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於寒武紀今天首發的雲端智能晶元,你應該知道這些

關於寒武紀今天首發的雲端智能晶元,你應該知道這些

5月3日下午,寒武紀科技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新產品發布會,本次發布會上,寒武紀主要發布了兩款產品,一款雲端IP、一款AI晶元。

5月3日13點,AI創業公司寒武紀科技(Cambricon)在上海舉辦發布會,宣布公司首款劃時代的雲端AI人工智慧處理器,開啟雲端戰略,構建端—雲一體化的AI體系。

關於AI晶元領域的獨角獸——寒武紀

寒武紀科技成立於2016年,由在處理器架構和AI領域深耕十餘年的陳天石教授創立,之後迅速成為AI晶元領域的第一家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百億元,並在2017年完成A輪1億美元融資。其中,科大訊飛是寒武紀科技的天使輪投資方,中科曙光、中科創達則都是戰略合作方。

2016年,也就是在其成立當年,寒武紀就發布了世界首款終端AI處理器、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寒武紀1A」(Cambricon-1A),面向智能手機、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無人機和智能駕駛等各類終端設備,主流智能演算法能耗比全面超越傳統CPU、GPU。

此後,寒武紀又陸續推出了多款新品,比如面向視覺領域的深度學習處理器「寒武紀1H8」,功耗更低,體積更小,比如寒武紀1A的升級版「寒武紀1H16」,能效比數倍提升,通用性更廣泛,比如面向智能駕駛領域的「寒武紀1M」,性能十倍於寒武紀1A,同時軟體開發環境也越來越成熟。

關於我國首款雲端AI晶元——MLU100

關於本次發布的首款雲端AI處理器——MLU100,這是我國首款雲端人工智慧晶元。從終端到雲端,其性能大大提升,也為視覺、語音等複雜場景的雲端智能處理提供了重要支撐。

最新消息顯示,正式亮相的寒武紀MLU100採用了最新的架構和工藝,可工作在平衡模式和高性能模式下,平衡模式下的等效理論峰值速度達每秒128萬億次定點運算,高性能模式下的等效理論峰值速度可達每秒166.4萬億次定點運算,峰值功耗不超過110瓦。

根據寒武紀科技創始人、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陳天石介紹,雲端智能晶元,是面向人工智慧領域的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和伺服器提供的核心晶元。雲端的智能晶元規模更大,結構更加複雜,它和終端晶元的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它的運算能力更強。

當然,也是為了區分與之前神經網路處理器(NPU)的不同,寒武紀特意將雲端晶元命名為機器學習處理器(MLU),旨在強調其雲端處理器不再局限於深度學習加速,而是擴展到整個機器學習加速,同時搭建一整套生態。

發布會上,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張旭表示,從過去在手機等終端上應用的智能晶元,到今天更高一層的雲端人工智慧晶元,它可以使人們在手機等終端的應用上升為未來在雲端比如說智能語音系統等領域更加廣闊的應用,所以這是一個開拓性的進展。

關於第三代終端IP產品——Cambricon 1M

除了我國首款雲端AI晶元外,寒武紀在會上還發布了第三代機器學習終端IP產品——Cambricon 1M,其性能比此前發布的寒武紀1A高10倍。在配置方面,寒武紀1M使用台積電7nm工藝生產,其8位運算效能比達5 Tops/watt(每瓦5萬億次運算)。

寒武紀提供了2Tops、4Tops、8Tops三種尺寸的處理器內核,以滿足不同場景下不同量級智能處理的需求,寒武紀稱,用戶還可以通過多核互聯進一步提高處理效能。

寒武紀1M處理器除了與上兩代晶元一樣支持CNN、RNN、SOM 等多種深度學習模型,還增加了SVM、k-NN、k-Means、決策樹等經典機器學習演算法的加速。

對此,陳天石表示,寒武紀1M是全球第一款支持本地機器學習訓練的智能處理器產品,可為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任務提供高效計算平台,同時可以應用於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攝像頭、自動駕駛等不同領域。

關於晶元相關應用——寒武紀生態大爆發

在重磅產品發布之後,寒武紀的部分產業合作夥伴也藉此機會公開展示了基於寒武紀晶元的應用方案。

首先是聯想推出了基於Cambricon MLU100智能處理卡的ThinkSystem SR650,打破了37項伺服器基準測試的世界記錄。該產品為2U2路機架式規格,支持2個MLU100智能處理卡。這款雲端智能伺服器的面世將全面支撐起聯想客戶在機器學習/VDI/虛擬化/雲/資料庫/分析/SAP等方向上的業務需求。

之後,中科曙光也在今日的發布會上同步推出了基於Cambricon MLU100智能處理卡的伺服器產品系列「PHANERON」。

而作為寒武紀天使輪投資方的科大訊飛,也抓住機會,披露了自己與寒武紀晶元的深度合作研發項目。根據介紹,一小時的語音數據在一個傳統處理器上進行智能應用處理,需要一萬小時才能完成,因此科大訊飛一直在跟蹤人工智慧專用晶元的前沿進展。

其實,早在2014年,科大訊飛就開始與寒武紀的早期研究團隊開始溝通相關語音演算法在處理器上的實現,2016年在天使輪完成投資後,2017年便開始在寒武紀晶元上進行應用測試。

目前,國內已出現十餘家人工智慧晶元公司,而寒武紀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如今這個AI浪潮空前火熱的情況下,BATJ等巨頭也紛紛跟進,比如阿里巴巴達摩院正在研發神經網路晶元Ali-NPU,性價比是同類產品的40倍。

不得不說,在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中,神經網路正不斷邁向更深、更複雜的方向,而硬體則正朝著機器學習任務處理專用的道路前進。相信,雲端智能晶元的問世,將為大數據、多任務、高通量等複雜的雲端智能處理需求提供新的技術支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工智慧觀察 的精彩文章:

谷歌旗下DeepMind任命易卜拉欣為COO,助力公司邁上新台階
GMIC首日AI話題火力全開,一文看懂科技大佬最新思辨

TAG:人工智慧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