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搞懂這五個活血方子,應對瘀血證再也不「方」了!

搞懂這五個活血方子,應對瘀血證再也不「方」了!

古代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對父母「孝」的第一步。因此我國的人體解剖學雖開始的很早,但在很長的一段時期發展緩慢,由於缺乏對人體臟腑深入而直觀認識,導致古代醫學在臟腑的形態學認識不夠充分。但是,在清代有一位叫王清任的大醫學家,他敢於突破陳舊的道德束縛,精心觀察人體臟腑結構,並繪製圖形,甚至進行動物實驗,為中醫學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王清任除了在這方面頗有建樹外,對還對中醫的氣血理論做出了新的闡發,在活血化瘀治法上有十分獨特的見地,創立了諸多傳世的活血化瘀的名方。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最為著名的幾個活血化瘀的方子。

血府逐瘀湯

組成:桃仁12g,紅花、當歸、生地黃、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殼、甘草各6g,柴胡3g。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胸中血瘀證。

通竅活血湯

組成:赤芍3g、川芎3g、桃仁9g(研泥)、紅棗7個(去核)、紅花9g、老蔥3根(切碎)、鮮姜9g(切碎)、麝香0.15g(絹包)、黃酒250g。具有活血通竅的作用,主治瘀阻頭面證。

膈下逐瘀湯

組成:靈脂6g(炒)、當歸9g、川芎6g、桃仁9g(研泥)、丹皮6g、赤芍6g、烏葯6g、玄胡索3g、甘草9g、香附4.5g、紅花9g、枳殼4.5g。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作用,主治隔下瘀血證。

少腹逐瘀湯

組成:小茴香7粒(炒) 、乾薑0.6g(炒) 、延胡索3g、 沒藥6g(研) 、當歸9g 、川芎6g 、官桂3g 、赤芍6g、蒲黃9g、 五靈脂6g(炒)。具有活血祛瘀、溫經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寒凝血瘀證。

身痛逐瘀湯

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紅花9g、甘草6g、羌活3g、沒藥6g、當歸9g、靈脂6g(炒)、香附3g、牛膝9g、地龍6g(去土) 。具有活血祛瘀、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的作用,用於治療瘀血痹阻經絡證。

這五個逐瘀湯都是王清任創製的,習慣上稱作「五大逐瘀湯」。這五個方子都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都使用到了川芎,配伍桃仁、紅花、赤芍、當歸等活血、行氣、止痛藥物為基礎加減組成。具有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只是在所主治的瘀血證的具體部位不同。

如血府逐瘀湯中配伍了行氣寬胸的枳殼、柴胡、載葯上行的桔梗及引血下行的牛膝,能夠胸痛胸脅氣滯、引血下行較好,主治瘀阻胸中證。而通竅活血湯中配伍通陽開竅的麝香、老蔥、生薑、辛散溫通的作用較好,側重於活血通竅,對於瘀血阻滯頭面部的諸證有更好的作用。隔下逐瘀湯配伍香附、烏葯、枳殼等行氣藥物,行氣作用較好,對於隔下的瘀血證,有叫較好的作用。少腹逐瘀湯,方名就指明了瘀阻的部位在少腹部,方子里有辛熱溫通的乾薑、官桂、小茴香,有較好的溫經散寒而止痛的作用,對於寒邪客於少腹,出現少腹冷痛、月經不調、痛經等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身痛逐瘀湯,配伍秦艽、羌活、地龍,側重於活血通絡、宣痹止痛,適於治療瘀血阻滯在肢體,出現的身體疼痛或關節疼痛等證。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柳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州晚報 的精彩文章:

剛剛!福州城拉響警報!因為這段不能忘卻的記憶
凈水器究竟有沒有用?這些真相要知道,別再被忽悠了!

TAG:福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