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我很愛孩子,孩子卻並不這樣覺得?」——如何正確地向孩子表達「愛」?

「為什麼我很愛孩子,孩子卻並不這樣覺得?」——如何正確地向孩子表達「愛」?

【OK教養—恭喜你來到這裡,因為你竟然發現了教育的核心秘密--在於「智慧」而不僅在於「知識」,智慧的父母自在、從容,智慧的孩子喜悅、成功。OK教養父母智慧雲學院,每天五分鐘,父母更輕鬆。

在我接觸過的眾多父母中,有很多父母會有困惑:「我真的特別愛我的孩子,可是為什麼孩子卻並不這樣認為?對我們像對敵人一樣,充滿抱怨和不配合?」這是不是一個相對普遍的問題呢?

作為父母,我們付出了很多——時間、精力、關愛、心力等,可結果卻讓我們大跌眼鏡,不僅沒有得到理解和讚揚,反而是叛逆和厭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孩子如果只有兩三歲的話,最直接的反應就是「和我不親」,好傷心哦!一陣挫敗、驚訝、傷心過後,我們安慰自己說:「沒關係,孩子還小、不懂事,等他們長大了,自然會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可事實真的是這樣么?今天我們就來從「愛的表達方式」開始討論一下:「為什麼我很愛孩子,孩子卻並不這樣覺得?」

理想中的陪伴


思考:你是如何向孩子表達「愛」的?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討論之前,我想先請各位看這篇文章的家長朋友們停下來思考幾個問題:

Q1:平時,你是如何向你的孩子表達愛的?可以在腦海中羅列一下。

相信很多家長會想起很多的零散片段,那如果我們用語言來歸納一下:

Q2:你會把這些零散的「愛」的片段以及與「愛」有關的表達方式分為哪幾種呢?

接下來,第三個問題,我們反過來思考一下:

Q3:除了上面這些「愛」的表達方式,在我們平時與孩子的接觸中,:有多少你認為不是很恰當、但是你卻認為是為了「愛」孩子而產生的行為?

建議換角度思考哦,不要給自己找理由和借口,仔細想哦~

Q4:如果把這些「不太恰當」的「愛」的言行進行分類,你又會分為積累呢?


什麼是「愛」?

在古老的西方文化著作中,有這樣一段關於愛的詮釋: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由此,我總結初幾個關鍵詞——

言行上:恆久忍耐(包括說話的口氣和表情)

一時的忍耐,也許不耐做到,但是,當我們反覆多次地和孩子講卻沒有效果的時候、在我們正處於情緒低落或者煩躁的時候、在我們以「我的脾氣就那樣、我說話就這樣、我就是很直、我就是粗線條的性格」等理由來給我們的「不耐煩」找理由的時候,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是孩子,我們是否願意如此被對待?」你是否真的認為孩子和你之間是真正平等的?

態度上:慈愛、溫和(包括說話的口氣和表情)

當孩子不斷犯錯、挑戰你的忍耐底線的時候,你是否可以以溫柔、慈愛的方式去不斷地引導、幫助和訓練你的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和行為模式?還是會任由自己的脾氣,呵斥、毫無原則的責罰?

情緒上:不輕易發怒

這一點其實也是和前兩條密不可分的,同時也可以劃分到父母的自我情緒管理這個問題上來。面對孩子不可愛那一面,你會很難控制自己的脾氣還是會很棒地把自己的情緒和理性分開處理?

處理問題時:不數點孩子過去的失誤

這一點就是我們俗稱的「翻舊賬」,回想一下,隨著做父母的日子越來越長,你是否在慢慢地、無意識中在給孩子貼上一個一個的標籤,是否會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有些口不擇言地說一些類似於「你這個孩子,怎麼總是……」、「你以前好多次了」、「我還不了解你么?」、「你尾巴一翹我就知道你在想什麼」,或者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特別武斷地相信自己的判斷,同批一頓,諸如此類

管教原則上:有分辨,選擇有智慧、三觀端正、出發點積極的「育兒經驗」和「教養原則」

這一點,要求家長有最基本的「辨別能力」,尤其在現在這個諮詢發達的時代里,遇到問題隨便在百度上輸入幾個關鍵詞,一大堆的各種文字、觀點便躍然屏幕上了,然而,出現在網上的分享真的都是「正確」的么?真的如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是什麼「秘訣」、「妙招」么?

事實真的並非如此,尤其在標題黨橫行的網路時代,很多標題僅僅是為了賺取閱讀量而已,文字和內容本身的「營養成分」真的很少。

所以,做父母,首先要有智慧,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分辨,跟隨有智慧的過來人去學習育兒更加會起到不錯的效果。

總的原則:凡事包容、相信、盼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成年人的我們,經歷了職場、社會和人性的層層打磨,相信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在將來可以成為一個懂得如何尊重別人、如何去愛這個不可愛世界、三觀正確、內心強大的成年人。為此,我們要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身體力行地去告訴孩子什麼是「愛」和「尊重」。

無論孩子犯過怎樣的錯,相信每一個為人父母的都是愛孩子的,但我們需要做到的是無論怎樣,我們都要保持著:

對孩子的「相信」——信任;「包容」——面對錯誤我們需要引導,但同時也會給到孩子更多的愛、空間和接納、「盼望」——我們要對我們孩子的未來帶著積極的盼望,如此的心態會帶動我們的行為和態度,即便孩子犯錯誤,我們對孩子進行了歸正和管教,但是我們依舊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愛你,爸爸媽媽相信你會越來越……」諸如此類鼓勵性的話語。

根據上面,我們再來對照一下我們之前那幾個問題的列表,然後自問一下:我們真的在愛我們的孩子么?有沒有在不經意間,我們在以愛的名義給孩子帶來過重的壓力、擔子和傷害?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如何正確地向孩子表達「愛」?

在了解了「愛」是什麼之後,我們再回到我們在最開始羅列出來的前兩個問題,根據那些「愛」的片段我們來分分類——「愛的具體表達方式」,是不是可以歸總為以下五個方面:

積極、肯定、鼓勵、正面的語言

很多家長認為正面的語言就是「真棒!」、「寶寶又進步了」諸如此類,實則不然,正面、肯定的言語是指:具體的、有正向引導的、鼓勵性地言語,是家長帶著一雙睿智、理性且欣賞的眼光來看孩子,在孩子做出正向、積極的改變時,及時地用正面話語來肯定和鼓勵孩子繼續像這個方面發展,強化你要引導孩子的那個方向,弱化孩子不太好的一面(凡事盡量多說「如果寶寶下次能夠……那樣會更棒」、「媽媽更希望寶寶下次可以嘗試……」)

同時,一定要對孩子的進步和成就表示出極大的興趣,和孩子一起經歷情緒的起伏。

原則:多鼓勵、少打擊;多引導,少指責;多觀察,少嘮叨』

肢體、身體的接觸

撫摸、擁抱、親吻、拍拍、依靠等,通過肢體接觸來表達愛

獎勵和禮物

很多家長認為「獎勵」和「禮物」一定會和金錢掛鉤,不對的,「禮物」的意義在於「心意」、「在乎」,可以是有創意的、手工的、紀念品,也可以是路上看到的一片樹葉、花朵等,給孩子預備一個禮物盒子,來收集你的「愛」

專註的陪伴

我們常說「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之類,的確如此,但真實而有意義的陪伴,並不是說你要和孩子時時刻刻在一起,而是——你願意把你每天24小時的時間裡抽出一段時間身心專註地陪伴著孩子,給孩子他所需要的關注、關愛和鼓勵,同時觀察孩子的成長,這種專註包括,在乎孩子的情緒、尊重孩子的感受等

愛的行動——付出

這裡的付出就是我們常規看到的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以及平時我們可以想到的。


如何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表達愛?

「我們很愛孩子,孩子卻並不這樣覺得」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最關鍵的就是:我們在用我們的方式來愛孩子,而不是在用「孩子所需要的」愛的方式來愛孩子。

那麼怎麼知道孩子喜歡什麼樣的方式來表達愛?兩個字——「觀察」。

孩子出生到現在,如果父母給予了孩子足夠多的走心的關注,那一定對孩子有一定的客觀的認識(注意,這裡是「客觀」,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特別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實不然,他們並不了解)。

作為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無論什麼年齡我們都有一些共性,其中很重要的兩點是:

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愛的語言」:

就是上面所提的五種,我們需要在平時和孩子的接觸中來發現和引導孩子來回應和學習如何表達愛,同時發現孩子的第一和第二主要的愛的語言是什麼,並且,由於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這些都是會有所變化的,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多的是引導,後期開始慢慢的他們需要一些空間,再後來他們需要自己獨立的思考,最後他們需要的才是亦師亦友、亦是長輩亦是朋友的導師

我們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不斷地收到「我愛你」、「我在乎你」的信息來建立我們的安全感(尤其是孩子):

因此,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無論是懲罰還是管教都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知道這個不變的愛的存在,我們家長要在孩子從小的時候就積極地使用和練慣用不同的方式向孩子表達愛,同時一定要遵守「尊重」、「愛」的原則,無論使用哪種愛的表達方式,一定要讓孩子接收到「我是被愛的」這個信息,尤其是在孩子煩了錯誤之後。

本文來源|今日頭條中美教育觀者頭條號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期待的,無非就是孩子的健康和幸福。與這個結果緊密相關的,就是孩子逐漸發展的各項能力。

比如:執行力、獨立性、自我管理能力等等。

而這些能力,在哪些階段、如何培養最有效呢?

推薦您來聽伊麗莎白·比文教授講授《關鍵時期關鍵教育》

課程中,比文教授還為我們講解了現在教育中,家長們經常面臨的挑戰、遇到的問題,比如:

現代生活節奏那麼快,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給孩子高質量陪伴?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更自律

怎樣在我們的經濟負擔範圍內,給孩子最好的,也給自己最好的

隔代養育的關係中,如何給孩子、給自己最好的支持和幫助?

如何與孩子建立親密和諧的親子關係?

電子科技產品豐富的時代,怎樣掌控大局、營造空間,讓孩子擁有良好平衡?

掃碼聽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OK教養 的精彩文章:

TAG:OK教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