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繫·深呼吸」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援助項目宣布啟動
近日,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宣布啟動「維繫·深呼吸 ——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援助項目」。
此項目旨在減輕低收入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的經濟負擔,幫助更多的患者能夠規範、持續的治療,延緩疾病進展。
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教授表示,「特發性肺纖維化是一種嚴重的進行性肺部疾病,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大眾認知低,確診晚,治療選擇少。大多數患者在疾病早期沒有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診治,從而延誤了疾病的治療時機。」
確診「不是癌的癌症」
高解析度CT(HRCT)是關鍵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會使肺組織纖維化,形成永久疤痕,導致肺功能不可逆性地持續下降。由於患者肺部組織呈蜂巢狀,被形象地稱為「蜂窩肺」。
國外有研究表明,近一半患者在確診後的2-3年內死亡,5年生存率可低於30%,比乳腺癌、結腸癌等大多數癌症的生存率都低,因此又被稱為「不是癌症的癌症」。
近年來,我國IPF患病發病率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且死亡率居高不下。此病病因未明,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且男性多於女性。IPF疾病進展不可預測,大多數患者在最初幾年內病情看似穩定,然而一旦發生急性加重,死亡率會繼續增加。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以隱匿性、進行性的呼吸困難和刺激性乾咳為突出癥狀,伴有杵狀指、皮膚髮青等體征。絕大多數IPF患者臨床表現不典型,漏診和延誤診斷現象普遍,也容易被誤診為慢阻肺、哮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肺部疾病。
所以當出現刺激性乾咳、活動後氣喘、經常感冒、肺部感染、皮膚髮青(稱為發紺)、指甲形狀發生變化(稱為杵狀指)、食慾不佳、體重減輕等癥狀時,應及時到專業醫院的呼吸科就醫, 臨床上高解析度CT(HRCT)是幫助確診特發性肺纖維化最關鍵的手段。
維繫·深呼吸
幫助更多中國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患者
面對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急需治療的現狀,醫生卻面臨著治療選擇有限的無奈境遇,對延緩病情進展和預防急性加重往往「無計可施「。
以往IPF患者主要通過肺部康復運動、氧療、肺移植及藥物治療等一系列綜合治療手段來延緩疾病進展,然而,長期以來用於治療IPF的藥物選擇極少,呼吸科醫生只能憑臨床經驗用藥,常見的糖皮質激素、中藥等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無法有效控制病情進展。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副秘書長鬍寧寧表示,特發性肺纖維化起因不明,診斷難度大,治療選擇少,治療現狀不容樂觀,我們希望通過「維繫·深呼吸——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援助項目」有效減輕低收入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幫助患者堅持長期用藥,幫助更多IPF患者延緩進展,把握明天。
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人用藥品總經理馮耐德先生表示:「勃林格殷格翰在植根中國的同時,一直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幫助中國患者遠離疾病的威脅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理想與追求。我們希望通過本次『維繫·深呼吸——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援助項目』使更多低收入的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從創新的抗纖維化治療中獲益。」
欲了解更多的項目要求及流程,可登錄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網站。
*文獻參考:
Nunes H, et al. Eur Resp J 2011;38:100(Abstract P646).
Vancheri C, et al. Eur Respir J 2013;41:262-9.
2016《特發性肺纖維化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葡萄酒有個「最佳飲用期」,超過這個年數的別再喝了
※有種癌叫「家族癌」,4種誘因讓你成為高危人群
TAG:生命時報 |