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文侯:現代大佬們的楷模

魏文侯:現代大佬們的楷模

「三家分晉」是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的分水嶺。三家分晉後,趙、魏、韓三國同時躋身於「戰國七雄」之中。其中魏國發展更是迅猛,遠遠超過當時的趙國與韓國。這不得不提到當時的魏國國君魏文侯了。

魏文侯,姓姬,名斯,安邑人,「三家分晉」時的魏桓子之孫,戰國時期魏國的開國國君。魏文侯情商高,有獨特的治國理念。在某些領域上,現代人們還在運用。尤其是她禮賢下士,善用賢能。因此,在他任上,魏國一度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國家。

魏文侯

政治上任用以李悝為代表的法家人物

說到變法,大家立馬會想起歷史課本上的「商鞅變法」,但我們今天所說的這位大佬可是變法的先驅,創始人。這不得不依賴於當時的衛人李悝,看來衛國人思想覺悟都很高嘛。在農業上,李悝實行「平糴法」,用現代人的說法就是在農民收成的時候國家通過高於市場價的價錢收集農民糧食,增加國家糧食儲備。他還首次推出農副產業的發展,根據當時魏國的地區地貌種植適合生長的農作物。這樣不僅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同時為魏國老百姓的荷包多添幾文錢,魏國老百姓怎能不愛戴他呢?

李悝又是當時的法家代表,說起法家就不得不想到法律了。李悝著作六篇《法經》來規範魏人。尤其對當時魏國的國君、貴族和官員具有很大的約束力,再加上魏文侯以躬身力行來作為貴族、大臣們的標榜。這樣,這些貴族、大臣們在做事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到法律。最終達到整個魏國政治清明的效果。就連後來在秦國推行變法的商鞅也還是借鑒李大總理的這套法律。國法,約人行。古來有之。

吳起伐秦

軍事上任用以吳起、樂羊為代表的戰神級人物

三國時期的曹操通過「唯才是舉」將大量軍事才能收入麾下,最終在官渡之戰中戰勝兵力遠超自己的袁紹。魏文侯也是通過這個辦法將手裡的軍臣們靈活任用。每個人都有優點與缺點。如果一味地追求一方面而忽略另一方面,那世上就找不到有治國理念的賢臣了。

當時魏人看到吳起這個人就厭惡不已。說起吳起這人,李悝就曾說過他是個貪婪好色之徒,為人淺薄,不堪重用。魏文侯對此卻不以為然,他看中吳起帶兵打仗的能力。吳起也沒讓他失望,在西河地區大破秦軍,最終佔領整個西河地區,魏文侯在西河地區設立西河郡,致使秦國此後八十年不出中原,國力被大大削弱。

知賢善用,敢於納諫

有時候,往往一件小事就能檢驗出一個人的品德好壞。樂羊佔領中山國後魏文侯將中山國送給太子擊。一次宴會上魏文侯喝得很開心,問群下大臣:「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大臣們齊聲回道「仁君!」魏文侯一聽大夥誇讚他,樂開了花。只有一個人站起來,表情嚴肅地指著魏文侯說道:「國君得到了中山國,您不把它封給您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是仁君所為嗎?」這人就是以敢於上諫而得魏文侯賞識的任座。魏文侯一聽任座在挑他的小毛病,勃然大怒,立馬把任座趕出去了。

怒氣未消的魏文侯接著問翟璜,這次翟璜跟其他大臣們的觀點一樣,「仁君!」魏文侯倒像是那種軟硬不吃的主,皺著眉頭反問道:「你又怎麼知道?」有人感覺翟璜這次拍馬屁拍到大腿上了,他肯定不知道怎麼回答魏文侯的問題。這麼認為的話也就太小看我們的翟大上卿了,他可是歷史上有名的能言善辯高手,「我聽說如果國君仁德,他的屬下就敢於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由此我才敢判斷國君您仁德啊!」魏文侯一聽轉怒為喜,立馬親自把任座召回來並奉任座為上客。

所以說,有時相同的一個問題,不同人的表達方式定有不同的效果。但如果魏文侯沒有敢於納諫的氣魄,恐怕任座早已人頭落地了,更不可能會出現強盛的魏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天行九歌丨趙武靈王晚節不保其實是被餓死,成蟜之亂其實是叛國
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王朝,最後卻是毀於一女子之手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