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再出重磅!寒武紀科技發布新一代雲端AI晶元,聯想、曙光、科大訊飛發布相關應用

人工智慧再出重磅!寒武紀科技發布新一代雲端AI晶元,聯想、曙光、科大訊飛發布相關應用

峰值功耗不超過110瓦,等效理論峰值速度可達每秒166.4萬億次定點運算。5月3日下午,寒武紀科技在上海發布了中國第一款雲端智能晶元——Cambricon MLU100晶元和板卡產品、寒武紀1M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聯想、曙光和科大訊飛作為寒武紀的合作夥伴同時發布了基於寒武紀晶元的應用產品。

作為一家國際智能晶元領域的先行者,在人工智慧大爆發的前夜,寒武紀科技又一次帶來了新突破,也在它「引領人類社會從信息時代邁向智能時代,做支撐智能時代的偉大晶元公司」的理想之路上邁進了一步。值得一提的是,MLU100雲端智能晶元是上海寒武紀百名科研人員歷時近2年的研發成果。

由端入雲,寒武紀樹立AI晶元新標杆

這場發布會的焦點是首次正式亮相的Cambricon MLU100雲端智能晶元。

寒武紀晶元發布會現場

MLU100採用寒武紀最新的MLUv01架構和TSMC 16nm的先進工藝,可工作在平衡模式(1GHz主頻)和高性能模式(1.3GHz主頻)下,平衡模式下的等效理論峰值速度達每秒128萬億次定點運算,高性能模式下的等效理論峰值速度更可達每秒166.4萬億次定點運算,但典型板級功耗僅為80瓦,峰值功耗不超過110瓦。

與寒武紀系列終端處理器一樣,MLU100雲端晶元仍然延續了寒武紀產品一貫出色的通用性,可支持各類深度學習和經典機器學習演算法,充分滿足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經典數據挖掘等領域複雜場景下(如大數據量、多任務、多模態、低延時、高通量)的雲端智能處理需求。

MLU100的板卡使用PCIe介面,其外形設計靈感來自於寒武紀地質時代的遠古海洋生物三葉蟲,以黑色、藍色為主色調,簡潔而富有科技感。

值得一提的是,MLU100雲端智能晶元是上海寒武紀曆時近2年研發的成果,是上海智慧的結晶。寒武紀於2016年4月在上海臨港落地,專註於雲端智能晶元的研發和銷售。目前,上海寒武紀的晶元研發人員已達百人規模,在臨港和張江分別設有辦公室,並依託上海腦智工程設立了院士工作站開展前瞻學術研究。寒武紀創始人陳天石博士曾獲上海市五四青年獎章、上海市浦東新區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未來上海寒武紀將繼續依託上海集成電路和人工智慧行業的人才集聚、產業集聚的優勢,與國內外的上下游企業攜手共進,力爭為世界智能產業打造先進的基礎晶元技術和產品。

端雲協作,三代IP發力「智能生態」

這次最新發布的寒武紀1M,則是該公司的第三代IP產品,在TSMC 7nm工藝下8位運算的效能比達5Tops/watt (每瓦5萬億次運算),提供三種規模的處理器核(2Tops/4Tops/8Tops)以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不同量級的智能處理需求,並可通過多核互聯進一步提高性能。

陳天石博士

2016年,寒武紀推出的第一代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寒武紀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IP產品,已經應用於千萬級智能終端中(包括華為Mate10、P20和榮耀10等手機)。

寒武紀1M處理器延續了寒武紀前兩代IP產品(寒武紀1H/1A)卓越的完備性,單個處理器核即可支持CNN、RNN、SOM等多樣化的深度學習模型,並更進一步支持SVM、k-NN、k-Means、決策樹等經典機器學習演算法,支持本地訓練,為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以及各類經典的機器學習任務提供了靈活高效的計算平台,將廣泛應用於智能手機、智能音箱、智能攝像頭、智能駕駛等不同領域當中。

寒武紀終端和雲端產品均原生支持寒武紀NeuWare軟體工具鏈,可以方便地進行智能應用的開發,遷移和調優。

發布會現場。(謝震霖攝)

陳天石博士表示,寒武紀創立的初衷就是要讓全世界都能用上智能處理器。寒武紀將秉承學術界開放、協作的精神,以處理器IP授權的形式與全世界同行共享寒武紀最新的技術成果,使全球客戶能夠快速設計和生產具備人工智慧處理能力的晶元產品。

寒武紀在技術上貫徹「端雲協作」的理念,這次發布的MLU100雲端晶元,不僅可獨立完成各種複雜的雲端智能任務,更可以與寒武紀1A/1H/1M系列終端處理器完美適配,讓終端和雲端在統一的智能生態基礎上協同完成複雜的智能處理任務。

寒武紀生態爆發,產業夥伴展示晶元相關應用

在陳天石博士的主旨演講之後,寒武紀的部分產業夥伴公開展示了基於寒武紀晶元的應用方案。

聯想集團於今日的發布會上推出了基於Cambricon MLU100智能處理卡的ThinkSystem SR650,打破了37項伺服器基準測試的世界記錄。該產品為2U2路機架式規格,支持2個MLU100智能處理卡。這款雲端智能伺服器的面世將全面支撐起聯想客戶在機器學習/VDI/虛擬化/雲/資料庫/分析/SAP等方向上的業務需求。

陳天石與他的導師陳國良院士共同發布新產品

中科曙光也在今日的發布會上同步推出了基於Cambricon MLU100智能處理卡的伺服器產品系列「PHANERON」。

PHANERON系列於2017年11月面世,基於寒武紀此前公布的一款原型測試晶元。而此次發布的「PHANERON」新品跟隨MLU100智能加速卡的發布進行了同步升級,性能更為強勁,可以支持2-10塊寒武紀MLU處理卡,靈活應對不同的智能應用負載。

以升級版的PHANERON-10為例,單台伺服器可集成10片寒武紀人工智慧處理單元,可以為人工智慧訓練應用提供832T半精度浮點運算能力,為推理應用提供1.66P整數運算能力,典型場景下的能效提升30倍以上。此外,中科曙光還披露了人工智慧管理平台SothisAI,可以與寒武紀的晶元及其開發環境實現無縫對接、深度融合。

智能語音應用的領頭羊科大訊飛公司也在今日的發布會上披露了與寒武紀晶元的深度合作研發項目。根據介紹,一小時的語音數據在一個傳統處理器上進行智能應用處理,需要一萬小時才能完成,因此科大訊飛一直在跟蹤人工智慧專用晶元的前沿進展。早在2014年,科大訊飛就開始與寒武紀的早期研究團隊開始溝通相關語音演算法在處理器上的實現,並於2016年的天使輪注資寒武紀,2017年開始在寒武紀晶元上進行應用測試。

科大訊飛於發布會上披露的測試結果表明,寒武紀的智能處理器在語音智能處理上交出了優異的答卷,能耗效率領先競爭對手的雲端GPU方案達5倍以上。寒武紀智能處理器的強大處理能力使得手機本地端可以處理更加複雜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使得語音本地識別準確率相對於傳統處理器領先了9.8%,顯著提高了用戶體驗。

來源:《文匯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微結構告訴你2億年前昆蟲的真實顏色
2018年清明專題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