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殺人技」不能成為傳統武術的遮羞布

「殺人技」不能成為傳統武術的遮羞布

(怕版權原因,打上馬賽克

自從雷公被冬瓜乾淨利索的干倒後,留下了「術高莫用」的江湖傳說,馬老師雖然有"妖妖零」的絕技卻也難以反轉輿論,直到前一陣詠春的「死不認賬」橫空出世,傳統武術的頹勢一時間難以挽回。

老羅一直認為決定實戰的因素太多太多,技術,場地,身體狀態,甚至心情,輸一場贏一場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拳王也會被ok,菜鳥也有翻身的時候,這些都不用太在意,輸了再回去好好練就是了。

但是!但是!但是!

摧枯拉朽,毫無反抗能力是個什麼鬼!!!老娘們挨打還會拚命撓幾下啊!雖然是不能插眼,鎖喉,踢襠。難道就不會打了么?基本的步法,基本的閃躲,基本的防守一點影子都看不到。你們才藝表演「擦玻璃」啊。。。

我們來看看民國時期有名有姓的高手:

孫祿堂前輩(外號:活猴,虎頭少保)

楊露禪前輩(翁同龢大學士讚賞:「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似猿猴。」)

李書文前輩(剛拳無二打,神槍李書文,身材矮小精瘦,卻力大無窮)

薛顛前輩(以身法快捷、有如鬼魅著稱,擅長猴形)

唐維祿前輩(外號「賽白猿」)

霍殿閣前輩(眼光異於常人,走路如有彈簧,非常快,象豹子一樣機警敏捷)

董海川前輩(身材魁梧,臂長手大,臂力過人,擅長技擊)

英雄前輩甚多就不一一列舉了,摘錄一點書上的評價,大家不難發現,凡是有名有姓的高手無論是內家還是外家雖然習練的功夫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些相似的特點:

1,靈活機敏。很多前輩都被冠以「猴」「猿」「豹子」的外號,進退閃躲,輾轉騰挪如果不是到了讓人生畏的程度,絕對不會被別人這麼評價的。

2,力量奇大。表現出來就是攻擊力非常高,基本上出手一下對手就受不了,李書文前輩一掌把人腦袋拍到腔子里去,當場斃命。孫祿堂前輩曾信手擊昏挑戰的俄國著名格鬥家彼得洛夫。郭雲深前輩「半步崩拳打天下」

( 不必在意這些細節具體的真偽,可能會有藝術的誇大,但首先肯定要異於常人才會有被誇大的可能。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要成為高手起碼具備的素質反應靈活,攻擊力強。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被冬瓜揍上風口浪尖上的那幾位。。。(算了,沒有過多細節可以評論)。

不能插眼了大嘴巴子能不能追著臉胡扇?不能鎖喉了拳頭能不能照胸口亂擂?不能踢襠了腿能不能對著肚子瞎踹?再退一萬步,進攻被限制了,防守呢?閃躲呢?我們不要求說密不透風,起碼剛開始要進退自如吧。台下天天吹樁架穩定,腳下生根,結果一觸即潰,人亂形散,恨不得左腳絆右腳。如果這一切都沒有,你說這還是武術么?

不要再說什麼「殺人技」,民國以前武者個個學的「殺人技」。但真正比武切磋被打死的比例也不高。翻看所有描寫武林高手的文字,他們和人格鬥也沒有說除了插眼,踢襠,鎖喉就啥也不會了啊。那是「殺手鐧」,一擊斃命的時候用,總不能每次一動手就都是下殺手啊。

「殺人技」是可以殺人的技能,不是訓練殺手的技能,殺手現在都抄傢伙。

還是那句大實話,無論練的內家還是外家,如果你連最最基本的根基都沒有,那你怎麼和別人打?

事後扯皮打嘴炮這太丟人了, 打不過就是打不過,輸了就是輸了,知恥而後勇,咱回去玩命練,練武之人如果連這點血性都沒了,武術也就沒了希望。

所以,穩住了,選個真功夫好好練,別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拙 的精彩文章:

你的能量有多大?

TAG:如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