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賀成安2018年油畫作品鑒賞

賀成安2018年油畫作品鑒賞

賀成安簡歷

賀成安,民革黨員,畫家、書法家。1963年12月生於陝西宜川。受父親賀玉軒影響,自幼喜愛美術。1984年隨著名油畫家郭北平正式學習繪畫。1987年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2013年結業於民革中央畫院山水畫寫生培訓班,本科學歷。

現為中國油畫學會會員、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油畫研究會理事;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講師、延安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藝術委員會主任;延安市青年書畫家協會藝術顧問;延安老年大學特聘教授;延安民革畫院執行院長;延安廣播電視大學特聘教授。延安市書學院藝術顧問。

1986年獲西安美術學院大學生第一屆速寫展一等獎。

1987年獲西安美術學院第二屆大學生速寫展一等獎。

1988年獲首屆陝西省青年美術作品展藝術獎。

1994年《冬牧》入選北京油畫沙龍展。

1994年《旱原》入選第八屆全國美術作品展。

1995年《冬日西河口》入選香港中國風情油畫展。

1998年在延安舉辦賀成安、喬正東油畫寫生聯展。

1998年《越冬的土地》等八幅作品入選由中國美協主辦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延安油畫展》。

1998年《凈土》《旱原》《越冬的土地》同時收錄於《中國當代油畫》〈風景卷〉。

2001年《暖土》獲陝西省美術作品彙展一等獎。

2002年受邀參加陝西油畫名家繪製名人肖像活動,完成《牛玉琴》《石光銀》《王思明》《陳士櫓》,被主辦機構收藏。

2003年《謂北敘事》(油畫)獲西安美術學院畢業創作一等獎、劉文西創作獎;

2005年獨立完成設計延安殯儀館大理石浮雕大型壁畫《生命》〈長6米,高3米〉

2006年《秋》(油畫)入選中美西部名家藝術交流展;

2006年獨立設計製作宜川縣城南鍛銅浮雕《七郎征戰》〈長30米,高1.5米〉,北石崖浮雕《丹州映月圖》。

2007年《古城》(油畫)入選中國西部大地情油畫展;

2006年受邀在陝西省國畫院成功舉辦《陝西省中青年畫家邀請展——賀成安油畫藝術展》;

2006年受邀在西安美術學院舉辦個人油畫展;

2007年由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賀成安油畫作品集》、《賀成安素描作品集》;

2007年西安電視台;延安電視台分別製作電視專題《賀成安油畫藝術》《生命的色彩》。

2011年《葉挺在延安》入選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紀念新四軍重建大型圖片展》。

2014年《故里春潮》(油畫)入選中國文聯主辦的中國夢長安精神陝西油畫水彩進京展。

2015年《延安魯藝》(油畫)入選陝西省千年人文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

2016年《士兵》(油畫)入選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並解放軍報選登。

名家評論

他的油畫是寫意中的中國精神。

——陳忠志(原西安美術學院 教授)

他在寫生的時候,一種靈性派的、抒寫性的、注意色彩、面對風景、面對客體的那種感受,總是在做著各種各樣的探索,也注重繪畫的一些基本元素、構成因素,這些都是難得的優點。他在創作上有感而發的、動情的描述,對家鄉的一草一木、一個塬頭、一株荒野上的向日葵等等,都能挖掘出一些感動人的東西來,在境由情生的取材方法上也非常符合藝術規律,所以我在前言里說過那麼一句話:「他的畫里沒有媚俗之態。」他不是一般人那種投其所好的那種創作方法。十分注重對自己內心的體驗,這是非常難得的品質,在這方面我對他的鼓勵也特別多。

——郭北平(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 副院長)

賀成安作品浸透一種遺世獨立的中國古典知識分子的人格和精神。

——顧振清(著名美術評論家 策展人)

成安先生紙本藝術平易誠懇,感人至深,喚醒我從藝最本原的初衷,作為榜樣使我再一次敬仰樸素的力量。

——徐福厚(河北省美協副主席、河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越冬的土地》1994年 100*80cm

《秋韻》2016年40*60cm

成安無疑是大陝北最優秀的油畫家。黃土地成長起來的高原歌者。濃郁的黃土高原氣息成熟的油畫表現力使他成為陝西畫壇的自豪。

——范樺(陝西省國畫院 院長)

賀成安的作品語言含蓄、內斂、富有靈性,表現主義意味非常濃厚,強調結構性,注重形式及個性,是一位很有感覺和激情的好畫家。

——竇 鴻(火箭軍文藝創作室副主任,中國美協理事)

賀成安的繪畫非常注重對表現對象的冷靜剖析。可以看出,無論是他面對生活素材瞬時即興的水墨抒寫,還是他面對大型油畫創作深入細緻的刻畫,他都為之傾注了濃郁的感情,並樂於嘗試對多種表達方式的體驗,這是難能可貴的。在題材的選擇上,亘古的黃土高原、如火的延安歲月、濃郁的陝北風情,既是他筆下最為鍾情的主題,也是他藝術鮮明的特色。他將構成要素大膽引入對畫面結構的營造,強化了塑造的平面化,純化色彩,更使得作品格調愈加深沉而厚重,如陝北信天游一般,蒼涼中透著從容……

—— 屈健(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西北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導)

《趙家畖石窯》2016年40*60cm

《農家》2003年60*50cm

賀成安的作品後期有了很大的變化,筆觸更加粗獷,肌理更加滯重突出,刮刀的運用很是大膽。甚至向日葵也生機勃勃地像要掙脫似的舞蹈伸展,像是生命在賁張、像是要衝出畫面。我覺得那是賀成安的一種尋求突破的內在心理呈現吧。堅守還是突破,甘於寂寞還是向流行、向形式主義美學、後現代美學靠攏,在這個躁動的、物慾的、名利的、世俗的世界面前,有品質的畫家在苦悶的同時還是不想放棄高擎的戰旗。我覺得還是要沉下心來,筆觸之下,是心跡的、思想的不經意的流淌。

——虛步凌雲(著名作家)

《門》2001年46*38cm

《黃河正午》2003年50*40cm

賀老師多年來立於油畫、國畫、書法、理論等綜合性的探索與研究,涉獵廣泛,創作頗豐,滿懷激情向著更高的生活的感受能力和站在一個審美的高度去進行創作。

——李師明(延安美術家協會 主席)

我感覺賀成安作品,處處滲透著他的價值取向,在創作主題上,善立新不墨守常規;在創作形式上,善探索不循規蹈矩;在創作立意上,善激情不驕揉造作,真可謂為當代藝術領軍人物!

——牟運道(西安美術學院教授 著名雕塑家)

紮根於黃土地,有自己感興趣的點,以情為黃土地的人和風土立傳,油畫很質樸,水墨亦有味。祝成安越畫越精采。

——戴信軍(西安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版畫家)

《老建築工》2016年100*80cm

《暖土》1994年160*130cm

成安是我的老同學,也是我的老朋友,從認識成安那天起,我就知道他有著一顆追求藝術的熾熱的心。多年來,他一直孜孜不倦的堅定的行走在藝術追求的路程中,尤其近年來,成安更是如痴如醉的潛心於自己的狀態中。我為他能有著這常人難得的心境而由心的高興!無論他的國畫、油畫還是書法,都會透出一種他本心的樸實和敦厚。成安是一個有思考力的畫家,但他並沒有沉迷於追求當代觀念藝術中,而是沉下心來精研傳統,他現在的畫風既有著他本人長期以來形成的獨特的藝術表現語言,又不乏新穎和感人,這都是他多年沉澱之所得。我為能有這樣的同道老友而歡欣!我目睹著成安春華秋實的過程,我也相信成安在未來藝術追求的道路中一定會走的更寬,也會更廣!

——馬建飛(陝西油畫學會副會長 著名油畫家)

賀成安作品裡的這種詩意其實是深埋在北方大地泥土裡的種子,多年來他的默默堅持讓我想起倪瓚的兩句詩:「無人作妍暖,春風發微笑」。我深深理解一個畫家在現實當中的無奈和不被理解,尤其是在理想信念的實踐里反覆探索與懷疑……一路走來。在這裡引用別人的話祝福他:「忠於對生命過程的體驗,為自己而畫,這種感覺很美」。

——孟欣(西安美術學院 副教授 油畫家)

《花叢》2004年50*40cm

《漁村正午》2017年50*60cm

成安的創作題材,繪畫內容大都是陝北的風情人物,這方以農耕與游牧民族相融的廣袤水土,是畫家傾心關注的地方。他以寂靜色調描繪高原山川,以蒼朴筆觸揮點老農,作品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無不沉浸著生命的可貴與可悲,榮枯與生息,他用傷感的色彩,飲泣的筆意,在畫布上塗灑著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藝術的凝重用心,固執而深邃地詠嘆著生命的苦澀。

我愛成安的畫,愛他畫中的詩情古意,悠遠意境,許多人都欣賞他的畫,欣賞他的藝術的獨到見解,審美意境。

——陳新民(延安美術家協會 副主席)

賀成安一直以故鄉的土地變遷為精神家園,從《冬牧》,《旱原》,《越冬的土地》,《冬日西河口》,《暖土》,《原野》,《鄉韻》的創作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作品是以現實生活的啟迪為依據,是畫家心境、夢境的營造是直接於心靈溝通的,是精神層面與心靈深處的所思所想,是畫家的心跡之路,傳遞著人生的命運的感悟。這些作品有一種疏離,逃逸世俗喧囂的傾向。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和圖式構成的藝術世界與精神家園去超然與現實。用開放的觀念和對本土文化的摯愛給人以文化意蘊的啟悟,使作品瀰漫著一種不乏孤獨的激情。把普遍現實轉化為內在的尋覓,從而發現他有不凡的氣質存在,最後給人無限遼闊的詩性境界,為起心境提供了一個精神的歸宿地。這是賀成安對痛苦與冷酷無情的現實生活的理解。一開始就體驗了生活,並走向生活,表現了畫家對現實的關愛和深層的理解,作品擁有了困惑與悲傷,也是畫家內心的表白。

——高宏(著名藝術家)

賀成安作品欣賞

《正午》2003年 160*130cm

《細雨》2007年 80*60cm

《大學生》1997年 80*60cm

《渭北敘事》2003年110*80cm

《冬去春來》2006年160*130cm

《延安魯藝》2015年200*450cm

《初夏》2008年80*120cm

《女人體》1997年120*100cm

《旱塬》1994年100*80cm

《渡》2003年50*40cm

《采砂船》2003年 50*40cm

《海礁碼頭》2017年50*60cm

《河口黃昏》2014年40*60cm

《黃河夏日》2005年50*60cm

《春潮故里》2014年 180*130cm

《夏河女》2008年100*80cm

《奔騰的黃河》2016年50*160cm

《平淡人生》2007年80*110cm

《老年人體》2005年80*60cm

《秋日無聲》2003年110*80cm

《冬日西河口》1994年120*120cm

《北赤塬》1998年50*60cm

《三邊院落》1998年40*50cm

《凈土》1996年 160*130cm

《遠聲》1993年 100*60cm

《冬牧》1994年 100*80cm

藝術頻道,面向國際藝術市場展現中國當代藝術「中國氣派」、中國精神」、「中國風格」與「中國標準」的互聯網平台。一帶一路,文化包容,讓中國藝術走向世界,推進中國藝術傳播,繁榮中國高端藝術市場,打造最具權威、最具品質、最具影響力、最具學術性的品牌。

真正實現真正用作品說話,推廣不乏中國美協、中國油畫學會、油畫藝委會及中國美院高校等重量頂級藝術大咖。

徵集優秀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術頻道 的精彩文章:

王建平2018年油畫作品鑒賞
童飛2018年油畫作品鑒賞

TAG:藝術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