貴的牡丹,有風情萬種的佳人,有氣定神閑的水鳥,有意境悠遠的池塘。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北宋定窯嬰兒枕(上圖),該瓷枕造型繪嬰兒側卧於榻上,頭微揚、寬額、身碩、雙手交叉為枕,兩腳彎曲交疊,狀極悠閑,嬰兒臉部交待清晰寫實,模樣可愛。嬰兒身著長袍,外加背心、長褲、布鞋。背心前襟飾錢形紋,後背劃牡丹,長袍下裳印圓形團花,衣袖長褲無紋飾,顯示以不同布料縫製而成。嬰兒左手執一狀似綵球童玩,絲帶貫穿,上下以蝴蝶結飾固定。

陳寅恪說:「華夏民族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連尋常人家的枕頭,都帶著詩書風流。

這樣的瓷枕,枕上之後,即便是烈日炎炎的夏季,心情也會是平靜的,看一眼瓷枕上的美景,保證涼意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學 的精彩文章:

《清明上河圖》:讓「奇葩說」都汗顏的廣告植入
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中國古典文學?

TAG:國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